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秦州水生保护区2024年生物多样性夏季调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媒体:原创  作者:秦州水生管护中心
专业号:秦州水生管护中心
2024/5/24 17:06:55

秦州水生保护区2024年生物多样性夏季调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5月的阳光明媚而温暖,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水生动物养殖与保护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与秦州水生管护中心工作人员精诚合作,深入开展了一次生物多样性调查。这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期待的征程,涉及保护区内大鲵片区6条支流、秦岭细鳞鲑片区2条支流,他们沿着近50公里的徒步样线,细心探寻着每一个角落。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030

IMG_6126

在秦岭细鳞鲑片区的潘家河和金家河,科研人员巧妙设置的地笼成功地捕捉到秦岭细鳞鲑5尾,体重从30克至200克不等,年龄跨度三个阶段。这片区域的生态多样性非常丰富,有拉氏鱥、高原鳅、中华蟾蜍等多种伴生物种被发现。
IMG_6129

大鲵片区的调查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响潭河、花园河、庙川河,地笼中捕捉到了4尾大鲵实体,体重从150克至1290克不等,年龄跨度四个阶段。此外,片区内还发现了拉氏鱥、高原鳅、红尾副鳅、中国林蛙、中华蟾蜍等伴生物种,丰富了这片区域的生态图景。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133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141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215
5c443bf8c2b1f5da7e6b0cc380f67a9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223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157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108

此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圆满成功,共捕获了5尾秦岭细鳞鲑、4尾大鲵,以及众多拉氏鱥、高原鳅、红尾副鳅、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等伴生物种,为进一步摸清保护区物种资源底数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在测量记录完这些捕获物的生物学数据后,调查人员将这些珍贵的生物原地放归河道,让它们回到自然的怀抱,继续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阅读 55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