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 老街流水乌篷船

媒体:人民网  作者:闫智凯
专业号:日月同辉
2008/1/21 18:03:55

江南水乡古镇很多,像安昌这么原汁原味原风貌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碧水贯街,彩虹跨河,安昌的悠远静谧本身就有醇酽的诗意。而腊月的安昌,则像一场古老的社戏,把每个人的心都唱得像喝了一坛女儿红。

  老街、流水与乌篷船

  街河的水是老的,与大禹治水时的河流没什么分别,与明清时舟楫林立的河流没什么不同;安昌古镇也是老的,没有太多的粉饰,即使廊棚有点漏雨,即使河埠有些青苔,即使游客有点喧闹,古镇人依然过着闲适的小日子。

  街河由西向东流贯着小镇,河之南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两岸之间有古桥相连。街河上最著名的是福禄、万安、如意三座桥,古镇人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

  说起来,古镇人大多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祖上阔过,哪怕现在不阔了,可是富家子弟的那份淡定和对酒当歌的从容依然沿袭下来,成了古镇的一种气质。那些纵横相连、阡陌交错的河道水巷轻灵地飘过乌篷船影,水气着衣时依然能闻到淡淡的酒香。每逢年节,古镇人还是快乐地舂年糕、灌腊肠、扯白糖、晒酱鸭、做米酒……

  岁月如水,古镇人最明白顺水推舟的道理。他们像驾驭乌篷船似的驾驭生活之舟,手脚并用,让本来很累的活儿变得悠闲惬意起来,变得祥和美丽起来。

  安昌总是悠远、静谧的。街河的水盈盈的,只有在乌篷船划过时才会荡起涟漪,轻轻地拍击着厮守已久的石板路基和三五相间的河埠。那份平和与冷清恍若醇酽的诗意,很容易就在人们的心底生出根来,以至离开了安昌,也会时时想起,与它互望时的那一份说不清的迷醉。

  城隍殿外唱社戏

  安昌古镇有一座城隍殿,城隍殿对面有一座方形戏台,常有社戏在这里上演。悲怆的唱腔、凄绝的琴声,经过街河的荡涤过滤,变得有点水灵,映在看客的泪光里。

  我去的时候,一场社戏正在上演。据说,绍兴笃剧是越剧的前身,越剧尚且听得半懂不懂,这“越剧的老妈妈”就甭想听明白了。所以,我将镜头对准了台上台下热切呼应的场景,那是我喜欢的有点恍惚有点悠远的古韵。

  虽说已经听了几十年戏,台下的戏迷们还是执意痴迷,就像那嗑不厌的瓜子、吃不腻的梅干菜。戏台外围也热闹着:卖冰糖葫芦的、卖棉花糖的卖力地吆喝,两个女人背篓里装着孩子,很坚强地站着,听得无比痴迷。台上的乐师穿着税务人员的服装,看来在这里调弦打板、吹拉弹唱是业余爱好。

  那些演员是否专业,我没有能力鉴定,只知道他们咿咿呀呀唱得很认真,很动情。我想这就够了,人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气氛:可以公公开开抹几把眼泪,而且还不会被人耻笑。

  腊味与酒香

  到安昌时正是腊月,那是古镇最迷人、最美味的时刻。街河如旧,腊肠、腊鱼和酱鸭常新,平时用来晾晒衣服的廊檐下、廊柱间,此时挂满了一串串红得发亮的腊肠、一只只风干的鳊鱼、酱鸭,成为暗香飘浮、撩人肠胃的长廊。无论闲坐在乌篷船上,还是行走在石板路上,总要被这样的舌尖诱惑缠绕着。

  沿着老街漫步,极有可能遇见一个“明星级”的人物,那就是“宝麟酒家”的掌柜,因为坚持古装迎客而吸引了很多眼球。我见他的时候,头戴乌毡帽、身着古长衫、脚穿圆布鞋的他正手拈几绺长须与一帮客人对酒当歌。我点了梅干菜烧肉等菜肴,就坐下来听他神侃怎么做腊肠,怎么酿黄酒。

  他说,腊肠的肠衣应选优质猪小肠,灌以猪后腿精瘦腿肉制成的肉糜;酿酒最好选腊月,封存几十年仍然醇香;黄酒酿造要经过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虽然我听得云里雾里,却知道这是他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阅读 26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