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洣水科普大讲堂 | 第177期 人文衡东——星光灿烂 毛主席与彭友胜的故事

媒体:原创  作者:洣水湿地
专业号:洣水湿地
2020/10/13 11:25:18

衡东县三樟乡金湖村栗子港在过去毫无疑问是个偏僻之地,且易旱易涝。别看这地方不出奇,却有一位传奇人物长眠于此。其实他很平凡,普通农民一个,但是因为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1893-1976)一同当过兵、扛过枪,而且当时还是毛泽东的上司,这就足以成为当地永远的传奇。

这个人就是彭友胜(1884—1969),二十三岁时参加了湖南新军。由于忠厚老实,吃苦耐劳,他很快被提拔为副目(副班长)。辛亥革命时,彭友胜参加革命战争,为夺取长沙立下了战功。

1911年11月底,不满十八周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新军从戎。负责接待的彭友胜对毛泽东很热情,友善地拉着毛泽东的手说:“走,进营房看看。正好我的上铺空着,以后你睡上铺,我睡下铺。”当时谁也没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份伢子会成为一代伟人。实话说,起初,彭友胜以为毛泽东当兵主要是混口饭吃。可很快,彭友胜对毛泽东就刮目相看了。毛泽东文化高,读报纸,帮战友读家信写家书,都是有求必应。彭友胜非常佩服毛泽东,所以他不以年长自居,反而遇事与毛泽东商量。毛泽东也视彭友胜为兄长,处处尊重和支持他。

日子过得很充实,不知不觉中,毛泽东在彭友胜手下当了将近半年的列兵。1912年3月的一个晚上,毛泽东把彭友胜拉到一旁,说了一阵悄悄话,最后毅然说:“副目,我想离开新军,继续回校读书。”

“润芝,我晓得你胸怀大志,不能长久埋没在这里。你就远走高飞吧,我不会为难你……”彭友胜两眼噙你着泪水,与战友依依话别。

第二天,大家凑钱办了酒菜,其中有一碗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为毛泽东饯行。毛泽东与他们一一碰杯答谢。彭友胜把平时舍不得花的两块银洋塞进毛泽东手里,千叮咛万嘱咐:“多多珍重。”

告别了军营,毛泽东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大舞台上,演绎着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角色,而没有多少文化的彭友胜继续留下来当副目。

他们再次相逢是在十多年后。北伐战争时期,彭友胜所在的部队到了广州,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他当上了少尉排长。

彭友胜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毛君润芝来穗讲学”的消息后很是兴奋,特地赶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很惊喜,连忙起身迎接,四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畅谈了很久。毛泽东还恳切地说:“我们一块干,今后再也不分开了。”

彭友胜沉思片刻,实话实说:“我是个大老粗……留在你身边帮不了什么忙,不如继续当兵扛枪好。”

彭友胜告别毛泽东后,不久便参加北伐,投身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又一次立了大功,并被提拔为副连长。在内战中,彭友胜心灰意冷,偷偷地离开了军营,千里迢迢逃回老家衡东县,在吴集粮行当了多年仓库保管员后,于1940年左右回乡务农。

新中国成立,长期以来几乎与世隔绝的彭友胜,得知毛泽东当了国家领导人的消息后,显得比其他人更加高兴,更加激动,更加自豪。六十多岁的彭友胜逢人必告:“我和毛主席共过事,那一年,他在我手下当过列兵呢。

1951年3月14日,彭友胜请人写了一封投石问路的信,由他本人投进了邮电所邮箱里。尽管彭友胜相信毛泽东一定还记得他,一定会给他回信的,但是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他焦急地等待着。

大约是清明节后第三天,彭友胜接到了毛泽东的回信,这位六十七岁的老农喜极而泣,连拿信的双手也是颤抖不已。

图片1图片2

▲毛泽东给彭友胜的信

友胜先生:

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相助之处。不一定能有结果,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以去试一试。同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一点向他作报告,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

此复,顺致

敬意

                                                                 毛泽东

                                                               三月三十一日

毛泽东的复信飞进寻常百姓家,彭友胜全家乃至当地群众像过节一样,个个无比兴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这是毛主席白纸黑字写的。瞧,彭友胜还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的“领导“呢。

彭友胜按照毛主席信中指点,直奔省会长沙。没有得到工作安排,彭友胜能理解,因为他年事已高。他返回家乡后继续务农,但享受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从1951年6月起,省委统战部开始按月寄来三十元生活费,一直到 1967年5月。

彭友胜对毛泽东那份感激之情无法言表,总想给毛泽东“回礼”,可又不知送什么为好。他与老伴及女儿商议:毛主席待我们这样好,他有喝茶的嗜好,我们不如就地取材,每年精制点上等茶叶送给他,表达我们的心意。

于是,每年彭友胜用新白竹布将自制的优质谷雨前茶包好缝牢,用挂号邮往北京。这一送就是十八年,从未间断。

1960年,著名作家叶蔚林到衡山一带采风,听到彭友胜精制茶叶献给毛泽东的故事,顿时来了激情和灵感,赶写了一首《挑担茶茶叶上北京》的歌词:

桑木扁担轻又轻呃,

我挑担茶叶出山村,

船家问我是哪来的客,

我湘江边上种茶人。

毛主席听了这歌特别高兴。很快,这首歌在神州大地传遍了,至今还在这片天空回响。

1969年11月23日,八十五岁的彭友胜不慎落水身亡,再也不能为毛泽东制茶、寄茶了。他虽然告别了人间,却留下了一个传奇故事。

阅读 1213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