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翠兰
7月18日,鄱阳籍的三位中国书协会员黄四德、张鉴瑞、曹院生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赣风鄱韵”书法作品联展。展览吸引了大批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从这些书法作品中,我看到了江西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年愈80的吴国华老人坐着轮椅在展厅流连忘返。“文雅、含蓄、细腻,展现了江西的现代书风。”著名书法家曾印泉对着作品细细品味。
确实,作为近20年来江西书法家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学术性展览,从内容到形式无不以展示悠久的赣鄱文化为主题。展览汇集了三位书家近年来创作的60余件作品,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赣鄱文化艺术有关。一进入展厅,黄四德自撰的巨型《鄱阳赋》篆书十二条屏赫然在目,向人们介绍鄱阳的“饶河古韵、源远流长”。展厅中间,则陈列着张鉴瑞的行草作品《滕王阁序》,而曹院生书写了历代文化名人所写关于鄱阳湖的诗词。更重要的是,整个书展展示了江西书法艺术水平和现代理念。书法是要深入到传统文化内核中去的,但这种深植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何让处于21世纪的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得愉悦,从而更好地接受呢?几位书者都作了形式上的创新。篆书历来都是写小字,而黄四德此次创作了几幅大字篆书,将传统文化的美放大,给人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记者看到,在《湖水观澜》、《边城环月》等大字篆书作品前,有不少观展的年轻人驻足细品,更有几拨老外在这些作品前拍照留念。而张鉴瑞则创造并发扬了“不可以读,但可以弹奏的书法作品”,用独特的古琴记谱法——减字谱作为书法的表现形式。这种琴谱书法似字又不似字,完全摒弃了形的概念,而突出线条的神韵,让读者关注书法线条本身的魅力。他的减字谱书法《玄默两忘》、《离骚之探》着实吸引了不少古琴和书法爱好者观看交流。 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邱振中教授认为,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几位作者深入传统的决心,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书法本质的理解,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才能以及对书法在深处的某种把握。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完全可以期待他们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他还说,今天的书法创作,不再仅仅是作者修养、气质的表现,同时还是当代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三位作者的任务,也是整个书法界必须思考的问题,是所有关心书法的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据悉,该展至7月26日结束,这也是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而展开的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它为展示赣鄱文化艺术和地域书风,向国内外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本文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