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40余吨违禁螺蛳放归鄱阳湖
媒体:都昌在线—浔阳晚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4/10 7:50:29
禁渔期捕捞、收购、销售野生河鱼将受严处 鄱阳湖是天然的淡水鱼养殖场,为了使水产资源和生态不受影响,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鄱阳湖鱼类的生存环境,并把每年的3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禁渔期。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在鄱阳湖水域打捞螺蛳等水产品,不仅影响鱼类产卵,对湖水净化也带来影响。近日,鄱阳湖渔政局都昌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水上抓、岸上堵”的方式,成功追回违禁螺蛳40余吨,并放回鄱阳湖。对此,渔政部门表示: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凡是在禁渔期发现有捕捞、收购、销售野生河鱼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都将严肃查处。
禁渔期 大多渔民会主动监管
据了解,螺蛳是鄱阳湖中主要的生物链,不仅是鱼的饲料,更重要的是能降解水污染,捕捞量超过繁殖量会致使湖中的生态失衡。然而,每年进入禁渔期后,都或多或少有不法分子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在鄱阳湖打捞螺蛳,其中主要以余干、鄱阳的渔民为主,也有少数本地渔民参与,使得原本平静的鱼类产卵繁殖场所被搅乱,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一名当地渔民气愤地说:“禁渔期捞螺蛳,就是断生物链,就是竭泽而渔,是不可取的,一些人见钱眼开,与鄱阳、余干的人合伙,负责收购他们的螺蛳,这等于给那些人开了方便之门。应该坚决予以查处。”该渔民表示,他们都希望这些违禁捕捞的人员能够被查处。
进入3月后,当地渔民又发现了非法打捞螺蛳的船只,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鄱阳湖渔政局都昌分局举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及时查处。接到举报后,都昌县春季禁渔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渔政局、水上公安局、工商局、水利局以及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开展摸排、清查工作。
矶山码头惊现40余吨螺蛳
为了确保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一方面派出执法人员不定时地在鄱阳湖水域进行巡逻,另一方面在各大码头、餐馆进行清查。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31日18时许,工作人员在矶山码头发现了40余吨被蛇皮袋装好的螺蛳。 “当时码头上没有人,业主找不到,我们就安排了工作人员在附近蹲守。”鄱阳湖渔政局都昌分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抓住违禁打捞者,蹲守的工作人员通宵没合眼,一直到4月1日9时许,打捞螺蛳的人还没有现身。考虑到螺蛳长期被装在蛇皮袋内,怕放置时间太久影响螺蛳的存活,工作人员便将蛇皮袋全部打开,将螺蛳放归鄱阳湖。
多管齐下确保鄱阳湖生态稳定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有效打击违禁捕捞现象,该局每年都会采取系列措施对鄱阳湖都昌水域进行监管,今年,他们同样采取了3项举措,保证鄱阳湖都昌水域的生态环境。“我们采取先教育的政策,从年初开始,便开始到沿线渔民家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散发各类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宣传单。”他表示,在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治为重”的管理办法,他们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鄱阳湖都昌水域的监管,并将形成长效机制,确保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稳定。同时,推行“转为本”的思路,
倡导广大渔民转产、转业,从源头上减少违禁捕捞现象的发生。并鼓励沿湖村民检举,形成全民保护鄱阳湖生态的氛围,让违禁捕捞者无处遁形。(实习生 肖蕊 记者 樊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