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经典甘肃回顾:甘肃生态建设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

媒体:新华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魏德胜
2009/9/17 11:41:44
 
 


    庄浪县97%的土地完成了水土保持工程。本报记者 徐青 摄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在河西走廊东北端的民勤县宋和村,一间展览馆矗立在沙漠边缘。

    它的名称是民勤防沙治沙展览馆。走进展览馆,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和破旧的独轮车,把人们带回那搏击风沙的艰苦岁月。而另一端那一张张绿树成荫、粮草丰美的彩色照片,则展现着宋和村今日新貌,迎接着每一位参观者敬仰的目光。

    这里三面环沙,处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夹缝地带。50多年前,一步步紧逼的风沙让宋和村的群众流离失所,成为“逃荒村”。半个多世纪来,在被誉为“治沙英雄”的老支书石述柱的带领下,一代代宋和人压沙植树,捍卫家园,如今这里成为沙漠绿洲“小康村”。

    展览馆周围是高高的白杨树和挺立的沙棘,那每一根枝条、每一片绿叶上都写满战风沙、护家园的故事。

    这里,既浓缩和见证着宋和村、民勤县防沙治沙的历程,也浓缩和见证着甘肃生态建设的艰难历程和全新面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甘肃人60年的脚步,是追绿的脚步,是用双手不懈改变山川面貌的脚步,是向往美好家园、一步步走向生态文明的脚步。

    一部气壮山河、沉甸甸的生态建设史辉映甘肃60年发展征程,千里陇原矗立起绿色丰碑,回荡着不朽壮歌。

    热爱家园的甘肃人民,为了执着的绿色信念,矢志不渝,治理山河,展开一代又一代的“生态接力”

    甘肃,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

    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带的这片土地是多么脆弱,多么需要呵护: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少雨,山地和沙区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据《甘肃乡土志稿》记载,新中国建立前夕的1948年,甘肃的森林面积大约只有3375万亩。

    面对薄弱的生态建设基础条件,历届省委、省政府动员组织全省干部群众矢志不渝,数十年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坚持绿化不动摇,展开了一代接一代、波澜壮阔的“生态接力”。

    时间回溯到半个世纪前。在共和国的巨轮起航之时,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出“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使甘肃的党政决策者和全省人民坚定了通过植树造林改变自然面貌的决心。随之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造林活动,50万人大战风沙线,4万人大战华家岭,有的县每天出动10万人造林,曾形成广泛影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甘肃生态建设的新天地。1981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出“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号召。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时,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十六字方针和“反弹琵琶”、“念草木经”的意见,同年召开的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以全民义务植树、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潮涌陇原。

    全民动手,种草种树。每年春季,在陇原的山峦沟壑、乡村城镇,处处是全民义务植树的场面。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来,全省累计有3.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19.25亿株。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有一个叫八步沙的地方。北望黄沙漫漫,无边无际的沙漠吞噬着村庄和良田。1981年的冬天,八步沙的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在5.2万亩沙荒地的承包合同上庄严地摁下鲜红的手印,誓死要与黄沙搏斗,让子孙后代有地种、有饭吃。

    六老汉住进沙漠,睡地窝子,就着风沙啃干粮,造林封沙,阻击沙害,顽强地在沙海筑起“绿色长城”。“六老汉的头白了,八步沙的树绿了”一时被传为佳话。

    为了治沙,为了家园,再重的事也能放下。1983年,正在土门镇供销社上班的郭万刚被身患大病的六老汉之一的父亲郭朝明叫回,父亲拉着他的手说:“八步沙的林场咋办?我放心不下呀。”当年,郭万刚就扔下供销社职工这份当时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沿着父辈的足迹走下去。

    春去春又来。两代人艰辛努力,完成治沙造林7.2万亩,使10多万亩农田得到保护,不毛之地的八步沙成为生机盎然的“绿色银行”。

    千里陇原,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全面展开。

    ——在定西,平田整地,兴修水利,配套道路林网,全面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治理,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大规模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陇原大地筑起绿色屏障。甘肃作为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省份,自1978年以来陆续开展了四期工程,建设范围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1.8%,到2008年底共完成建设任务累计5035.48万亩。

    ——兰州市干部群众背冰上山,引水上山,半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绿化南北两山。省市党政军民齐上阵,各单位、个人纷纷承包荒山种树。新中国刚成立时,兰州城区的皋兰山上只有一棵老榆树,如今濯濯童山尽披绿装,徐家山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甘肃人民不畏艰难,改造山河,建成景电工程、引大入秦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宛若巨龙翻山越岭,纵驰千里,引来清流,纾干旱之苦,解生态之难,广袤灌区成为生机勃发的“米粮川”。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庄浪县干旱多灾,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明代有个县令,到任后转了一圈,得出结论:“东水向西流,十山九破头——没治”,遂挂印而去。
    “不改变生态,庄浪就没有出路。”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生存条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庄浪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重整山河。

    这是一个燃烧希望的行动,这更是一曲慷慨悲壮、荡气回肠的壮歌:一双手,一把铁锹,一个背篓,是庄浪人的“底牌”;农民严凤英上山整地时被倒塌的土崖活活砸死;村党支部书记孔祥吉在种树时被冻掉10个脚指甲;116人致伤致残;31人倒下了,永驻大山,守望绿色……信念凝魂,碧血化青,“庄浪精神”就在这梁峁沟壑上傲然挺立。

    庄浪人用生命织就伟大的绿色誓言和世界奇迹:在400多座荒山和2500多条沟壑中,营造人工林36.5万亩,百万亩梯田银带般铺展天地间,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的光荣深深植入黄土地。

    由“索取”到“退还”,由“砍树人”变“种树人”,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千里陇原掀起生态“大会战”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努力建成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陇原迎来了好时代,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把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根本点指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掀起生态建设大会战。

    1999年,甘肃省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的3个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带领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场涉及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166万农户、728万农村人口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铺开。我省紧紧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总目标,截至2008年底,这场声势浩大的生态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618.3万亩。

    这是一场生态建设攻坚战,更是广大农民发展观念、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深刻嬗变,逐渐告别广种薄收,在有限的耕地上精耕细作创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踏步跟了上来,林果业、草产业、畜牧业、药材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化格局,我省的紫花苜蓿、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规模位居全国前茅。畜牧业发生根本性变革,封山禁牧终结了牛羊“打浪山”的历史,农民普遍实行舍饲圈养、暖棚设施养殖。

    曾经,在“进”中无奈地“退”;如今,在“退”中有序地“进”。一座座“绿色银行”点缀在陇原山川间,田野五彩斑斓,增收道路越走越宽阔。同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出去从事劳务产业,走出新希望。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的铿锵脚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同时在我省实施,甘肃林业发展逐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迈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这里的山林静悄悄:曾经排成长龙、满载着圆木的大卡车踪影不再,刺耳的伐木声销声匿迹,所有的采伐工具入库封存。

    这是1998年金秋时节,我省最大的林区白龙江林区的景象。

    伐木声曾在这里此起彼伏:和白龙江林区一样,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省国有林场大量采伐生产木材。在可观的林业产值的背后,是天然林资源的巨大破坏甚至灭顶之灾。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省政府宣布从1998年10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为全国第二个下“禁伐令”的省份。
 

嘉峪关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2%。本报记者 徐青 摄

    对于林业企业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转身,更是一次漂亮的转身。“艰难”在当下,“漂亮”在长远。

    为了陇原青山绿水永续,国有林区在阵痛中毅然走上新生之路。放下电锯长斧,广大职工营造公益林,管护森林,用双手抚慰受伤的山川。同时,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形成经济林果、种苗花卉、森林旅游等产业体系。

    白龙江林区部分职工告别家园,挥师北上,转战河西走廊祁连山下,二次创业。曾经握持斧锯的手,在辽阔戈壁播种希望,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形成规模,葡萄酒飘香市场,茫茫戈壁辟出新绿洲。

    10年休养生息,青山绿水尽开颜。工程区6000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000多万立方米,完成公益林建设1138.9万亩。

    热爱家园的甘肃人民,在严酷自然条件的考验下,矢志不渝治理山河,创造了奇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03亿亩,有25个县(市)分别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和整县宜林荒山绿化。据2006年全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省林地总面积达1.47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2.6%提高到13.42%。

    ——在河西风沙前缘建起长达1200多公里、面积460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河西走廊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部分地区形成“林网锁方田,村镇绿阴中”的景象。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得到程度不同的控制。

    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新陇原

    在河西走廊的“母亲河”——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沿岸的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原先种植的曾被清朝定为贡米的特色农产品“乌江大米”如今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田间“主角”是耗水少的玉米。

    从种植水稻转为种植玉米,每年节水数千万立方米。这既是以水定产的现实选择,更是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张掖市的全面推行。2000年春天,国务院作出黑河跨省际分水,拯救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的重要决策。同样“喊渴”的张掖人民顾全大局,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张掖市成为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通过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以水促发展,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明晰水权,走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全线闭口、集中下泄”——张掖人民目送着黑河的汩汩清流奔向下游,潺潺水流穿越山峦叠嶂的祁连山峡谷,跨过干涸蜿蜒的戈壁河床,亲吻着额济纳旗戈壁沙漠,注入东居延海。到2009年夏天,东居延海实现连续5年不干涸的历史性突破。

    节水与分水,节水与增收,节水与发展,在祁连山下的这片土地上交汇成和谐的旋律。张掖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工业总产值开始超过农业总产值,生态农业、高效节水农业风生水起,今天,张掖人收获着80多万亩的制种玉米。

    与张掖“乌江大米”式微相似的情景出现在三面环沙的民勤县。原先,大面积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生产,曾提倡打“万眼井”;如今,民勤人逐步封闭机井,小心翼翼呵护地下水,让有限的水资源永续利用。

    一个拯救整个石羊河流域生态的行动在民勤及周边区域展开。从2001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就民勤生态建设先后作出11次批示,提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被列为国家生态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以节水为核心,关井压田,调整农业结构,科学配水,并综合实施生态移民、封山育林、退耕种草等,严禁开荒放牧、滥采滥挖,阻挡沙漠,逐步恢复自然生态。

    在这一系列转变的背后,是甘肃发展理念的转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新陇原。“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就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这样的阐述。

    温家宝总理情牵甘肃生态建设,2007年,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深情地说:“作为甘肃代表,我关心并希望做好四件事:一是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二是一定要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三是保护好祁连山冰川;四是防止黑河、石羊河流域沙化和河西走廊地区耕地盐碱化。”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和亲切关怀,坚定了甘肃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今天,生态农业、绿色GDP、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又好又快发展这些词汇,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陇原大地新能源建设风起云涌。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从发展风电入手,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打造新能源大省。陇原人“追风”又“逐日”,2009年8月8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标志着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风电基地将在甘肃崛起;8月28日,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开工,这是全国首个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

    一个个项目上马先过“环保关”,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一条条道路建设、一处处重点工程施工中悉心呵护环境,给生态让路;临泽县、泾川县把发展生产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国绿色小康县”;敦煌及疏勒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祁连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启动;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体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陇原农村展开,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回望征程,开创新篇。面对甘肃“三分山,三分沙,两分草,一分田,一分林”脆弱的生态环境面貌,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陇原,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盛世兴林,山川有幸,陇原有幸。每一棵树会铭记,每一座山会铭记,每一条河会铭记,厚厚的史册更会铭记,铭记这不凡的历程、绿色的壮举。

   编辑:朱霞

阅读 49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