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宁县林下经济富农家

媒体:原创  作者:刘宁
专业号:刘宁
2011/10/10 20:26:32
 

宁县林下经济富农家

    如何化解林地流转后林业资源闲置、投资回报缓慢、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甘肃宁县依托林改强大动力,在用足、用活政策上做文章,把林改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开发热情,广大林农山头抓绿化,林下抓经济,逐步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良性发展轨道,林改催生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成为林业建设的“领头雁”。

杨兴成:荒山变“银行”

1997年6月,宁县湘乐镇瓦窑村农民杨兴成,在“四荒地”拍卖中,筹集3万元承包了村里1965亩的南峁山。随之,他和亲友及帮工怀揣馍馍,身背水壶,肩扛铁锨,在南峁山上安营扎寨,开始了艰辛的治山造林征程,十余年修路、整地、挖窝、栽树不间断。14年植树100余万棵, 1965亩的“不毛之地”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南峁山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目前林木蓄积量达600多立方米,价值160余万元,林场年创收入9.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银行”。 2010年4月,他注册成立了“宁县午岭绿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速生柳、刺槐、油松苗木80多亩,去年向内蒙、银川等地出售苗木收入就达20万多元。

刘兴平:养殖创佳绩

宁县早胜镇南北村党支部书记刘兴平, 1985年以1500元拍买村里100亩荒山。二十多年来,他先后投资14.6万元,整修梯田,植树种草,使光秃秃的荒山绿树成荫。2006年3月,在网上看到林下养殖消息的他怦然心动,林下养鸡一举多得。说干就干,他查资料,学技术,筹资金,造林养鸡相得益彰。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他在山上试行林下养殖种鸡900多只,当年收入2.2万元。2009年,他加大投入,在山上新增种鸡1500只,收入达3.2万多元。看到土生土长的纯天然土鸡蛋成为当地超市的香饽饽,倍受消费者欢迎,林下养殖土鸡市场潜力巨大,他信心倍增,2010年又扩大规模,养殖土鸡2000多只,同时还牵头成立了养鸡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初步具规模,林下养殖效益显现。

昔会权:牡丹花儿艳

宁县瓦斜乡东风村农民昔会权有个昔家花园,固定资产达1000余万元,营销分圃5处,日光温室5处,从业人员35人。近年来,在庆阳实施绿化工程500余处,并拓展了宁夏、平凉、延安等周边地区营销体系,以“良种引进、驯化繁育、科技推广”为目标,着力培植西北园林绿化新品种。2010年1月,借助林改东风,他承包了村集体林场1240.6亩,从山东菏泽、四川成都、河南洛阳、江苏南京等地引进牡丹、铁树、梅花、桂花等名贵树种20余种,利用3—5年时间,投资200万元,把东风林场发展成上档次、上规模的牡丹园,建观赏亭、农家乐、牡丹书画展厅、民俗文化石雕艺术展厅、鹿园等花卉配套设施,把“牡丹园”建成一个集观赏、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基地。

翟晓英:小苗大收益

宁县盘克镇于村农民翟晓英,2009年成立了全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去年他组织入社社员流转林地1000多亩,念“山”字经,做“林”字文。近年绿化苗木俏销,市场潜力大,他赴陕西杨凌学技术,筹资30万元引进优质苗木10余种,严格实行“统一规划种植,统一培育管护,统一调配出售”的经营管理模式,培育绿化幼苗240亩,定植苗木300多亩。去年苗木收入10多万元。今年将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在盘克镇建红玫瑰种植基地500亩,采取林木种苗、中药材和食用菌(密环菌)培育相结合,利用林间、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大力发展木耳、羊肚菌等菌类作物和天麻猪苓等药材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增收增效。

阅读 133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