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昨日沈阳猛禽救助中心举行今年第一次放飞活动四只猛禽被放归蓝天

媒体:时代商报  作者:张鑫楠
专业号:沈阳市自然保护区
2015/4/1 14:26:29

    昨日虽是春风刺骨,有四个“小家伙”却异常欢欣。经过在沈阳猛禽救助中心一段时间的调养,它们被志愿者放归自然,终于可以重新翱翔于蓝天之下。
    它们分别为雕鸮、猎隼、苍鹰和普通鵟。同时,它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老人参加了放飞活动,并通过本报呼吁大家保护猛禽,爱护大自然。
    说是“小家伙”,实际上是四只猛禽,它们在猛禽救助中心养护的时间最短为两天,最长的已经有两个月。“这四只猛禽,有两只基本没有受伤,另两只受伤比较严重。普通鵟是吃了被下毒的食物,雕鸮是被捕猎的夹子夹断了腿。”救助中心负责人王唯彦说。
    为了时刻监控它们的状态,志愿者提前一天为雕鸮和普通鵟装上了GPS定位器。这种GPS定位器为太阳能充电,每6个小时会反馈一次信息。“这样我们就能实时知道它们的活动范围,来判断它们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同时也方便大家每隔一周去看看它们的恢复情况。”志愿者韩斌说。王唯彦将自己的电话写到了定位器上,这样,如果两只猛禽有什么情况,附近居民将第一时间联系到他。
    昨天上午,三十余名志愿者到达猛禽中心,为放飞工作忙碌起来,看着这个阵仗,几个“小家伙”似乎知道了自己将恢复自由,一个个不叫不闹,等着期待的一刻来临。因为雕鸮和猎隼的适应能力和恢复状态不是特别好,雕鸮的一只脚已经折断,王唯彦亲自为它做了一个“鞋套”。在给四个“小家伙”喂完最后一顿肉后,大家一起向放飞处沈阳东部的陨石山公园出发。
    参与本次活动的最小的志愿者是辽宁大学大一学生屈阳,年龄最大的是雷锋同志生前的战友乔安山。75岁的乔老已经关注猛禽救助很长时间,也坚持要参加本次活动,并亲手放飞了一只苍鹰。苍鹰在乔老手臂上一开始还不愿离开,它缓缓望向所有人,仿佛在表达自己的感谢和告别,接着展开翅膀迎风飞向了蓝天。其余三只猛禽也都顺利飞回了自然,王唯彦介绍,这几只猛禽基本上都飞往了抚顺、本溪一带的山区,它们会重新寻找自己的领地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这是沈阳猛禽救助中心今年的第一次放飞活动,救助中心还有十只尚未恢复的猛禽在养伤,大部分都是人为伤害,被志愿者们发现送到救助中心。
    乔安山老人通过本报呼吁大家,提高猛禽保护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责任:“猛禽是益鸟,是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大家不要伤害它们。志愿者们很辛苦,但他们的做法很伟大,这就是一种雷锋精神,如果人人都能这么做,我们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如果市民发现受伤的鸟类,请拨打林业局热线或送往猛禽救助中心,电话:024-88922045。
本报记者 张鑫楠

阅读 86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