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永恒的伤痛

媒体:原创  作者:心垠
专业号:心垠
2009/4/23 15:42:00
      2008年,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西藏、江苏、浙江、香港、台湾等地有震感。

    阿坝州十二个县全部受灾,其中汶川县、理县、茂县成为极重灾县,四个重灾县、五个一般灾区县。特别是震中汶川县,大熊猫的故乡、羌族的集居地、姜维城的古战场、云朵上的萝卜寨、险峻的茶马古道、高耸入云的筹边楼、山青水秀的卧龙镇、繁花似锦的映秀镇、宽敞平坦的高速路、果树成荫的农家园……顷刻之间,在特大地震中山崩地裂、夷为平地、惨不忍睹。

    身居四川阿坝州的我,亲历其惨不忍睹的悲状……特以组诗和散文诗《永恒的伤痛》,献给“5.12”四川阿坝州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各族同胞,特别是那些儿童和学生,愿他(她)们的灵感升入天堂,祝他(她)们的肉体永远安息!

1、黑色的五月

地球感冒了
轻轻一个喷嚏
打在龙门山的正面
飞溅的唾液
震聩亚洲的耳膜
山崩地裂
天昏树摇
房倒搂塌
桥断路垮
停水断粮
音信全无
成千上万的生命
纷纷蚂蚁般
掉进人间地狱
东西南北中
惨不忍睹
阴间游魂重重
阳间泪雨绵绵
 
给予甘泉
给予花草
给予庄稼
给予福祉
那样仁慈的大地
何以如此翻脸
大自然的法则
就是翘翘板
居安不思危
乐极就生悲
 
跟随荏苒的光阴
家园能够重建
伤口能够愈合
悲痛能够理疗
记忆能够忘怀
但年复一年的祭日
能否反醒后复原
人之初
性本善
——初稿:2008年月日
——刊于:《羌族文学》2008年“特刊”“抗震救灾作品”,同时收入《星星》诗刊编辑部雪鹞选编的《中国“5.12”网络地震诗文集》。

2、永远的祭日

魂魄不走干路
肉体也不走干路
几颗雨滴
淋湿酸痛的记忆
 
三柱红香
两把纸钱
传统的翅膀
扇动咫尺的思念
 
崭新的墓碑
清晰的文字
陪伴熟悉的乳名
再次踏上火烟
返回灵魂的故乡
 
祭日是丛草
即使坟山夷为平地
即使家园沦为沧海
即使后人漂泊天涯
时刻一到
风雨中归根
日月间轮回
——初稿:2008年月日
——刊于:《羌族文学》2008年“特刊”“抗震救灾作品”

3、遇难的学生

一座座花园
被里氏八级地震
轻轻一掀
坍塌  破碎枝叶
废墟  窒息蓓蕾
 
鲜活的花容
永远停止了脉搏
留下熟悉的遗像
牵引滴血的眼睛
痛遍心脏
度日如年
 
每逢儿童节
透过流泪的烛光
静静地呈现
最后离别的情景
“妈妈,我走了,读书去了”
“孩子,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
——初稿:2008年月日
——刊于:《羌族文学》2008年“特刊”“抗震救灾作品”
阅读 4058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09/4/23 16:01:06写道:
让我们记住这个苦难的日子!为逝者默哀!!!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