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三堤十景之一——高庄宸迹

媒体:原创  作者:紫汀
专业号:紫汀
2009/1/20 16:03:18
高  庄  宸  迹
 
 
字数:2048
 
       还是2006年初夏,偶见西溪调研文本上高庄旧迹里居然有个“宸览”亭,不禁放声大笑。老父当年取下“宸亭”为我的名字,想不到服务西溪,居然机缘巧合碰上了一个暗合名字的亭子,难道真是冥冥之中注定要为西溪著写春秋华章?
        也因此,按原样复建的高庄自然成了我最心喜最珍爱的景致了,对康熙皇帝多了份崇敬之心,更对在此建园的大才子高士奇有了探究一二的兴趣。西溪还拍了电视短片《高庄的故事》,那说的是公元1689年,清王朝康熙大帝第二次南巡到杭州后,特意驾临杭州西溪高庄的故事。而皇帝的巡游,还要缘于二十年前的一件偶然事情。当年康熙途经刚翻修过的关帝庙,不经意间看到匾额上写着“天子重英豪”几个大字。爱才的康熙对写下这五个大字的钱塘高士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士奇的命运才有了转机。当时,高士奇虽在京城谋生,但这个虽然出身书香门第,由于科举考试的一再落第以及父亲的突然病故,日子已过得相当落魄,满腹才情的他只能靠在庙市上卖卖字画聊以糊口度日。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1671年,康熙这位不满二十岁,意气风发的年轻皇帝为了巩固清王朝,大大加强了文治。特命翰林院对高士奇等人进行考试,杭州人高士奇如愿荣登榜首,供职翰林院。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的高士奇深得皇帝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公元1684年,高士奇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位曾经悲歌燕市的穷书生逐渐成为朝中呼风唤雨的头面人物。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是高士奇的宅第,建于公元1657年至公元1664年之间。公元1689年农历二月初十,高士奇作为唯一的汉族高官,跟随康熙帝南巡,在巡游了杭州的西湖与灵隐等名胜之后,骑马至西溪的高庄。
  康熙命随从留在桥头,只让高士奇一人陪驾,乘小船到高庄观览游玩。康熙帝极喜西溪山庄,常“登楼延赏,临沼清吟”。高庄周围风景殊丽,竹林深秀,景色宜人,康熙帝对高庄赞不绝口,挥笔写下“竹窗”两个字,还乘兴写下一首诗:“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
康熙帝驾临高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汉族官员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满汉文化的交流,而高庄也因此成为见证这一历史的人文胜迹。
  西溪的二期工程,将恢复高庄列入了重塑杭州私家园林的典范之作。高庄定位清代全盛期成熟的古典园林风格,在柔美的江南园林风格中适当注入北方皇家园林的豪迈元素。力求体现宅第的华贵、绮丽、细腻、密致,以前宅后园布局来突显官宦宅第的显赫与私家园林雕梁画栋、叠山理石、花木扶疏的韵致。
  重建的高庄风光就象蔡云超撰并书的《重建高庄碑记》所言,“西溪旧有高庄,亦名西溪山庄,乃有清高江邨侍郎之私园也。园临溪而筑,抱势以成。向者曲池廊榭,蔚为端华,云泉环宇,奥域朗清,时誉之为‘西湖诸园小冠’”。而今天的高庄,你可以“凭竹窗以追绎故迹;居隐秀而漫思来春。坐桐荫于其雨,吟卧月之新诗。长风远引云心,苍雪弥望桧楫。至于凤箫成韵,嗣音从容,瑶华清致,芸窗烟霞,佳境别开,胜赏殊异。人或置身其间,四时景簇,八面风来,怡情怡性,斯乐何极”!
  而高士奇写来的《恭谢天恩表》那几段果是将宠臣的得意心境和莫大荣光溢然笔端,“梅含残雪惊御飘香,竹幕深阴当天忽霁,桑麻鸡犬都被皇仁,水石林亭均沾帝泽。登楼延赏,临沼清吟。睿藻缤纷,宸襟遐畅。宠颁二字,岩穴藉以增辉;恩沛五言,阑槛因而改色。惊花乱点,驯鸟平飞。村墅周回,父老欢闻窃叹;池台左右,风雪倍觉助人。翠(四干,上四下干)虽旋,祥烟不散……”
  从轿厅进来,由杭城著名画家傅伯星先生主创的大型画卷传神地描述了康熙驾临西溪的胜况,一旁正在滚动播放着《高庄故事》的小电影。不消说,康熙和高士奇的那组蜡像是有些传神的,康熙的威仪天下,高士奇虽恭敬却并不媚俗的神情栩栩如生。捻花书屋里传来了传统丝竹乐,“春江花月夜”里,看书写字是不是又多些灵性感悟,笔力起承转合之时,心手相依相连之际,留下的又该是一篇“传世之作”了。蕉园诗社里,七子或坐或站,或微笑或沉思,神情怡然,满屋子荡漾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闲情逸致。桐荫堂前,传承了康熙帝心喜的“无刻桷丹楹之费,喜林泉抱素之怀”……案几、书桌、太师椅、卧榻、挂屏,还有从故宫博物院仿制的书画,一路看似随意却规制严谨,清式的园子果然是气势宏伟,逸而不群。
我走在里面,念念有词着,“移云亭上驻,掬月水中留”,看见“左氏传本末方称盛事,南书房供奉不过虚名”,又看见“春水放轻舟,御临此宅;花阴开小径,君到斯荘”。还有,还有,“亭畔数枝梅,可曾迎辇来?溪山闻不语,扶碣久徘徊”。这些佳句妙词,令人云思遐想,就这样让我痴迷了一次又一次。
  西溪的保护忠实于本地域文化,它是历史的载体,是西溪古代农耕社会的真实体现,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其古老、鲜活、包容与开放的良好形象,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保护性的开发模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如果城南因了南宋皇城多了件经年不绝的旧事,那么,“且留下”的城西因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而再,再而三的动工复建,若干年后,城西的往事,是不是也能并不如烟般缥缈而去,就象西溪热评的“三堤十景”,西溪,将以“淡妆浓抹更相宜”定格在属于我们的“双西共舞”时代。
 
 
修正于2008年10月18日晨
 
阅读 283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