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江苏大丰麋鹿种群恢复”通过国际性评估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袁芳
专业号:袁芳
2010/12/22 16:16:10

2010年12月8日大丰麋鹿种群恢复国际性评估会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召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管理司副司长严旬,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臧春林,盐城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周福莲、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严宏生等领导出席并讲话。

出席评估会的中外专家有:英博士、教授凯塞琳·钮霍斯女士,澳大利亚教授伊恩·戈登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蒋志刚先生,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建辉先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道德先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旺先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士生导师李忠秋先生。

大丰麋鹿评估组中外专家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5年来实施的麋鹿种群恢复工程开展评估。专家组审阅了有关技术材料,踏查了现场,并听取了保护区管理处汇报,评估组中外专家达成三点共识:

一、创造了成功范例。1986年该保护区成功地从英国引进39头麋鹿,至2010年,种群数量达1618头。其中,野生种群156头,种群净增40倍,约占目前世界种群总数的40.7%,已成为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和麋鹿基因库。麋鹿已逐步适应原生地生态环境及光周期,在生理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良性变化,其野生行为表达丰富多样,风土再驯化功效显著。该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和恢复了麋鹿这一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成为国内外重引进、拯救濒危动物的成功范例。

、扩大了麋鹿种群。该保护区克服人力、物力及财力的不足,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多项奖励,多项技术得到应用和示范推广。保护区采取的栖息地生境改造、麋鹿疫源疫病防治及冬季人工补饲等技术措施,使麋鹿健康繁衍、种群扩大。

、增强了公众保护意识。该保护区在开展麋鹿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麋鹿文化内涵,发展麋鹿生态旅游,广泛开展科普宣教,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意识,已取得显著成效。

评估组中外专家还对保护区未来发展,就半散养和野生麋鹿种群管理、麋鹿遗传多样性保护、麋鹿种群迁地保护、科研水平提升、合理开发麋鹿副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大丰麋鹿种群恢复”通过国际性评估是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大事,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麋鹿保护区今后开展科研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升级为国家战略,坚守“生态高地”,构筑安全屏障,制定麋鹿及其栖息地——南黄海湿地保护政策,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阅读 62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