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程浩)在迳头镇社坪旧墟镇,近期烟岭卫生院至龙冈信用合作部路段都在进行污水管网改造,240米长的污水管网连接镇墟内新建的9个沙井、12个雨水井,覆盖镇墟70%左右的居民用户,生活污水通过管网将流入正在建设的16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池,这是迳头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日,佛冈召开农村工作推进会,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迳头镇依托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各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拔得头筹,各项指标位居第一,尤其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迳头在全镇各村建立11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初见成效。
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
以往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堵路围河、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在不少农村地区存在,在迳头镇社坪村、井冈村等地,近年来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但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通过村内排污沟渠排入烟岭河,烟岭河经翁江后最终流入北江,对河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及生产用水。
迳头镇委书记张邦正介绍,历年来迳头镇历届政府都很重视人居环境整治,早在2011年,迳头镇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投入158万元启动楼下环境整治工程,在下楼围、中心围建立排污管网、污水处理池,对巷道实施硬底化。
2015年,迳头镇实施《迳头镇社坪村等3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项目,在社坪村、龙冈村、井冈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清运系统,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使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
“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迳头镇党委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全镇的民心工程去推动,从村庄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到美丽乡村建设,并探索出了垃圾处理湖洋模式、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等经验,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张邦正说。
“人工湿地”小而惠
今年6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印发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号召整县、整市全域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在社坪旧墟镇“人工湿地”池边,迳头镇规划办主任蓝远锋介绍,此次采用的人工湿地由池体、填料、植物、布水管、集水管和防渗系统等组成,池体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填料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防渗系统宜采用防渗膜。人工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而经济的净化水质,充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在湿地表面将种植美人蕉、芦苇等植物,既能兼容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张邦正介绍,“人工湿地”投入少、成效明显,普惠性高,目前已在全镇推开建设,未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迳头将建设更多普惠性的项目,少做一些不可复制的工程,让更广大的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福利。
“地下、地面”两手抓
在石咀头村,村民理事会成员郑锦豹正在村里查看人工湿地工程进度,今年村里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各家各户积极捐出村口旧晒谷场土地支持乡村公园和人工湿地池建设,8月底全村开始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目前15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池已初见雏形,近2000平方米的乡村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镇委书记张邦正介绍,今年以来,迳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迳头镇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借助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镇范围内推动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在全镇楼下村、龙冈村、社坪村、大陂村、迳头村内建设11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其中社坪村、大陂村和迳头村有6个正在建设中。
“目前社坪等3个村连片整治工程,大陂村等3个村连片整治工程正在施工当中,预计2017年6月前完工,已初步形成迳头河、烟岭河两条的人工湿地示范带,通过地下治污、地面治理垃圾两手抓,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张邦正说。
(原标题:迳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初见成效)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