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沿海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的40%,大城市约占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约占60%。
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我国共有滨海湿地579.59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0.85%,分布于东部沿海1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
从鸭绿江到海南岛,中国滨海湿地共有40个国家级保护区、16处国际重要湿地和许多国家重要湿地,受保护的滨海湿地面积达139.04万公顷,占滨海湿地总面积的23.99%,低于全国43.5%的湿地平均保护率。
中国滨海湿地中的水鸟有24种为全球受威胁物种,占整个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全球受威胁物种数的67%。
但是,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监测结果,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已经损失了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
2015年6月,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倡导下,成立了“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该网络旨在打造成沿海省份滨海湿地保护和管理长期性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以促进网络成员达成协调一致的滨海湿地的保护行动。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建立和运行得到了老牛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MCF)等机构的资助和支持。
种群“上新” 保护显效!海口两大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报告出炉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获批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新书推荐 |《湿地力量——湿地教育(CEPA)中国案例汇编》
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水鸟栖息地生态修复 探索湿地共护共享新模式
《司法保护令》发布!“六个禁止”保护南大港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20多年种护红树林,茂名电白铸就“海上盔甲”|海上森林寻新记
古盐田“晒”出新故事 ——海南省儋州市老市村盐田恢复及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保护管理至关重要 – 种群数量复苏中的黑脸琵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修复滨海湿地 厚植生态底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盘锦样本
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完成新造林和退化林修复达3.6万亩,沿黄百公里绿色长卷呼之欲出
近自然修复实现城市湿地与越冬候鸟和谐共生——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专家: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应增强科学性
全球增温如何影响湿地碳“汇”?中科院团队研究发现功能大幅减弱
拍摄下武汉及周边近100种鸟,老师们编写的这套书在“湿地大会”展示
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入选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 |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近五十年来平均下降 69%
南师大刘红玉教授团队在世界遗产地的珍稀水鸟栖息地保护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的苔原气候将变为……?中国其他地区又如何?
40万只野生鸟类云集北大港湿地 “人防 技防” 构筑候鸟保护“天网”
低排放情景下 60年后东北区域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2℃—2.0℃
农场食物浪费不容再忽视——每年损失12亿吨,占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16%
中科院专家首次提出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刊 | 黄河流域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今后如何发展?
生态资源有了“价值标签”!全国首个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系统在深启用
湿地保护丨从“烂泡子”到“金名片”——湿地生态治理的龙江实践
全省世界海洋日系列宣传活动拉开序幕,一起看广东省红树林显著成就!
郭华东:地球大数据有能力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特有的贡献
科研 | SBB:中山大学研究发现特定红树林物种的引入改变甲烷循环微生物群落并增加甲烷排放
《自然》论文研究团队强调:最重要的是,应该严格限制野生动物的驯化和消费
新研究发现:流向冰川下层的温暖海水,是加速冰川融化的又一因素!
大自然能否满足人类需求?建模方法描绘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Science述评
关注 | 这项立法进展,让700亿吨废物变7万亿元产值成为可能
60年内海洋到底增加了多少塑料?CPR记录日志证明,海洋塑料污染在加剧!
“护鸟”行动时间过半 | 鸟儿你慢些飞,万里迁徙,有我为你护航!
Nature Climate Change:全球红树林土壤碳储量及其损失
栖息地保护 | 经验分享——我们为什么能吸引9万只鸟来米埔越冬
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这5年:摸底“鸟人”数量、开展“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探索自然教育新出路······
城市更新 | 五源河:推崇自然做功、突出海口特色、打造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