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中德“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媒体:原创  作者:黑龙江湿地
专业号:黑龙江湿地
2014/3/6 8:48:52

 

 

 

    2014年2月24至25日,中德“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以下简称中德湿地项目)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湿地项目办主办,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承办,来自浙江、山东及我省项目点及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同时还邀请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基层乡镇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袁继明副主任参加会议,总结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各项目省及实施单位要继续高度重视中德湿地项目工作,今年是项目的最后一年,要善始善终做好计划和收尾工作;二是在项目结束后,要认真总结项目进展过程中的经验,有条件的要向各自所在区域其他符合条件的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进行项目推广;三是针对项目结束以后各有关单位如何能够保证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发展并发挥效应,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各省厅湿地中心(湿地办、管理站)和项目点都要重视起来,充分利用好各自层面的可支配资源,针对项目实施区域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重点关注,集中资源优势,争取打造出几个成熟的湿地建设区域典范和品牌。

    本次会议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湿地项目主任栾慎强主持,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仁春代表省林业厅致辞,副主任康铁东对黑龙江挠力河流域湿地保护网络联席会的成立及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黑龙江省三环泡和东升保护区、山东及浙江相关项目实施单位分别针对各自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交流,内容包括保护区管理计划编制、湿地分类管理、国际重要湿地申报和湿地环境教育等项目工作。GIZ项目办刘维专员对2013年中德湿地项目进展进行了总结,德国专家白岩先生代表项目办介绍了2014年项目的工作计划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讨论。会议期间,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代表还以三环泡自然保护区为例,对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及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来自各相关单位及基层代表踊跃发言,针对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自2010年中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制定并试点可持续湿地生物多样性管理模式,加强能力建设等措施提高了黑龙江省及项目点的保护管理水平,建立了“挠力河流域湿地保护网络联席会”的合作机制,促进了经验和信息沟通交流,中德湿地项目成效显著。本次项目年度会议的召开,总结了经验并制定了项目计划,进一步为完善中德湿地项目的收尾工作做好了准备,促进了项目点湿地保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其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与湿地保护领域的专家和同仁们提供更加广泛的经验交流和借鉴的平台,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阅读 50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