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媒体: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8/13 8:46:29
  2002年3月20日,一次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天的北京,狂风呼啸,沙尘遮天蔽日,别说街上的行人一身沙土,就是躲在屋内,一股呛鼻的土腥味也让人感到呼吸不畅。气象专家指出,1998年以来,我国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这与气候干旱有直接关系。去年夏天至今,我国北方持续干旱,使新疆沙漠区、河西走廊及河套以西的沙尘源区进一步扩大,是造成此次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尘暴让人们再次关注生态系统问题。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旱情更引起大家对我国水资源的担忧:到底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一种状况,政府主管部门在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什么成效,遇到什么难题……带着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做了一些调查采访。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问题之一)

  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缺乏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问题之二)

  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五到十倍 十一点四万公里河长中近一半水质低于三类


  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可从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看。从客观因素方面讲,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用水量增多,而全球气候变化又导致近年来降水量有所减少。从人为因素方面看,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水资源的影响更大。

  现在,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为43%,而发达国家可达70%—80%;我国万元工业产值用水7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而且,我国城镇生活用水存在严重浪费的问题。一是供水跑、冒、滴、漏现象普遍。据专业部门调查,全国城市供水漏失率为9.1%,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在12%以上。二是节水器具和设施少,用水效率较低。

  2000年,水利部根据全国水环境监测网当年的水质检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全国九大流域片的700多条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11.4万公里河长中,I类水占4.9%,II类水占24%,III类水占29.8%,IV类水占16.1%,V类水占8.1%,劣V类水占17.1%。全国符合和优于III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减少3.7个百分点。江河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溶解氧和挥发酚等。同时,重点评价湖泊24个,水质达到III类以上的有9个,4个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水污染严重;对全国139座主要水库水质的评价结果,有118座水库水质良好,8座水污染极为严重。

  在水利用率和治污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明显存在较大差距,尽管有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上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差。专家指出,其实任何一个产品、一道工序、一种设备都能够设计、制造得更节水并减少污染,可人们往往很少考虑这一点。

  水资源是“从水源地→供水→排水→治污→中水回用”这样一个闭环的系统,需要统一管理,才能优化配置,达到最佳效益。但我国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管理处于分割状态,上游不管下游的,供水的不考虑排水的,排水的也不考虑治污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节水治污尚有差距(问题之三)

  经济持续增长 用水量无大变化 江湖水质恶化 天然湿地减少


  我国在1998年成立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之后各地也建立起相应的机构,节水工作大见成效。1998年至2001年4年间,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而全国用水量并未出现大的变化:1998年全国用水量是5470亿立方米,1999年是5591亿立方米,2000年是5498亿立方米,2001年是5513亿立方米。尤其后三年是大旱之年,按常规用水量会更多,实际上没有发生大的波动,这是非常可喜的。

  但是,节水工作还大有潜力可挖。一方面全民节水意识有待增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节水措施。例如,继续努力提高用水效率,缩小与世界平均用水水平的差距;鼓励清洁生产、节水生产,实行定额用水制度;还有,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适时、适度地提高水价,逐步改变水价格背离其价值的情况。提高水价后,国家可以把更多资金用来提高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保护水资源,投资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水平,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令人忧虑的是,河湖水质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北方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河流、湖泊污染严重。继1999年淮河、黄河中游受到严重污染,2000年淮河流域又发生多起水污染事故,汉江、太湖也发生严重水污染事件。

  另外,湿地保护也面临严峻挑战。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和“天然物种库”。保护湿地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进行环境保护的重点。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滩涂开垦等,我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随着工业发展,大量污水涌入湿地,造成大批植被和水生生物死亡。如湖南洞庭湖、新疆艾比湖都未能幸免。

  人民日报: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策之一)

  水利部提出治水新思路


  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局面,水利部在认真总结治水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宏观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

  水利部汪恕诚部长指出,当前的水利工作要特别强调四点:第一,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第二,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要特别重视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第四,水利一定要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指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的社会。这个问题在我国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未能全面贯彻,其根本原因是:提高用水效率不单纯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吴季松司长说: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是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基础,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是管理水资源的前提,科学合理地界定和明晰水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节水的关键,防污治污及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利用和提高是保护水资源的主线。我们的总目标是: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统一调度 优化配置(对策之二)

  黄河黑河塔里木河断流减少流量增加


  这两年,我国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取得突破。

  去年,黄河通过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在河南花园口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62%的情况下,继2000年后,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个省区,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多年平均产水量只有28亿立方米。随着人口和灌溉面积的增加,全流域经济社会用水已达到26亿立方米,严重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下游河湖干涸,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上下游用水矛盾尖锐。2000年和2001年黑河两次跨省区分水成功,缓解了下游生态环境系统恶化的局面。

  新疆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由于气候变化和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至台特玛湖320公里河道完全断流,沿河胡杨林带濒临消亡,塔克拉玛干和库姆塔格两大沙漠逐步合拢。为了抢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系统,2000年至2001年先后三次由博斯腾湖经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使河道两岸500—800米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回升1—4米,挽救了濒临消亡的绿色走廊。

  开源节流 节流为主(对策之三)

  北京推广中水 开发雨洪 节约用水


  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专家们说:解决北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南水北调”,而这一工程至少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也就是说,2010年以前,北京解决严重缺水只有靠自己。2010年之前,北京缺多少水?如何找新水源?如何节水?解决缺水最难办的事是什么?这一系列关于北京的水的问题,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大事,也是每一个京城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

  北京市水利局预测:按平均降水年份估算,到2005年北京将缺水7.94亿立方米,到2010年将缺水16.15亿立方米。造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北京市自60年代开始大量开采地下水,截至目前,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两大水库的来水量连年减少。密云、官厅水库占全市地表水供水总量的2/3。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两库来水量连年减少,加之近两年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密云水库连续两年汛期断流,全年几乎没有来水,同时,水污染加剧了缺水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迅速发展,用水不断增长和水资源紧缺一直是无法回避的矛盾。那么,北京市克服水资源危机的出路在哪里呢?

  1999年3月26日,温家宝副总理对解决北京市水资源问题作了批示:“解决北京市缺水的问题,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以节流为主。”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副主任陈林涛说,北京市可开发的新鲜水源已经很少,可以开发的水源只有污水和汛期雨洪水。污水处理再利用,即中水回用。北京市每年产生13亿立方米的污水,这些污水处理后,可以成为另一种水源,用于灌溉、冲洒道路、冲洗厕所,也可以用于工业冷却水等。

  北京市规划建设30多座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全市90%的污水可以得到处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总设计规模为47万吨/日,近期已形成了30万吨/日的规模,补充替代河水供第一热电厂冷却用水,部分经深度处理后的中水供南郊工业区及南城地区市政使用。

  据了解,北京市已采取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新建社区使用中水,目前已有126家宾馆、饭店、学校开始使用中水冲洗厕所。

  雨洪水是另一个可以开发的水源。扣除过境水量,北京地区每年雨洪的出境量平均为7亿立方米,开发雨洪可以增加北京地区的水资源量。北京市规划2001—2005年投入20.07亿元,年可利用雨洪量为0.36亿—1.42亿立方米,仅去年一年,北京山区就完成集雨、截流工程上万处,新增蓄水能力200余万立方米。

  节约用水,对于北京来说,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就开始为节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利用价格杠杆,合理调整水价,有效地节约了用水。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节水办公室颁布了主要行业用水定额,一些高耗水行业的用水将受到限制。以服务行业为例,如超出用水定额,将被课以正常水价1—5倍的处罚。
阅读 88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