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对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媒体:九江统计信息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10/30 10:10:00
  “中部崛起战略”被写入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面对中部各省纷纷提出打造城市群,实施城市群带动战略的机遇和挑战,前不久,江西正式启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融入中部经济圈,实现江西科学崛起、快速崛起、和谐崛起。面对这一融入共进的发展良机,都昌县如何主动响应跟进,通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来壮大县域经济是当前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都昌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对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供各级领导参考。
  一、基本县情
 
  都昌依鄱阳湖而建,因鄱阳湖而兴,“五水三山分半田”是都昌的最真实写照,历来是特色鲜明的滨湖大县,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一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都昌位于鄱阳湖北岸,湖岸线长达185公里,占整个鄱阳湖湖岸线1800公里的1/10强,是鄱阳湖环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有“自江藩论之乃中流之砥柱,从外境望之为北门之锁钥”的称说。都昌距离湖心最近,处于环湖区中心位置,是水上联系环湖地区重要“节点”。鄱阳湖2.8公里最窄处、74公里最宽处、海拔-7.5米最深处都位于都昌境内。同时,都昌紧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鄱阳湖直达长江,上可接武汉城市圈,下可连皖江城市带,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阵地。杭瑞高速公路横穿境内,随着赣北高速公路网的形成,都昌为南昌、九江、景德镇之间“金三角”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水域面积的广阔性。都昌处于鄱阳湖的腹地,水面开阔,水域面积占鄱阳湖面积的比例最大。据统计,吴淞水位7—12米时,都昌水域31万亩,占鄱阳湖总面积75万亩的41%;吴淞水位16米时,都昌水域130万亩,占鄱阳湖总面积457万亩的28%;吴淞水位18米时,都昌水域185万亩,占整个鄱阳湖总面积538万亩的32%;吴淞水位18米时,九江水域面积297万亩,占整个鄱阳湖总面积的60%,都昌占九江水域面积的2/3。
 
  三是生态资源的多样性。水域面积的广阔性,决定了生态资源的多样性。都昌地形地貌呈明显的梯形结构,这在全省罕见,从湖水—岛屿—草洲、滩涂—丘陵、坡地—山地,尽显滨湖生物、种群资源的多样性。都昌被列入保护的湿地面积最大,沿湖草洲、滩涂湿地100余处,面积63万亩,占鄱阳湖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鄱阳湖区各县之首;岛屿最多,鄱阳湖岛屿41处,都昌湖区就有37座;珍禽物种最为丰富,在鄱阳湖区都昌有鸟类270余种,植物200余种,鱼类118种,国家林业局已批准都昌建立省级侯鸟保护区及5个侯鸟保护站,素有“白鹤世界”、“珍禽王国”之称。
 
  四是旅游资源的独特性。都昌汉高祖六年设县,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都昌人文历史资源极为丰富,传统的渔家风情、民俗文化沿袭至今;“沉枭阳、浮都昌”等历史故事,彭蠡开湖等神话传说,陶侃、江万里等人文典故相传千年;沿着185公里的湖岸线,枭阳古城址、鄱湖古战场、南山古寺庙、明清古村落等历史遗迹近百处,连缀成“百里古迹长廊”;瓷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候鸟文化等颇具特色和魅力,充分展示了都昌的鄱阳湖文化代表性,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昌自然景观众多,有江南最大的戈壁滩——多宝沙山,有被誉为“东方百慕大”之称的老爷庙水域,有“小台湾”之称的朱袍山、马鞍岛,古色与绿色交相辉映,历史与生态相得益彰。
 
  五是发展基础的滞后性。都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更是一个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发展基础最为薄弱的县。都昌人口78万人,24个乡镇有21个乡镇沿湖,湖区人口占72万人,湖区人口密度高居环湖各县之首,是鄱阳湖流域人口密度的2.4倍,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承载压力相当大。都昌的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落后地位,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列全省倒数第三;人均GDP只有不足全省的1/3,列全省倒数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除全省21个国定贫困县外,在全省列倒数第一。湖区贫困人口比例大,现有贫困人口16万人,其中纯收入683元以下的14万人,“易旱易涝、灾害频发”,加上血吸虫、肺结核两大地方病的困扰,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尤其突出。正因为此,都昌一直以来是省、市领导的一块心病,尽管没有列入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但被列为全省扶贫的重点,从2007年起又被国务院列入为享受西部政策延伸县。
 
  二、生态经济情况
 
  首先,渔业发展得天独厚。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水质最好的淡水湖,其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可达到Ⅲ级或优于Ⅲ级的标准。工业污染源少,开放的水文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排污净化能力,对发展渔业十分有利。1978年,国家农业部投资在都昌开挖精养鱼池200余公顷。1986年,又在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下,建设精养鱼池1100公顷。近年来,围绕鄱阳湖水资源优势,打响“中国淡水珍珠之乡”品牌,大力发展“一珠两虾三网”养殖,早已由一个传统的渔业捕捞大县成为现代的水产养殖强县,成为盛名于海内外的淡水渔仓,是全国水产先进大县之一。其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农产品量多质优,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生态绿色食品具有明显的优势,粮、棉、油、猪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或商标。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再次,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近两年来,积极包装、推介了一批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了鄱阳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良好势头。多宝沙山、龙山湾旅游、渔人码头等一批投资亿元项目纷纷落户都昌,还有香港创益集团、香港中锦集团投资环鄱阳湖旅游开发等一批意向性项目正在积极对接。最后,大力开发鄱阳湖风力资源。矶山湖风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底将建成投产;老爷庙风电项目也已同中电投集团达成框架性协议。
 
  近年来,都昌县大力实施“招商兴工,富民强县”的主战略,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资、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全县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到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0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650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5852万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501万元,增长10.9%。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9.8:32.7:37.5演变为29.5:35.5:35.0,人均生产总值3520元,比上年增加309元。工业经济实现双赢。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4226万元,同比增长2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167万元,增长28.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7年全县全部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2735万元,同比增长5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0434万元,同比增长47.6%,实现利税11082万元,增长181.9%,实现利润3706.4万元,增长4倍。工业产品销售态势良好。2007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9070万元,增长72.5%。产品销售态势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1%,是历来最好的一年。农业生产形势喜人。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299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3%。畜牧业生产增长明显。全年全县生猪饲养量33.9万头,增长12.6%,生猪出栏20万头,增长37.9%;肉类总产量14400吨,增长37.2%。水产业增势强劲。2007年全县水产品产量67013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养殖产量50467吨,增长2.2%,捕捞产量16546吨,增长6.1%。特色产业做大做优,特种水产品产量20020吨,增长3.3%。网箱养殖总产量3647吨,总面积132000平方米,单产27.63公斤/平方米。消费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816万元。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与鄱阳湖周边县相比,认知度不高,优势不够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处于劣势。二是中心城市少,影响力小,辐射带动作用小。三是产业层次低,缺乏大企业支撑,缺少名牌优势新产品群。
 
  三、对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以湖为纽带的经济区,是第一个生态型经济区,它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沿湖各县实现快速崛起的一次重要机遇,作为滨湖大县且经济欠发达的都昌,如何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都昌县的县域经济有一次质的飞跃,我们认为应该结合都昌县“环境资源好,经济总量小,人口众多,发展落后”的实际,顺应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潮流,创新发展思路,在经济布局上,应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目标取向,创造县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在发展途径上,以市场主导为主,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和创造市场环境来提高县域经济的聚合能力;在发展主体上,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以个体私营为主,个体私营经济以加工业为主”的总体思路,释放县域经济的发展潜能;在发展动力上,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人才为根本的智力保证机制,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层次;在政府职能上,由行政管理为主向调控引导为主转变,增强县域经济的组织效能。要通过“六个构建”来实现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无缝对接。
 
  一是构建环鄱阳湖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充分利用都昌县城附近的黄金山水位深、湖面阔,具备建设鄱阳湖深水港口、货运物流码头的优越条件,把都昌打造成北通长江、南至南昌、东至鄱阳的鄱阳湖水运中心;紧紧抓住建设环湖高等级公路的机遇,提高沿湖21个乡镇公路等级,打通连接昌九、九景高速公路通道,将现有的交通格局由“V”字形变成“A”字形,使昌九景,尤其是昌景联系更加紧密,使都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三角”交通枢纽中心。
 
  二是构建鄱阳湖新兴生态旅游热地。充分利用国际重要的生态湿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资源丰富优势,利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文典故等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将“遍地珠玉”般的生态资源、“散金碎玉”般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大造湿地、候鸟、沙山声势,大做农业观光、渔家风情文章,大展彭蠡开湖、枭阳古风神韵,全力打响“鄱湖水韵、魅力都昌”的原生态旅游新品牌,使都昌成为环湖地区新兴的生态旅游热地。
 
  三是构建赣北滨湖山水次中心城市。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都昌县城依山傍水、湖光山色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启动东湖南山一体城建设,建设好东湖南山湖滨公园、2799矶山湖滨公园、新妙湖滨公园等大型湖滨公园,努力塑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湖相融”的生态景观;充分利用都昌县城背倚青山、面向鄱湖、座北朝南、阳光充足的区位优势,启动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努力建设好最适宜人居住的赣北滨湖山水次中心城市。
 
  四是构建鄱湖地区新型能源产业县。建设鄱阳湖地区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都昌优势十分明显。就目前来看,都昌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全省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即将建成发电;投资规模更大的老爷庙风力发电项目也将开工建设;生物柴油、时代晶硅等项目在正在紧张的筹建之中。未来五年,再引进几家有超强实力的能源产业企业,形成能源产业集群。
 
  五是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板块。充分利用都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形成集约型、规模型机电产业集群,建成环鄱阳湖地区机电产业开发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珍珠加工等特色产业板块。
 
  六是构建赣北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都昌作为滨湖农业大县,农业一直以来就是传统优势产业,是优质粮棉油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坚实基础;都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之地。充分利用鄱阳湖水面资源,大力发展“一珠两虾三网”,建成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早熟梨、大白桃等新兴果业,建成绿色果业基地;充分利用独特的沙山资源,种植蔓荆子、车前子等中药材,建成名贵药材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传统种植资源,扩大面积,提高品质,建成赣北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都昌县统计局)
阅读 150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