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心灵·社会
——读《丢勒和他的时代》
王世军
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人越是远离自然,便越是接近疾病。也许正是由于这份科学的暗示,使得我们的心灵经常游走于自然与社会之间,甚至想寻求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画家可能是我们之中最热衷于追求平衡的最好代表。
当我们把目光回溯到德国十五六世纪的时候,我们会如发现一座巨大山峰一样发现一位伟大画家,他就是深富思想与情感的丢勒。通过木刻画、版画、油彩画等多种形式,丢勒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在自然与社会之间苦闷、彷徨、乐观、自信与充满希望的各种精神状态。
丢勒著名的木刻画《四骑士》,即便是在今天仍然引发人们的深思,试问:人类哪一天真的远离了死亡、饥饿、瘟疫和战争?当我们确确实实面对SASR、禽流感、猪流感、海啸、地震的时候;当我们遥听巴以争端、卢旺达种族大屠杀、非洲成群成群的人们深处饥饿之中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问:这是自然的错,还是社会的错?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面对的障碍,还是人类在不知不觉之中为自己设下的“精美”陷阱?天灾与人祸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
丢勒的版画《忧郁》、《书斋中的圣哲罗姆》是不是人类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在叩问自己的心灵?《天使的战斗》、《拿着无底深渊钥匙的天使》、《骑士、死神与魔鬼》,难道不是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卑微身影吗?即便是那些宗教画同样反映了人类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种种纠葛、无奈与抗争,比如《圣母与猴子》、《亚当与夏娃》、《海怪》、《最后的晚餐》、《圣母的一生》、《耶稣最后的日子》、《在地狱边缘的耶稣》、《四使徒》,其实这些画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公认的宗教情怀,更是人类面对种种不幸时的百味杂陈的内心情感与思想。
如果说丢勒在身处社会中的种种无奈之时,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也许那一幅幅近乎莫奈的风景画可以体现他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比如《河流风景》、《纽伦堡的小圣约翰的教堂》、《水畔的城堡》、《特兰托》、《池塘边的小屋》、《大块草地》。也正是通过这些风景画,让我在读“丢勒”的时候,思绪有了进一步的延伸。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中国人的山水情结可以说是越千年而不衰。从一幅幅山水画大师们的画作之中,我们清晰可辨中国人把人生、理想、世界观寄情于山水的内心世界。是的,我们很难发现中国画家以画的形式反映人类与社会抗争的有力画作,像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真的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赵佶的牡丹、唐寅的虎、郑板桥的竹、李可染的山、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等等,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含蓄吧。
说起哲学,人们往往会说,西方哲学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中国哲学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当然这只是个大致的分别,并不能说明中西哲学区别的全部。
因为我们从绘画艺术之中却看到了相反的一面。西人画人画社会更多,而我们画山水、画花鸟鱼虫却更多些。
丢勒关注人,这不光是因为“文艺复兴人本思想”的影响,也是他内心一直关注的重点,而且他关注人不分等级,在他的笔下,有皇帝,如《马克西米利安皇帝》;有思想家,如《鹿特丹的伊拉思谟》,有士兵,有农民。当我们看到《交谈中的三个农民》、《农夫和他的妻子》、《跳舞的农民》、《吹风笛的农民》、《集市上的农民夫妇》这一幅幅有关农民的画作时,我们甚至可以说丢勒是一位关注民生的绘画大师。
越过丢勒,我们后来就可以看到大卫的《穿越阿尔卑斯山》,体会当年拿破仑的军事风采;可以看到列宾的《伏尔加河畔的纤夫》,体会被压迫、受剥削的人们的悲惨命运。这也让我想起了中国画家画的那幅著名的《父亲》。其中有一个细节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为了体现中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关人士特别建议画家给“父亲”在耳朵上别上了一管油笔。如果不加这一支油笔,也许我们会等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看到这幅伟大的《父亲》。那个时代,以至更早的中国人都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掩埋在如山如水的画作之中了,没有直面社会的鲜明的爱恨情仇。
丢勒让我们追忆往昔的时代,也让我们在寻找在确定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之间最合适的位置。也许老庄哲学正是中国山水画兴盛的思想之源吧。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成了今天的中国人的广泛共识。频发的自然灾害让我们日益明白,不善待自然,我们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同样,我们也要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不和谐,就会酿出人祸,而人祸有时甚于天灾。回思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段艰苦的岁月,正如一位人民的政治家所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尽管时过境迁了,但是这句话却依然响亮,虽然这不是能通过几幅画可以深刻理解的,但是绘画艺术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自然与社会的独特视角。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