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鄱阳湖水利枢纽有望年内开建“解渴”

媒体:新闻晚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5/20 7:56:08

  特派见习记者 王煜 江西报道

  晚报讯 今年以来,受降雨异常偏少影响,江西省尤其是北部地区出现严重的冬春连旱。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昨天发布消息,全省已栽早稻受旱面积达533万亩,23.5万人饮水困难。

  5月以来,南昌、九江等5地的降水量均较常年偏少70%以上,其中南昌平均降雨量20毫米,仅为多年均值的15%。降雨偏少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严重偏低。

  严重的干旱使得设计理念已更新为“枯水调控”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再次进入人们的焦点视野。

  由于鄱阳湖常年“枯水一线,洪水一片”,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江西省很早就设想在湖上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调控。 1986年,江西省17个厅局、39个科研单位组织了大型鄱阳湖科学考察,重点论证“湖控工程”方案,提出了《人工控制鄱阳湖研究综合报告》。 2002年,在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江西代表团40位代表递交了江西省“一号议案”,呼吁在鄱阳湖上兴建水利工程,“调枯控洪”。但此举遭到了水利部、外省市政府和学界专家、国际生态组织及舆论的联合质疑,质疑者主要的观点是该工程将严重影响湖区及长江的生态。

  2008年初,江西省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决策,省水利厅随即将鄱阳湖水利枢纽的设计理念由此前的“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一字之变,表明该工程将采取“调枯不调洪”的运行方式,主要目的从防洪改为水资源的配置保护与开发利用。计划在鄱阳湖的最窄处,即屏峰山与对岸的长岭山之间约2.8千米宽的湖面修建该工程,上距星子县城约12公里,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公里。每年的主汛期闸门将全部敞开,江湖连通。而原规划是准备在鄱阳湖口建闸蓄水,抵御长江洪水倒灌,将鄱阳湖与长江完全隔断。

  设计理念发生重大改变后,工程逐渐获得了各界的认可。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指出重点研究、适时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2010年1月6日,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在南昌揭牌,为正厅级机构,专门推进该工程建设。 2011年1月6日,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研究课题”成果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目前,工程各项前期论证工作基本完成,有望在今年内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该工程总投资达96亿元,加上配套工程,总投资超100亿元。

  据悉,鄱阳湖水利枢纽建成后,将保证鄱阳湖枯水期维持一定的水位及水体容积;解决环湖地区饮水困难的星子、都昌、鄱阳、永修等县级城市及沿湖乡镇的饮水安全问题;可增加湖区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扩种双季稻50万亩;提供灌溉水源,增产粮食15亿公斤以上。

阅读 37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