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大水围城 所幸还有西溪

媒体:钱江晚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刘想
2013/11/5 19:21:03

十月大水围城,让杭州人再次将担忧的目光投向发展迅猛的杭州城西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城市为何总是如此脆弱
益乐新村、蒋村、留下……老城西人眼里的这块土地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嬗变

曾经阡陌纵横的杭州城西
如今田地河道都成了林立高楼

本报记者 王丽 鲁佳 本报通讯员 沈春芬/文林焱挺/制图

杭州城西,其实并不是一个精确的地理概念。

在1958年杭州旧城墙被拆毁之前,杭州的“城西”一直指的是城墙外的西湖。那里是杭州人向西的第一个锚点,老和山、灵峰山从南面限定了城西的疆域,西溪湿地则提供了城市西进的腹地纵深。

而上世纪末城西文教区、翠苑大型居住区和黄龙商务圈的萌芽,则为城西奠定了初步的城市形态。“城西”就此成为专属的地产术语,乃至成为地方性经济的标签。

十月大水围城,近年来逢雨必灾的杭州城西再次暴露其脆弱:区块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似乎只带来了高楼林立的上半身。城西的新贵标签上,因多年未解的抗涝排洪出现越来越多的疑问和担忧。

大水退去,生活继续,但问题不该被遗忘。

现代化的城市为何在灾难面前,总是显得如此脆弱?解决城市内涝与城市的发展,该如何“和平共处”?我们以益乐新村、蒋村、留下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城西标本地块,来追根溯源。

标本地:益乐新村

曾经阡陌纵横皆可疏水,现在田和河都没了

“现在的城西农田没了,河流少了,就连余杭塘河感觉也变浅变窄了,而且河岸两边做了游步道,如今的河流美是美了,可突出了景观作用后,河道本身防涝蓄洪的能力却被大大减弱。”

49岁的老沈来自益乐村,是很纯粹的“城西人”。

“有人问我什么是幸福,我说老底子干完田里活,吃一碗白米饭配一块红烧肉,就是幸福的味道。”如今的老沈住着洋气的农居房,开着小轿车,收入可观,却常常怀念老底子田连着田、塘串着塘的城西。

城西的蜕变,确切地说益乐村的蜕变得从1984年说起。那一年古荡小区开建,征用了益乐村部分土地。然后住宅小区在城西拔地而起。

“上世纪90年代,城西1000多块一平米的房子没人要,老杭州人说,我们这儿是杭州的西伯利亚。”让老沈想象不到的是,城市化的脚步会迈得如此疾速。

“老底子的益乐村大着呢。”老沈在白纸上随手勾勒了几笔(见图),“喏,余杭塘河以南,古荡老街也就是现在天目山路附近以北,丰潭路以东,古翠路以西,大致这一片都是益乐村。”老沈说,那时候益乐村里400多户人家,几乎户户有塘又有田,最大的池塘有12亩,近8000平方米。那时候的城西阡陌纵横,水系发达,在老沈的印象中,余杭塘河是那么宽,就连开过船只掀起的大浪都让人印象深刻。老底子的城西也下暴雨,可即使雨水再大,村里居民一两层的木屋是从来没有被淹过的。

“现在田没了,河也没了。”在老沈随手勾勒的草图里,老底子益乐村的范围里有好多河流,东西走向的莲花港和冯家河北端都连着余杭塘河,南北走向的益乐河又沟通着莲花港和冯家河。不过如今不少小河流早已没了踪影,比如在文二路和文三路之间,原本还有一条无名河流,与现在的益乐河平行,同样连通着莲花港和冯家河,而相互平行的益乐河与这条无名小河之间,还有一条小河沟通彼此。

“城西已经不是以前的城西了。现在除了余杭塘河之外,其他的小河无一例外缩了水,益乐河现在浅得都只能叫溪了。原先这里下起暴雨,农田池塘都能蓄洪,冯家河与莲花港都连着余杭塘河,一旦两条河流水位过高,连接余杭塘河的两个闸口就会开动翻水泵,将水排向余杭塘河。可是现在没办法了。”老沈摇摇头一阵叹息,“据说有些房产商还把建筑垃圾直接偷排到河里,结果河床越来越变高,河流变窄了。”

今年10月,强台风“菲特”来袭,益乐新村全面失守,小区被淹,水位高达五六十厘米,损失惨重。

老沈说,被淹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造的益乐新村第一批小区,建造时地势就偏低。“2001年后,村里花了大价钱安装了强动力高压水泵,可这套系统守了11年,今年还是因为水位太高,最终水泵直接罢了工。”

事情过后,老沈一直在想,一直喊着“宜居”的城西怎么了?

标本地:留下

溪涧少了,山洪再也引不走了

“像留下、小和山这块地方,以前是作为城西的蓄洪区,多有农田,大量雨水从周围的山脉下来后,比较容易被吸收,而且边上的西溪湿地也有强大的消化能力,起着很重要的泄洪功能。”

关于留下在这场水灾中引发的思考,此前我们已做了剖析(详见本报2013年10月9日特别报道)

当时留下被淹最严重的区域,要数茶市街社区安乐新村,30多户一楼居民家进水了,全部转移。这次重回留下,大水留下的伤痕已被熙熙攘攘的日子掩盖,但有心人已将“为什么”放在了心头——

“留下一遇大暴雨就积水,跟地势有很大关系。这里群山环绕,一下暴雨山洪就冲下来。”茶市街社区书记陈利胜说,这一次,西穆坞水库泄下来的山洪把西湖高级中学操场围墙冲垮后,流下来就到了安乐新村,导致30多户一楼居民家受淹。

山洪不可挡,要化解,得让它有路可走,把它引出去,但留下的老居民陈利胜摇了摇头,在他看来,留下的小河、溪涧少了不少。“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周围都是河流、水田,西溪路两边都是水稻地,水可以散开去。老底子西湖高级中学的位置旁边有条长流涧,现在也已经没了。”

采访中,有专家表示,近十几年来,留下区块的开发迅速,那一片拔地而起的小和山高教园区及其各种建设,再加上西溪湿地北面如文二西路以北也都在开发,让这一带的土地硬化相当快,“这就导致,这片土地的蓄洪能力越来越差。”

2009年,留下对路面下的过水箱涵和桥下的过水桥涵开始改造,完成后,当时水利规划院的设计人员表示,留下街道的防洪能力将从“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可这次我们遭遇的是‘百年一遇’。”林水局的专家在分析留下的形势时说,这次菲特台风雨量过大、过于集中,超过了正常防御范围,同时当初的规划工程未全部完工也是原因之一,“比如对闲林水库的改造,水利专家称,要全部改造到位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抗洪能力。”

标本地:蒋村

蒋村没被淹,可能有西溪湿地的功劳

“西溪湿地是地势最低的地方,里面的河道水系基本没被填掉,所以这次下大雨的时候,水都蓄进去了,对周边很有好处的。”

今年83岁的陈阿财、79岁的陈小宝和70岁的蒋志林从小生活在这片区域,直到政府开始规划西溪湿地后,他们才搬进了蒋村花园居住。

“早个20年,这里都是水稻田、鱼塘啊,从杭州城里出了古荡就都是田了。”陈小宝回忆说,每家都有三四亩田、三四亩塘,自种自吃。至于河道,那是条条小河通大河啊,“每家都两三只小船,最少也有1只,就像现在人家家里的汽车一样,我们出门都是划船的,路路通。”

陈阿财说,现在很多没有名字的河都没了,不仅如此,现在保留下来的河道,也没有以前那么宽、那么深了,比如沿山河、余杭塘河,“沿山河以前能通到松木场,现在好像就到古荡吧。”

那老底子刮台风家里会淹水吗?三位老人想了想说:也会,要看房子的地势,高一点的人家不会被淹。“不过以前大部分淹的是农田,有那么多的水田可以蓄水,现在蓄水的地方确实少得多了。”

幸运的是,搬入蒋村花园之后,几次台风过后,他们的小区都没有进水,包括这次特别厉害的台风菲特。“可能西溪湿地在附近有一定作用的。”蒋志林说,因为西溪湿地是地势最低的地方,里面的河道水系基本没被填掉,周围又连通五常港、沿山河、紫金港、余杭塘河,下大雨的时候,水都蓄进去了,又往周围河里消散,对周边应该是有好处的。

 

大片土地被硬化,水域面积消减四分之三
地处城市低洼地带,管道排涝标准偏低

杭州城西治水,上蓄中疏下排

本报记者 鲁佳 余雯雯 孙晶晶/文 梁津铭/制图

今天,城市向东的声势虽如此浩大,“城西”仍是杭州地产界用得最频繁的一个标签,日益拥挤的老城西数年前就开始了向周边新区的扩张:老蒋村、蒋村新区、西溪南和西溪西,毫无疑问已被置于同一地理概念中。而南面与老蒋村无缝连接的申花板块,则因其未来商业中心的地位,也正在成为城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在城市的不断融合与渗透中,为何内涝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是规划中城市功能设计的先天不足、还是“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观念?

一路向西的发展模式背后,是否拥有健康的生长方式,它的规划蓝图以及“下半身”建设又面临怎样的隐忧?

对比30年前的城西

水域面积少了3/4  说起城西的内涝隐忧,杭州市林业水业局防汛防旱与水利管理处处长盛忠华拿出了一张1971年的杭州地图。“原来,杭州西北角,就是现在的城西,以西溪路、莫干山路为界,一直往西北延伸,都是蓝色地块,那一片全是水域,具体来说,就是湿地和农田居多。”

他按照图纸比例,粗略地算了一算,“毛估估,那时候含水的地方,应该有48平方公里左右,而现在城西,估计也就西溪湿地的10.8平方公里的含水地块多些,其他地方也都硬化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土地,都已经起不到太大的蓄洪作用。”

盛忠华说,城西的淹水问题,可以从好几个原因来分析。首先,城西处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本身就遭受着山洪的威胁,需要大量的排水设施。而一旦碰上强降雨,城西就淹水,也说明管道排得不畅。“当然,城西的排水线路,相对比较单一,只能往河道沿运河排放。而运河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地势低、排水慢’,一旦遇上时长量大覆盖面广的降雨,水就容易通过管网倒灌进来。”

“现在的城市建设,往往比较注重眼前利益,有回报的项目先做,而很多防洪排涝的工程,回报低、施工时间长,相比其他重点工程就弱势很多。”盛忠华觉得,要真正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需要硬件和软件同时抓起来。

管网排涝标准偏低是硬伤

有专家提出,造成城西内涝的客观原因之一,是排水管道标准偏低,降雨量超过排水能力。城西的发展过速,是否也带来了地块开发强度和管道排涝标准不匹配的“后遗症”?

据杭州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排水监管科透露,杭州2008年以前铺设的雨水管网,管网的排涝标准基本上是0.5—1年暴雨重现期。其中,一年暴雨重现期的设计标准是,每小时承受的最大降雨量为36毫米。而2008年以后新建雨水管的设计标准采用的是2年暴雨重现期,每小时承受的最大降雨量为46毫米。

显然,管网排涝标准偏低是城西的“硬伤”。

记者从杭州市建委也了解到,之前的道路整治和建设,其标准是有法律法规严格规定的,“包括埋设的管径标准,都是有国家规定的,现在看来,很多标准早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但是如果提高埋设标准,审计部门会来质问,为什么要增加投入资金?而国家层面,直到北京大淹水,才提出要制定城市的内涝标准,现在也只有等新标准出来再看了。”

以这次“菲特”台风的重灾区——学院路为例。学院路的地面标高最低在3.5-3.6米之间,积水主要排入沿山河和古荡湾河。管网的排涝标准是1—2年暴雨重现期。

“学院路这一带最近几年开发量很大,学院路下的雨水管集水面积增大,但是这里的雨水管网2002年左右建成后,地块开发的强度与管道排涝标准不匹配,这也是学院路一带当时积水下得慢的一个原因。”

杭州市政监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个客观原因是考虑到河道景观效果,学院路上的排水口是淹没式出流,排水口在河道的常水位之下。这样积水排出时,排水口有个河道水流压力,肯定达不到最佳排水效果。“像这样的排水口,城西还有很多。”

说起道路整治和地下管网的建设,杭州市建委设计处的一位负责人用了四个字来形容:万般无奈。

“就拿雨水管来说吧,施工通常要挖到地下五六米深,深的时可能要到七八米左右。这样的开挖,很耗时间。像延安路,施工18个月,大量的时间都耗在管道上面,这次把沿线所有二三十年的老管道全部更新了一遍,工程耗时很厉害,而且对交通影响也是最大的。”他指出,现在的管道施工,受限制最大的因素就是交通。

比如,正在施工的之江路。在施工之前,他们曾经想过在之江路下埋设污水转输管,但最终搁置了这个设想:“因为如果一旦做这个工程,之江路将基本瘫痪,最多只能保持2个车道,但是现在彩虹快速路还没正式开通。”

城西内涝需综合治理

所幸留下了西溪湿地

如今的城西,几乎有超过大半区块都属住宅区。如此格局下,是否有隐忧?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汤海孺分析说:居住多,产业少,这里变成了潮汐区,“人们早出晚归,道路堵得相当厉害。城市功能比较单一,不完善。”

为何当初没进行合理规划呢?

汤海孺解释说,城西,最早的那片蒋村商住区的开发,当时并不在杭州城市的规划蓝图之中,因为当初的规划建设用地的西界只到莲花港河为止,但实际的发展不断突破规划的控制。“做规划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理想,规划其实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他感慨,幸亏城西保住了10个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否则可能土地开发还远远不止现在这个规模。

对于这次城西被淹,汤海孺有着独到的分析:从地势来讲,城西在杭州主城区范围,属于低洼地带,排水条件先天不足。如果下雨,按照正常情况,雨水通过管道、河道,是通过余杭塘河等排向运河,最终排入太湖。但是,顺利排出去的前提是太湖水位与运河有落差。但大暴雨时,太湖自顾不暇,运河的水根本没法排进去。

他认为,淹水问题需要全面综合地去看,拿城西来说,如果在以前,分布着大量的农田和湿地,雨水再大,农田和湿地肯定能起到滞洪的作用。可是现在,大片区域都已被硬化,增加了径流量,需要综合治理。

同时,也要改变观念,“雨水也是一种资源,不要一排了之,如果每栋建筑都设置雨水回收装置,不仅能减弱径流,帮河道分担一些排涝功能,还能回收再利用。”

此外,他也建议,可以利用学校的操场、绿地,通过降低标高,让它们在暴雨时成为暂时的蓄水场所,来减弱径流。“这个办法,国外用得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转入本网文章标题为编者自加,原文标题见文内加粗部分)

阅读 92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