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金湖湿地鸟类保护的调研报告

媒体:原创  作者:金芳华
专业号:环境与健康协会
2009/11/11 22:55:10
关于升金湖湿地鸟类保护的调研报告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07级环境科学专业   金芳华
摘  要
作为“2009湿地使者行动”的入围团队,我们于7月中旬在安徽省池州市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专业水质调研和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在升金湖保护区管理局以及各监测站、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的配合与支持下,在各保护点站长以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得以在燕窝保护点鸟类观测站、联合保护点顶楼观鸟台用望远镜观测湖中各种鸟类活动状况,并得知保护区多种鸟类的生活习性与外形特征。问卷调查等系列活动则反应了升金湖当地生态环境及鸟类保护现状。
【关键词】升金湖、湿地鸟类、调查
1.1调研背景和溯源
1.1.1调研的现实背景
安徽省升金湖,位于长江南岸池州市境内的东至县与贵池区交界地带,地处N30°15′~30°30′、E116°55′~117°15′,总面积33 340hm2,其中升金湖丰水期湖水面积为13 333 hm2,是中国、亚洲和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柄息地、迁徙停歇补食地和越冬地,具有重要国际影响[1]。以下照片由当地摄影师汪欢喜提供(见图1.1—1.5)。
 
 
1.1.2调研的理论依据
中国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和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升金湖又是长江中下游重要淡水浅水湖泊。升金湖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水体稳定,水质良好,湿地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升金湖四周地形多样,湖岸曲折,湖汊较多,湖岸线长230 km;湖泊长度为21.5 km,湖泊平均宽度为5.8 km,最大宽度为10 km.湖泊自西南向东北自然分成3个水面相连的区域,小路嘴以南为上湖,又称小白湖,面积5 800 hm2;八百丈以北为下湖,又名黄湓湖,面积2 300 hm2;上下湖之间为中湖,面积5 200 hm2。上、下两湖湖床略高于中湖,湖床平均海拔高程为11 m,湖水平均深度为1.48 m,湖水最大深度为6.1 m;出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有张溪河、唐田河、坦埠河和黄盆河等。
享有“鸿雁之乡”美誉的升金湖理应受到高度重视与保护。有专家指出,升金湖开发面积应严格控制在10%~15%间,高密度、大面积的渔业活动将破坏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对湿地和迁徙来此的珍贵水禽造成毁灭性影响。但升金湖区域目前的养殖面积将近达到100%。其中升金湖中湖附近居民大部分为专业渔业,人工养殖规模大。因沿湖渔民围网养殖情况严重,湖面被无数渔网分割,形成“迷魂阵”。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鸟类食物日益短缺。另外无序的旅游开发也给湿地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
1.1.3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依据《Ramsar公约》(即《围际湿地公约》)的湿地分类标准2,参考国家有关部委湿地分类系统,并结合安徽现有湿地类型3和升金湖湿地现状,由高层向低层分层次描述。按湿地系统划分,升金湖湖区,以天然湿地为主,人工湿地为辅;按湿地类划分,升金湖属于内陆淡水湖泊湿地;按湿地型划分,升金湖在平水期至枯水期,湖泊湿地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湖水的退缩,又分化成水域深湖区、河流、草本沼泽、草甸、滩涂、水田、水塘、水产池塘、森林沼泽和灌丛湿地等12型湿地。
《Ramsar公约》第1条第2款规定:“水禽,系指生态学依赖于湿地的鸟类”[4].升金湖境内的170种鸟类,其中水禽就有84种。属于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56种,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禽有29种。由于升金湖湿地生态环境优美,湖岸曲折且湖汊众多,沼泽滩涂广阔,且饵料较为丰富,每年吸引8—10万余只来自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各地区水鸟到升金湖停歇补食、越冬、繁殖和栖息。如,黑腹滨鹬(Calldrls alplna)、斑尾塍鹬等3。因此,升金湖是水禽生活栖息的天然乐园。升金湖现已被“湿地国际”(WI)列为亚洲重要湿地,并被接纳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升金湖位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沿线,湖滩广阔且饵料较足,每年不但有许多珍稀水禽在此繁殖,而且吸引大批雁形目、鹳形目、鹤形目、行鸟形目和鸥形目等水禽来此越冬或停歇,有“中国鹤湖”之美称,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地之一5-6。升金湖境内170种鸟类中水禽占84种,其中越冬水禽就有8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禽有6种—— 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鹤(Grus leucogeanus)、东方白鹤(Ciconia boyciana)、黑鹳(Ciconia nigra)、大鸨(Otis tarda)、白肩鹏(Aquila heliaca);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23种,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白额雁、小天鹅、鸳鸯、灰鹤、白枕鹤、黑头白鹅、黄嘴白鹭、卷羽鹈鹕、小鸦鹃、草鹗、斑头鸺鹃、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黑鸢、普通篱、乌雕、白尾鹞、白腹鹞、游隼、红隼。在升金湖境内受到保护的白头鹤和东方白鹳,每年最高峰各有500只和450只,分别占世界同类水鸟总数的1/20和1/10。因此,升金湖湿地仅仅对水鸟保护所做出的贡献,不但具有国家意义,而且具有重要国际意义。
1.2调研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2.1调研内容
1.认识湿地鸟类
在当地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团队得以在燕窝保护点鸟类观测站、联合保护点顶楼观鸟台用望远镜观测湖中各种鸟类活动状况。在指导老师杨如意博士、陈发扬研究员的指导下,队员得知湖中鸟类的生活习性与外形特征。在燕窝保护点,团队还获得方润生站长于7月在黄湓河以东、神山头鸟类观察记录数据。
2.宣传鸟类保护
团队组织当地60多名初中生观看环保教育影片《升金湖的困惑》,影片对升金湖面临的困惑展开叙述,以此宣传学生加入湿地鸟类保护活动中。
通过在升金湖周围居民区集中的大渡口、黄湓闸、姜坝三地开展的关于“人类活动与保护鸟类”问卷调查,队员认真完成调查问卷的同时,还向当地居民宣传鸟类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
通过“我爱升金湖”宣讲团系列活动(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向当地中学生宣传了环保知识,加强了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在宣讲团成员接受培训之后,与团队一起行动,向沿湖居民发放《升金湖湿地保护手册》及宣传单,组织开展问卷调查等活动,感召了周围同学,动员了社区群众共同参与鸟类保护。
1.2.2预期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相关的课题实践活动,队员初步掌握科学考察、调查、实践研究基本方法;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品质。
鸟类观测、问卷调查、“我爱升金湖”宣讲团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湿地保护认知,加强了保护鸟类的意识。接受过培训的宣讲团成员,在今后将带动更多的师生、社区群众进行长期的鸟类保护。这些势必在升金湖引起社会响应,形成湿地鸟类保护的公众意识。
1.3调研过程
1.3.1调研方法
 鸟类观测
在燕窝保护点,队员在方润生站长的介绍下得知保护点工作人员每月按1、3、6、8、10、12、15、16、18、19、22、26、28、29、30日进行现场观测记录(除集中巡湖调查另外记录),其中15、30日为必测日。观测以黄湓河以东、神山头一片分燕窝、缸窑、外排、万元墩、老牛墩、板泥沟、老母猪墩、神山头,八个观测点。队员还获得方站长在六月黄湓河以东、神山头鸟类观察记录汇总表(见表3.1),七月部分鸟类观察记录数据(见表3.2)。
 
表3.1  2009年六月份鸟类观测记录汇总表
2009年六月份鸟类观测记录汇总表
 
1日
3日
6日
8日
10日
12日
15日
16日
18日
19日
22日
26日
28日
29日
30日
小
26
22
12
42
51
72
 
8
42
16
62
 
 
 
8
普通鸬鹚
72
62
26
51
73
81
 
 
 
72
89
71
82
 
62
白鹭
32
42
28
113
29
23
8
 
 
 
22
112
51
121
12
绿翅鸭
68
98
14
 
13
18
9
91
7
8
43
 
43
 
 
班咀鸭
51
62
18
 
 
 
 
 
 
 
 
 
 
 
 
水雉
24
91
 
28
 
24
 
16
 
 
 
 
 
 
 
灰头麦鸡
16
28
68
12
42
8
21
13
9
12
22
 
 
 
 
须浮鸥
19
31
52
92
81
41
 
8
 
68
98
 
 
 
 
红咀鸥
 
 
 
 
 
 
 
 
 
42
82
 
 
 
 
合计
308
436
218
338
289
267
38
136
58
218
418
183
176
121
82
综合分析
本月全片鸟类栖息正常,但各测点的分布情况不平衡,如老牛墩、外排点鸟类较少,万元墩、燕窝、老母猪墩几点鸟类多些。
汇总日期:2009年7月30日
 
汇总人:方润生
 
 
表3.2  2009年七月部分鸟类观察记录数据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监测统计表
监测片区:黄湓河以东、神山头
检测员:方润生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燕窝
检测日期:2009年7月1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6分
结束时间:17时21分——17时41分
天气:阴天
气温:20-300C
风向:北风
风力:2-3级
种类:6种
数量:298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21
12
13
16
142
94
行为
BD
AB
AB
E
E
E
栖息地类型
a
ab
bc
c
e
e
备注或小结:河叶中有鸥雷,水雉飞鸣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老母猪墩
检测日期:2009年7月3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1分
结束时间:17时21分——17时50分
天气:晴天
气温:20-300C
风向:北风
风力:1-2级
种类:6种
数量:372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29
47
24
98
96
78
行为
BD
AB
AB
E
E
E
栖息地类型
a
ab
bc
c
e
e
备注或小结:鸟类较多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万元墩
检测日期:2009年7月6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28分
结束时间:17时0分——17时35分
天气:多云
气温:28-360C
 
 
种类:6种
数量:447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69
116
28
19
91
124
行为
BD
AB
AB
E
E
E
栖息地类型
a
ab
bc
c
e
e
备注或小结:该测点鸟类较多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燕窝
检测日期:2009年7月8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15分
结束时间:17时41分——17时52分
天气:晴天
气温:30-320C
风向:
风力:
种类:6种
数量:370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17
12
11
13
148
169
行为
BD
AB
AB
E
E
E
栖息地类型
a
a
bc
b
e
e
备注或小结:河叶内鸟类飞鸣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缸窑
检测日期:2009年7月10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16分
结束时间:17时28分——17时51分
天气:晴天
气温:27-370C
风向:
风力:1-2级
种类:5种
数量:208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18
28
72
4
0
86
行为
BD
AB
AB
 
E
E
栖息地类型
a
ab
bc
 
c
e
备注或小结:鸟类正常栖息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神山头
检测日期:2009年7月12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12分
结束时间:17时1分——17时46分
天气:多云
气温:24-340C
风向:西北
风力:2-3级
种类:6种
数量:358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41
98
12
7
92
108
行为
BD
AB
AB
E
E
E
栖息地类型
a
ab
bc
c
e
e
备注或小结:鸟类正常栖息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外排
检测日期:2009年7月15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1分
结束时间:17时0分——17时21分
天气:阴雨
气温:22-290C
风向:偏北
风力:1-2级
种类:4种
数量:83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8
42
14
19
0
0
行为
BD
AB
AB
E
 
 
栖息地类型
a
ab
bc
c
 
 
备注或小结:该测点鸟类与其他测点鸟类相比较少
监测点位置及小地名:外排
检测日期:2009年7月16日
开始时间:8时0分——8时4分
结束时间:17时0分——17时41分
天气:晴热
气温:26-360C
风向:西南
风力:1-2级
种类:3种
数量:58只
序号
1
2
3
4
5
6
种名
小
普通鸬鹚
白鹭
绿翅鸭
水雉
须浮鸥
数量
0
0
19
17
0
22
行为
 
 
AB
E
 
E
栖息地类型
 
 
bc
c
 
e
备注或小结:该测点鸟类较少
注:行为包括:A休息、B觅食、C走动、D游弋、E飞行
栖息地类型:a浅水、b泥地、c草地沼泽、d水中高(埂)地、e水草从、f圩口
 
1.3.2调研结果
团队实地考察、保护区各点工作人员的介绍、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反应等方面,显示升金湖周围环境已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鸟类生存状况不宜乐观,数量在减少中。当地居民爱鸟护鸟意识有待加强,鸟类习性等知识的普及也尤其重要。政府和社会的爱鸟护鸟宣传工作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在当地开展湿地保护、鸟类保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2009湿地使者行动”的系列活动将营造当地社会形成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更多人的加入保护鸟类的行列,一起为建设人境和谐的社会而努力。让我们携手保护身边的鸟类,共创和谐社会,使保护鸟类,保持环境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1.4思考与讨论
升金湖面临着全球变暖、气候反常和长江三峡建坝后长江水位下降、长江流域天然湿地全面退化的共性问题7,也面临着湿地生态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物种减少、迷魂阵捕鱼、乱捕偷猎水禽、人口增长对湿地资源的争夺及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尖锐矛盾,且形势严峻。据悉目前升金湖的保护措施有明确权属,统一管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综合治理,恢复湿地、科研监测,依法保护等。
保护升金湖,不仅要靠当地管理局以及各点保护站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唤起人民群众主动了解和认识升金湖湿地的浓厚兴趣,形成对湿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家园保护的责任感。“湿地保护”宣传活动,鸟类知识普及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山春,张善武等.安徽湿地现状与保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3):59—64.
[2]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纂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安徽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70—345.
[3] 何山春,朱文中等.安徽湿地资源与湿地分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03—106.
[4] 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4—17.
[5] 施葵初,何山春,胡小龙.安徽湿地与水禽保护初探:湿地与水禽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81—86.
[6] 马克·巴特等.长江中下游水鸟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2—25.
[7] 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43—97.
阅读 370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安徽师大09“饮水思源”团队于2009/11/11 23:09:18写道:
加油!
安徽师范大学07环境科学(1)班于2009/11/11 23:08:43写道:
加油!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