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中芦苇的利用价值(2)

媒体:芦苇湿地  作者:芦苇湿地
专业号:盘锦湿地
2008/10/14 8:18:27
二、生态价值
(1)芦苇具有改良盐碱和沼泽地的作用
我国有大面积低洼湿地和广阔的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荒地。这些地方由于常年积水或较高的盐碱含量,一般农作物难以生长或生长不佳而产量极低。一方面芦苇的茎、叶、叶鞘、根状茎及须根均有通气组织,能够在积水50cm以上的水层中生长,也可以在深水中形成的漂浮块上生长。适潮湿的生态环境,随着植株的增高,对水层深度的耐受力增强,另一方面,芦苇体内具有较高的渗透压。见表3:
表3 芦苇、粮食作物及杂草的渗透压(小夜渗法)
名称
芦苇
玉米
高粱
水稻
稻稗
碱篷
渗透压
14.64
11.02
7.30
9.89
8.63
12.40
芦苇是一种抗盐碱能力很强的植物。能够在土壤含氯离子高达0.5%,碳酸盐含量在2—5%、PH值8.5以上的条件下生长。所以在盐碱或沼泽地上随处可见芦苇群落,故有人称芦苇是盐碱地上的先锋植物。在粮食作物不宜的湿地上发展芦苇,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又可改良土壤。
盐碱地上栽植芦苇,伴随着苇田灌溉的实施,土壤的含盐量逐年减少,长苇年限越长,脱盐效果越显著,据有关调查表明,栽植芦苇10年后,土壤的脱盐效果高达90%以上。
据测定,每公顷芦苇约有3t多落叶,这些落叶含有一定数量的营养成份,可为土壤增加大量有机质。同时根状茎和须根的新陈代谢也给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含量;另外,芦苇具有发达的须根系统,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直接溶解于水形成碳酸,碳酸的积累加强硫酸钙的溶解,钙离子可代换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形成重碳酸钠,重碳酸钠随土壤淋洗而排出土体,结果改变了可溶性盐分中阳离子的比例关系,使Na++K+/Ca2++Mg2+的比值减小,与此同时,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大,代换量增加。代换量越大,钠钾离子就越少,土壤的碱化度就越低。
(2)芦苇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芦苇是抗逆性较强的植物,不仅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而且还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含酚、油、氰、硫化物的工业污水有较强的耐受力,能在含有碱性的造纸废液中生长发育良好。
有关实验证明,用含有一定量的碱性亚硫酸钠法造纸污水灌溉苇田后,水变得清澈,各种污染物得到不同降解,碱木素由2586mg/L降解到200mg/L,化学耗氧量由5894.4mg/L降到982.4mg/L,挥发酚有2.9mg/L降到零。硫化物也大大减少。同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芦苇对工业污水中的汞、镉、铝、砷等重金属及其它有毒物质具有富积能力。据辽宁省芦苇科学研究所试验,当水中的有毒物质浓度为0.0007mg/L时,在芦苇植株体内可富积达到0.14mg/kg,城市污水含有较高浓度的N、P,利用城市污水灌溉苇田,既可增加苇田土壤肥力,提高芦苇产量,还可减少城市污水对江河湖海的污染,从而达到净化的作用。
芦苇能除去石油工业废水中的95%以上的污染物,并使污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加,耗氧量降低。
芦苇对酸性污水也有降解能力。每100g鲜芦苇,可在24h内将8mg的酸代谢分解为CO2
芦苇有强大的地下根茎系和密集的地上植株。这是一般农作物和水生、湿生植物无法相比的,是天然的、功能较强的过滤器。芦苇的茎秆主要用于造纸,不参加食物链。所以,芦苇对水质净化,减少环境污染,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芦苇的蒸腾系数为579—709,即每生产1t芦苇要从叶表面蒸腾579—709t水。对当地空气湿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芦苇素有第二森林之称,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可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芦苇有强大的地下根茎系统和密集的地上植株,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接近1:1, 在沟渠堤坝、沼泽两岸栽植芦苇,可有效起到护堤护坡作用和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特别是山区河边生长的芦苇,对保持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有着重要作用。
阅读 286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