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丽江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历程

媒体:丽江林草  作者:内详
专业号:拉市海保护区管护局
2024/5/23 12:19:03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给大家分享丽江纳西族文化学者杨树高老师描写丽江生物多样性发展历程的文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中来。

文/ 杨树高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世界保护人类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

图片

▲万朵山茶

如今世界的生物种类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而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就象每个人的生命,失去就不可重得。到公元2000年地球上15-20%的物种将会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可悲的是这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0倍,谁是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

在丽江境内从大具虎跳峡口至鸣音洪门口150公里的金沙江两岸,遗存着大量的岩画,那是丽江万年前的文化遗存,其主要内容就是描绘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形象,大者身长二三米,小者身长则三四厘米,它们有的独立孤行,有的成群结队,构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群兽行居图。如今在金沙江两岸再也见不到它的行踪。

图片

▲金沙江岩画中的动物图像

在我的家乡—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整整一座山都是古生物化石,据专家初步考证,它们是至少四百万年前的野生动物,不是单一的生物化石,而是群体动物化石,达50余种。如今在我的家乡,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

图片

你不会相信,在明代,白沙壁画旁古木参天,老虎还在那里悠然行走;你不会相信,也是在明代,木氏土司赶着象群到藏区迎请大宝法王;你不会相信,在上世纪50年代,在丽江古城可以听到金虹山上的狼嚎声,在狮子山上的古柏树上有仙鹤飞落;你不会相信,在上世纪80年代老熊从山上到地里吃包谷、到家里掏蜂蜜……

丽江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它属于东亚植物区的横断山区,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地理成分复杂,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现象突出,在这里采集到的植物新种约150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33种,省级保护植物37种,容纳了中国8.5%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药用植物约500种,仅玉龙雪山一带的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而且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丽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10大热点地区,也是中国种子植物的3大特有中心之一。丽江很多独有植物,且以“丽江”命名,如丽江铁杉、丽江蔷薇……

图片

▲丽江铁杉

图片

▲丽江蔷薇

纳西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在古老的《东巴经》中就有记载了“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信奉“万物有灵”,在《东巴经》中记载的花草树木的神灵就达100余种。每年都要举行最隆重的“祭署”(祭自然神)仪式。对自然的“感恩”和“赎罪”是终生必做的功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世世代代的终极目标和追求。

如今很多人说丽江是“世界的丽江”,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为何认识丽江?丽江为何走向世界?丽江最早被赋予丽江的美誉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是丽江的植物最早走向世界!世界最早给丽江的美誉是“植物王国”!

有史可考最早来丽江的法国作家保尔西,他于1873年来华旅游到丽江,在其著作《宇宙》中记述了丽江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最早向世界发布了关于丽江的信息。

1883年,法国天主教神父特拉佛到滇西一边传教、一边采集植物标本,在丽江采集数以千计的植物标本和籽种,直到1890年才回国。

1894年,法国天主教继派杜各洛在云南12年,到丽江采去大量高山植物陆续寄回国内。

1895年,法国叔里欧在丽江采集7000多号植物标本送回国内,同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孟培伊也在丽江采去大量标本寄回国。他们采集的标本经法国植物、园艺界研究、实验后发表了很多学术成果。尤其是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浪休在研究中发现丽江很多植物新种类和珍稀植物数百种,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使丽江植物资源的丰富成度更为世人所知,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植物学者前往丽江。英国爱丁堡植物园园长包尔福看到这些研究成果后认为,“云南西北部的高山植物,对英国园林建设最有生成希望”,克服经费不足等困难,派该园标本室助理付利斯来丽搜集植物品种,输入国内栽培繁植。

1904年至1930年,付利斯先后七次到云南,其中大量时间在丽江,共28年,耗费巨额资金,共采集10多万份标本,6000多种植物、籽种种球根数千斤,陈列于苏格兰皇家博物馆,供研究、展览。英国很多庭院盛行栽培云南高山花卉。英国园林中的许多花木来自丽江。各国植物学家对来自丽江的植物资料进行广泛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种变种,以丽江的山、水地命名的植物就达百余种,丽江是“植物王国”被世人所公认。

1914年,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派马吉教授到丽江考察植物地理,釆集标本万余号,1918年回国后潜心研究,发表了大量著作,成为“研究丽江植物地理的鼻祖”。

1914年美国哈佛大学派喜纳特来云南,在丽江釆集高山植物标本近万号,籽种数百斤。

众人所熟知并誉为“纳西学之父”的洛克,首先是一个植物分类学家,他到丽江的动机和初衷也是收集丽江的植物标本,但无意中又发现了一个“历史文化”的古王国,从而有了28年乃至终身的丽江情结。

更有趣的是,1924年,英军派军官金德华入藏进行间谍情报工作,而且回去后弃戎从学,从事植物的研究。

我国植物学家来丽调查植物资源,始于1932年,当时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派蔡希陶率队来滇西作大规模调查,他派助手到丽工作三年,1935年至1937年,该所再派王启至、俞德浚到丽江采集,俞德浚不仅被国内植物学界称为“国人在滇采集的新纪录”他还著有《丽江植物志》(手抄本)。

1938年,该所为了长期调查云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云南省教育厅联合组成“云南农林植物所”,并派秦仁昌、冯国楣率部在丽设工作站。工作站在丽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釆集标本150000号,还详查丽江滥伐森林严重浪费林木状况,向中央政府农林部作专题报告。

1942年6月,农林部在丽设“金沙江流域国有林䇾理处”,任命秦仁昌为处长,秦仁昌在丽八年,不但做了大量工作,还获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向世人更全面更细致地论述了丽江及滇西北奇特而丰富的植物资源,他尤其肯定了西欧国家派人来丽调查植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使丽江成为了世界植物学家公认的“植物宝库”。

图片

▲黄杯杜鹃

图片

▲丽江铁脚海棠

图片

▲鸽子花

……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对丽江的最大恩赐,也是丽江对人类所要承担的最大责任。2008年2月21日发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丽江宣言》,这是丽江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图片

来源:丽江林草

阅读 60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