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求解城市内涝,世博园里有方案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西溪湿地
2010/5/20 9:38:28

  □羊城晚报记者 孙毅蕾

  上海世博园里,汇集了关于“水”的各种新鲜命题。

  广州等南方城市连日强暴雨引起的内涝,让城市水治理的问题又重回人们视线。羊城晚报记者在上海世博会采访发现,内涝困扰着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在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里,荷兰鹿特丹、捷克布拉格、杭州等展馆里,都集中着各地治内涝水患的智慧。

  与治水相对,“水的净化处理”,则是未来城市生活中关于水的另一个主要命题。在上海世博会各国水处理高科技的比拼中,“低碳”水处理,成为最新的科学时尚。

  ■对抗自然治理城市内涝

  鹿特丹馆:水广场构成蓄水大网

  在荷兰史料里,起码记载着40次以上的“水祸”。1953年2月的一次飓风,甚至让这个美丽的国家遭受了著名灾难片《水啸雾都》那样的灭顶之灾:飓风导致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三角洲海潮倒灌,1835人丧生。

  经历过这次灾难,1953年,荷兰成立了专门防洪治水的水务委员会,经过多年的专家讨论和验证,陆续提出水广场、浮动住宅等富有创意的方案,积累了丰富的应对洪涝经验。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鹿特丹案例馆里,“水广场”是最大亮点,这是荷兰治水的经典之作。走进“水广场”,突然雷声大作,雨水经过屋顶后像水帘一样倾泻而下。这些人工“暴雨”,是模拟鹿特丹风云万变的多雨天气。暴雨流到地上的沟槽里,然后集中到室内下水道。

  事实上,在鹿特丹,这些沟槽还要放大很多倍,足以当作城市下沉广场。展馆负责人、鹿特丹商务代表处总裁顾润介绍,这些下沉广场,平时是市民休闲之处。广场本身有比较浅的沟槽作为排水沟,下小雨时,这些沟槽会形成天然的水景。下大雨时,整个广场充满了水,形成一个大蓄水池,但水不会漫到城市街道上,大蓄水池本身会成为城市水景和水上游乐场。

  布拉格馆:可拆卸铝板筑移动堤坝

  2002年8月,布拉格市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损失惨重。布拉格馆馆长扎瓦扎诺娃·海伦娜介绍,布拉格从那次灾难后开始,在全城使用移动抗洪堤坝。

  记者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布拉格案例馆看到,布拉格极具历史感的教堂和建筑之中,一面银色的铝制墙特别扎眼。“这就是可移动的防洪堤坝。由一块一块的铝板连接而成,底座是非常重和坚固的钢底。铝板非常轻巧,每一块铝板都可以拆卸,它们之间有橡胶条连接,安装下去后可以保证一滴水都不会泄漏。”海伦娜馆长介绍,堤坝的高度还可以随时根据水位情况进行调节。移动型堤坝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拆除、随时安装,更主要是不会破坏城市原本的风貌。

  据透露,移动防洪堤坝的技术和成本并不高。专家认为,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在城区车库等低洼区域,构筑起小型堤坝防水区。

  杭州馆:五水共导治水

  2007年10月,一场暴雨使杭州遭受40年一遇的罕见内涝,21万人受灾。这场内涝,敦促杭州开始了“五水共导”治水工程。

  记者在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杭州案例馆看到,一个复杂的模型向游客展示“五水共导”的原理。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河道有机更新、钱塘江水系生态保护五大系统工程,开展水源保护、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引配水、生物防治等,保护城市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

  ■挑战科技钻研水净化

  新加坡馆:新生水占全国饮用水量1%

  作为几乎没有淡水来源的海岛国家,新加坡带来了科学高效运用水资源的独特经验。在新加坡馆里,可以看到他们最著名的“新生水计划”。这是一个通过对工业或生活废水的有效回收和新生水系统处理,通过净化加工使之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标准,相当于不断产生洁净新水,从而有效解决用水问题的计划。

  新生水,就是采用过滤、反向渗透法和紫外线辐射消毒等3个再循环步骤来净化废水,使之清洁并可供人饮用的水。2002年,新加坡宣布新生水技术研发取得成功;并于次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约占全国饮用水量1%的新生水被注入蓄水池,和天然水混合后输往自来水厂,经进一步处理后成为饮用水。

  到2020年,新生水产量增加到每天7500万加仑,能够应付新加坡本地40%的用水需求。

  瑞士三城案例馆:日内瓦湖水可直饮

  瑞士三大名城巴塞尔、日内瓦和苏黎世的联合展馆,探讨着改善水质和城市生活的命题。

  这座展馆的主体是一个大约240平方米的水池,参观者只要用脚踩踏水池边的踏板,一股水流便瞬时从池中跃起,形成一道美丽的曲线。水池上方有一个360度银幕,用特殊的水幕电影构造,展示瑞士三城的景观。

  瑞士城市联合馆馆长赵杨巧贤介绍,湖泊是巴塞尔、日内瓦、苏黎世三座城市的共同元素。上世纪70年代,日内瓦湖受到工业、农业和家庭废水的严重污染,湖中的鱼类濒临灭绝。经过治理,现在的日内瓦湖湖水清澈见底并可直接饮用。

  据介绍,如今在瑞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和处理才能被排放,人均拥有污水处理厂的密度很大。“像我居住的地方仅有5000人,就拥有两座小型污水处理厂。”赵杨巧贤说。

阅读 15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