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经验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让候鸟住进“民宿”:利用爱彼迎的商业模式保护环境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红树林基金会
2021/2/3 14:15:58

前言

 

江苏沿海地区。

海堤左右两侧,分别是排列有序的水产养殖塘和广袤的滩涂。

 

图片

江苏条子泥地区的栖息地变化情况。在2000-2013年间,人类的围垦活动将大面积的滩涂变成了水产养殖塘和农田。因此,堤外滩涂堤内养殖塘的景观,成为了江苏沿海地区的常态。图:绿色和平。

 

低潮期间,鸻鹬类散布在滩涂上觅食。

高潮期间,滩涂被潮水覆盖,鸻鹬类不得不飞至海堤内稍作休息,待潮水退去后继续回到滩涂开吃。

2019年发表的论文告诉我们,高潮期间,鸻鹬类偏好于在水位浅的养殖塘内休息。

 

图片

高潮期间,鸻鹬类在海堤内的水产养殖塘稍作休息。图:虹桥黑背拍摄于如东东凌。

 

然而,顾名思义,水产养殖塘的主要功能是养殖诸如虾、蟹、鱼、贝类等小海鲜。其水位高低需遵循每年“投苗“和“捕捞”的生产规律,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可供鸻鹬类休息的高度。

 

图片

每年10月,是渔民捕捞南美白对虾的时节。此时塘内的水位以及捕捞所带来的干扰,都不适合鸻鹬类于高潮期间进来停歇。图:腾腾摄于如东丰利。

 

那么,我们是否可能与水产养殖塘主合作,在水产养殖和鸻鹬类保护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呢?

 

以下由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Seema Jayachandran介绍的“归鸟”项目,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日渐膨胀。在这个寸土如金的时代,将大片土地预留出来用以保护濒危物种和富碳森林,意味着极高的成本。

 

于是,爱彼迎经济模式登场了。这套经济模式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在住房和自然保护这两个方面,它提供了一个十分诱人的解决方案。

 

通过爱彼迎和其他类似的服务平台,房主可以在市场有需求时将自己的生活空间临时变成民宿。如今,自然保护人士也正在将闲置的土地打造成随需而至的“快闪自然保护区”。

 

哪怕是在北美和非洲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下,运用了这套经济模式的自然保护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签订短期或长期协议,让土地所有者有偿保护自己土地上的自然环境。这一创举从两种对立的土地利用方式(要不私人开发,要不建自然保护区)中走出了一条中间道路。

 

来看看爱彼迎的运作方式:在超级碗大赛(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即将开幕之际,宾客如云导致明尼阿波里斯市各酒店客房紧缺,当地居民受此驱使,把他们的房子出租给无处落脚的球迷。自然保护领域也有类似情景:当候鸟迁徙经过某片地区,或者某濒危物种正处于繁殖期时,对保护区的需求会激增。

 

大自然保护协会是一个美国的非盈利组织,该组织率先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引入自然保育领域。自2014年起,为保护候鸟,大自然保护协会一直在对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曼多河谷(Sacramento Valley)的湿地进行临时扩张。根据博闻网2017年8月的报告,初秋时节,候鸟飞往南方过冬,初春时又飞回来。在候鸟的迁徙高峰期,它们需要足够多受保护的栖息地,而现有的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迁徙季时高潮地的摄影师和鸟群。图:腾腾摄于启东。

 

生态学家马克·雷诺兹(Mark Reynolds)是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成员。他表示:“与其‘购买土地’,我们可以将‘租用土地’作为项目的运作模式。” 每到春、秋季节,都有几个星期对候鸟的迁徙来说至关重要。这段时间里,大自然保护协会向稻农支付一定金额,让他们往田地里灌满水。通常情况下,稻农定期向农田灌水是为了灌溉农作物,或者在丰收后降解稻谷残茬;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归鸟”项目中,接受了付款的稻农们会在本不需要灌水的时期也这么做。

 

但是,需要支付多少金额,稻农才会合作呢?

 

一支由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用“反向拍卖”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土地所有者亲自提出足以让他们把自家田地打造成为期4-8周的临时湿地的最低金额。这个拍卖系统根据稻农付出的成本来调整偿付给他们的金额。

 

例如,在鸟类春迁末期,湿地漫灌与种稻计划难以兼容(注:如每年春迁鸟类集中在5-6月份飞过某地,6月底仍有大量鸟类过境,需大片湿地,而本地稻农在6月初即排水、搁田)。因此,在此期间,稻农的要价和付给他们的偿款均会抬高。遇到天气变化时,这个拍卖系统也可以灵活变通。在项目刚开始的几年,加利福尼亚州正值持续的干旱期。但2017年雨水充沛,“归鸟”项目临时扩张湿地的压力减小。

 

气候变化莫测,社会不断扩张。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个动态的自然保护手段日渐凸显出了它的优势。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大手笔。” 雷诺兹先生说。他还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适应变化”。

 

气候变化可能让湿地变样,改变候鸟迁徙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归鸟”项目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各种变数。项目团队利用来自业余观鸟爱好者的数据,结合地表水的卫星图像,使得临时湿地应时而建、因地制宜。

 

尽管临时性的自然保护区可以满足候鸟的需求,我们依然亟需利用私人土地来开展长期的自然保育工作。目前,有许多这样的项目正在进行中。比如说,美国政府就已经与一些土地所有者签署了三十年或者永久性的地役权合同,以此来保护湿地、休耕休牧。

 

图片

迁徙中的黑腹滨鹬正在飞掠一片被水淹没的田野——这片区域为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归鸟”(BirdsReturn)项目用地。图:Greg Golet / 大自然保护协会。

 

在世界其他地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正在通过补贴民众来保护森林。笔者研究了一个自然保育组织在乌干达开展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如果农民不在自家土地上滥伐森林,就会每年收到补贴。这个办法其实成本低得惊人,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碳排放。

 

农民依然是土地的主人。这些土地依然为农民所有,他们也可以在已经被开垦的区域上继续生活和农耕。从本质上来说,自然保护组织只是租用了土地上的树木,土地所有者继续保留其他使用土地的权利。如果直接买下这些森林,把它们打造成传统的自然保护区,不仅要花更多的钱,还会迫使成千上万人离开家园。

 

用补偿款换来人们的自然保育行动,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参与其中,也比单单禁止采伐要好。禁伐令不让贩卖木材,不准在新开垦的土地搞农业,这会夺走穷人急需的收入,

 

而且,这样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还可以在保护自然和其他刚需(例如粮食生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对于一个粮食产量极高的农民来说,继续利用他的土地进行农耕作业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哪怕这意味着需要多砍伐一些森林。

 

在理想情况下,那些不怎么多产的农民更乐意参与这个项目。因为他们为保留森林而牺牲的粮食产量和利润不多。

 

这就是为什么制定合适的补贴金额至关重要。在一个合适的金额面前,那些种粮能手反倒会拒绝,因为他们扩建农场后可以赚得更多。而能力平庸的普通农民则会签约。市场经济会帮助我们找到合作的机会。

 

在众多政治和人口因素面前,为了保护自然而打造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变得不现实。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其他选项。这些创新项目向我们展示了,一地可以两用,并且看似相互矛盾的需求也可以被同时满足。有了这些以市场导向的保育方法助力,我们可以利用私人土地来满足大自然的不时之需。

 

 

 

 

作者/Seema Jayachandran

翻译/Abi

审稿/徐晨媛&虹桥黑背

 


红树林banner

 

阅读 329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