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长江鱼种告急?报告称江阴段物种灭绝不断加快

媒体:江南晚报  作者:宋超
专业号:重庆湿地
2013/10/22 15:42:43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长渔办)近日发布了《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警示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苗出生量急剧下降,目前不足1亿尾。上游如此,下游是否也情况不妙?记者通过对江阴市渔政管理站、靖江市渔政管理站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的采访得知,长江江阴段乃至江苏段,包括鱼类在内的物种灭绝速度在不断加快,鱼贩子甚至哀叹职业生涯快到尽头。

现状

长江江苏段包括江阴段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

事实上,早在2001年长江江苏段就开始鱼类资源调查,历时7年,报告在2008年发布:长江江苏段的鱼类由162种下降到109种。而到了今年8月15日,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心情沉重,表示长江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长江江阴段目前鱼类资源情况如何?记者找到了从时效上来说最近的一份监测报告———2008年至2010年,江阴市渔政管理站的查晓宗和方建清,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张彤晴、靖江市渔政管理站的顾树信,这4人联合对长江江阴段生物状况进行了连续3年监测。结果显示,在长江江阴段共监测到渔获物40种,其中鱼类36种,甲壳类4种;由于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因素的作用,这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原本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日趋弱化。

值得一提的是,鱼类喜欢的底栖动物下降速度尤其厉害,生物多样性级别由“一般”降级为“贫乏”。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江下游人类活动较多,涨落潮明显,且江底已是沙底较多,不适合底栖动物生存。

例证

长江鲥鱼消失至少30年河豚鱼已多为人工养殖

据介绍,长江鲥鱼无疑是长江下游最具代表性的已灭绝鱼类。长江鲥鱼是洄游鱼类,历史上长江江阴段是鲥鱼盛产区,而在整个长江江苏段人尽皆知长江鲥鱼、长江刀鱼、长江河豚鱼并列长江“三鲜”。有资料显示,1968年至1977年的10年间,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为49.2万公斤。从1984年开始,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86年仅为1.2万公斤。此后的记载基本因鲥鱼绝迹而缺失。

然而,祖上从靖江迁移到江阴利港江边定居的村民告诉记者,小时候在江边鲥鱼多得卖不掉,而现在至少30年没有见到渔民从长江里捕捉到鲥鱼了。记者采访了一艘在江阴靠岸常州渔船的渔民,他和家人也证实,长江鲥鱼绝迹了数十年。璜土附近的小湖水产批发市场的小贩告诉记者,长江中下游的鲥鱼早已遭遇“灭顶”之灾,现在出现的鲥鱼要么来自海上,要么是人工培育的美国鲥鱼,都不是正宗长江鲥鱼。即便是相对能更多见到的河豚鱼,也大都出自养殖户之手。

危机

3个月捞不到500斤刀鱼

鱼贩叹职业生涯快结束

“长江正在‘死’去,确切地说是长江的鱼类正在死去———如果长江里没有了鱼,长江也就可能真的要死了。”定居江阴利港的陆道平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长江鱼的中介商,说白了就是鱼贩子。26年来每年开春起他就每天与南京、镇江、常州、江阴乃至安徽的20多条江中渔船保持密切联系,收购刚从江中捕捞获得的刀鱼、鲥鱼、河豚,但以贩鱼发家的他现在感觉走到头了,就以刀鱼为例,20多年前,一网下去大大小小的刀鱼多得数不清,而今年20多条船花费了几个月总共捞不到500斤,“有一天长江将有可能变成一条无鱼之江,活水变死水。”

安徽渔民老蒋17岁就闯荡江面捕捞刀鱼,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便渔网网长只有3.4米,尚不及现在流刺网网长的十分之一,但一网下去总能捕到1000多斤,3个月的捕捞季里能捕到大约1.1万斤。刀鱼个头也大,价格约0.33元/斤,而现在呢?动辄成百上千的“天价”,还不一定能买到。

剖析

长江滩涂开发几已失控水系恢复才是治本之策

同样对长江生态忧心不已的人在江阴也有一个,他叫郑金良,2002年起,他每年都把自己培育的优质“四大家鱼”及鲤鱼、鲫鱼、鳊鱼苗无偿放流长江,还带动了其他企业和个人也参与鱼苗无偿放流,被誉为中国长江放流第一人。

郑金良说,幼年时长江边上3公里左右宽阔的江滩草地芦苇荡随处可见,这里是不少鱼类产卵繁衍生息的地方,但现在码头延伸到长江中,江边大造工厂,长江江阴段只有石庄段尚有一小段的芦苇荡没有被挪用。“连个喘息的机会也不给,无休止地开发利用长江包括有净化水质功能的长江滩涂,势必造成长江鱼类灭绝。”

而在渔民、渔贩们眼中,捕鱼的人太多、使用电击和网眼很小的“绝户网”等是渔民方面的因素,但大坝、码头、水泥江堤的建造,密集的运输船流,有毒污水往长江的排放……这些无节制的行为同时发动,正在一天一天地摧毁长江。查晓宗告诉记者,长江中下游在历史上原是干流、支流、浅水湖相互连通的水系系统,为包括4大家鱼在内的许多经济鱼类准备了良好的繁衍条件,幼鱼进入湖中育肥,再回到江中繁殖,通过“江-湖洄游”完成生活史。但日益增多的长江水利工程建筑和日趋严重的江湖闸坝阻隔作用,将这一古老的复合生态系统逐渐片断化,从而直接威胁长江特有经济鱼类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记者宋超)

阅读 84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