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水鸟摄影 > 留鸟 > 正文

关于加强和规范西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媒体:原创  作者:曾绍成
专业号:西洞庭湖湿地
2008/8/14 21:03:50
 
关于加强和规范西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西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具有调蓄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发展渔业生产、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等多种生态功能,是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强和规范西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发展、良性互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列》现将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     保护区基本情况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洞庭湖西滨,沅、澧水尾间,东以沅江县为界,东南至安乐湖、龙池湖南沿,西沿沅水至鼎城区为界,北以澧水为界与南县隔水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11o48ˊ50″—112o16ˊ40″,北纬28o49ˊ50″—29o08ˊ50″总面积35680公顷,湿地面积26960公顷。保护区范围含坡头镇、蒋家嘴镇、百禄桥镇和围堤湖乡等四个乡、镇,共55个村,21343户,90126人。耕地0.7824万公顷,林业用地0.3316万公顷,芦苇场0.2333万公顷,水域2.2207万公顷,1998年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国仅有的30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87科260属416种,栖息鸟类11目39科19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二级鸟类20多种,鱼类12目23科114种,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产的,同时也是中华鲟、白鲟等多种珍稀鱼类的回游地,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是东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它吞吐长江洪峰,承纳沅、澧流域洪水,是湘西北水上交通运输的主要航道,是湘西北地域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湿地。西洞庭湖保护区以水禽、水禽栖息地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以阻止湿地进一步萎缩退化和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是洞庭湖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洞庭湖湿地已列入国家重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范围,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中国长江项目中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示范区.
 
二、湿地保护现状
  1998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具体体现在。
①健全了管理机构
2006年经上级批准撤销原湖洲管理局与原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并组建了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核定事业编制39人,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人员工资、福利,保护管理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人员、经费基本到位。
②开展了宣传教育
投入150多万元建立了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保护区工作人员深入学校、机关、工厂、农村、社区通过举办湿地科普知识摄影展、印发湿地知识宣传册等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珍惜湿地、保护湿地已被广大人民所认同,宣教中心已被命名为湖南省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被省科技厅授予权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世界环境保护组织(WG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进行广泛合作,许多湿地保护组织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其宣教、保护的经验得到他们的认可。
③组织了监测巡护
制定了湿地监测巡护制度,完善了湿地监测巡护工作机制,建立了湿地监测巡护工作平台,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新建了三个巡护管理点,配置巡护监测设备.建立了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点,为搞好湿地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野生动物生成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据监测,保护区成立后,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上都逐年增长,已成为鱼类的乐园、鸟类的天堂.
④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果
保护区成立以来共争取国家、省、市湿地保护建设资金近2000多万元,对青山湖垸实施退田还湖,搬迁安置农民5000多人。实施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程建设项目。1999年青山湖垸退田还湖后,湿地保护管理经历了无序经营、封闭管理、社区共管三个阶段,湿地管理从不保护只利用、不利用只保护发展到保护优先、保护与利用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路子,2005年青山湖垸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6年青山湖垸生产的鱼类产品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国际环评中心有机鱼类产品认证,产品供不应求,原居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越冬鸟类的觅食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利用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舟楫文化、荆楚文化底蕴,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每年来此旅游的游客在万人以上,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湿地保护呈现出了保护与利用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
⑤面临问题
目前,保护区的湿地保护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依旧没有跳出满足眼前经济发展的圈子,重产业发展,轻生态保护,过度开发湖州,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拦网捕捞、投毒猎杀,鱼类、鸟类资源受到威胁;农业生产污染源、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放,湿地水质明显恶化;投入不足,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虽然不断升级,队伍不断扩大,但总觉得无钱办事、无权执法,权责分离,感到无所事从、无所作为。缺乏创新的思路、缺乏敢闯敢为的豪气。在管理机制和体制上表现在:湿地保护的重点失衡,没有把湿地保护的重点真正落实到保护优先的要求上来;湿地管理协调机制缺乏,管理的部门多,有利就争、遇事就躲,协调管理的机制没有建立;资金缺乏,由于在定位上存在缺衡,加上县域财力不足在湿地保护的资金安排仅仅只能保证人员的基本工资和补贴,巡护监测经费短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配套建设资金基本无着落,项目实施进展缓慢,严重影响后期项目申报和争取;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滞后。
 
三、加强湿地保护,科学利用资源,在生态保护中寻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做好湿地保护,充分发挥其调蓄洪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对于加快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建立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解放思想观念,突出主体功能位置: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国际重要湿地,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仅有的4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具有调蓄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发展渔业生产、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是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省委、省政府已把整个洞庭湖作为全省生态建设的重点,成立了洞庭湖建设管理委员会,并着手将整个洞庭湖向国家林业局申报成立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国家、省、市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精神,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应定为国家级禁止开发区,为适当减少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可将范围调整为上游以岩汪湖新堤拐至坡头为界,左右分别沿西湖垸防洪大堤从坡头、南堤、全护堤、赵家河至柳林嘴与南县交界水域,沅南垸新堤拐、岩汪湖、游巡塘 、阁金口、蒋家嘴(含安乐呼、龙池湖)、孔家湖与沅江市交界水域。面积2.1万公顷,并对核心区、缓冲区进行相应调整。其主体功能是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承担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维系生态系统稳定和促进自然财富增值。在保护有效的情况下,科学开展湿地生态旅游。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生态文明理念。一是抓好湿地保护宣传,将湿地保护工作列入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一同布置,一同考核。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纳入党政干部普法教育的内容,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纳于全县中小学校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加大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新建一个立意深、起点高、视观新总投资170万元,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宣教中心,使之成为开展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等动植物知识普及等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建成人们学习自然知识、接受自然保护教育的课堂,宣传教育的窗口、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建成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第一景点。
3、加强湿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核心区进行封闭管理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开展不利于湿地保护的生产经营活动。 禁止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设不利于湿地保护的参观、旅游项目。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对此,在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新植杨树、芦苇,严禁在保护区范围内围垦、倒卖天然水域影响行洪安全、湿地生态用水、鱼类繁衍回游通道和渔民在规定的季节用适当的捕捞方式捕捞。在保护区内坚决取缔麻布网、迷魂阵、电击打鱼、竭泽而渔的不良捕鱼方式,对常年在保护区内靠捕捞为生的渔民要逐步通过转移就业方式、由以捕为主转为以养为主等多种方式减少渔民对湿地生存的依赖性。保护湿地植被,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区周边地区由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采取预防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源,防止造成湿地环境污染,损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鼓励扶持农民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对农村生活垃圾急性集中无害化处理。加大对工业废气、废水排放的监督管理,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水质不被破坏,对蒋家嘴、洋淘湖等乡镇的工业企业要加快工业排放的整治,按期不能达标的像化工、造纸、麻纺脱胶等行业要向县城、太子庙经济开发区转移。将撇洪河流域的安乐湖、龙池湖、保护区内的龙王湖纳入社区共管的范围。为此我们将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工作位置前移,为有效遏制个别单位和个人在保护区非法开发湖洲、围垦天然水域 ,投毒、猎杀野生动物行为,有效遏制部分渔民采用麻布网、迷魂阵、电击打鱼、竭泽而渔的不良捕鱼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栖息地,我局先后投资近40万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建立三个巡护监测管理点,抽调12个责任性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职工在湖洲常年驻守,进行适时监测,及时制止和处理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②加快项目建设,年初我们积极向市、省林业主管部门申报了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工程,于3月份正式启动,项目涉及三大块一是湿地保护工程,包括3个管理站、3个管理点,4处码头,12公里围栏、12块界碑、30块标牌、208根界桩及其他巡护设施;二是湿地恢复,包括滞水堤坝修复、适当扩大枯水季节水域面积、清理移民建筑废墟、植被恢复与重建;三是能力建设,包括水文水质监测站和生态监测站、宣教工程。总投资62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50万元,地方配套375万元。中央投资主要在湿地保护工程和能力建设的站房建设、科研监测设备购置和项目设计费用等。根据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应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渔政、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招标、咨询、监理及财务审计等工作,协调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事宜。多方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着手启动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主动争取省、市建设部门对公园建设的奖励资金的支持。
③完善协调管理体制,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有:保护区管理局、环保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畜牧水产局、财政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血防)、公安局、旅游局、沅南水利会、西湖水利会、蒋家嘴水闸,涉及周边乡镇有龙洋镇、周文庙、坡头、鸭子港、酉港、岩汪湖、洋淘湖、蒋家嘴,百禄桥。为加强对西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在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职能的前提下,建立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共同保护的强大合力。由保护区管理局牵头,请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定期组织行政主管部门会商解决湿地保护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护区管理局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在县政府的领导综合协调环境保护、农业、渔业、林业、水利、公安、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共同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利用保护区内的水域、洲滩从事林业和芦苇生产的,必须经过保护区管理局、水利局批准;利用保护区内水域从事渔业养殖的,必须通过保护区管理局、水利局、畜牧水产局批准;在保护区周边地区新建、扩建、改建任何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必须征得保护区管理局同意。在保护区内各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应将项目的具体实施的地点、内容在各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确保有利于湿地生态保护的要求;为提高对破坏湿地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待机力度,公安部门应在保护区管理局内设立派出所,目前在人员编制寿险的情况下可由林业派出所或水上派出所在保护区管理局内设立值勤室。建立保护区管理局与周边乡镇、村、社区、企业、学校定期协调会商机制,由保护管理局定期向上述单位通报湿地保护管理的方针、政策,保护建设的具体要求,需要当地党委政府支持解决的有关事宜,周边地区在保护区内按权属对其中的洲滩有使用权的乡镇和单位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开发应当遵守自然保护区条列和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对整个区域的湿地保护利用规定,共同营造湿地保护建设的良好环境。
④推行社区共管,通过近几年的观测,青山湖、安乐湖、龙王湖是越冬鸟类栖息的重要场所。青山湖退田还湖之初,由于没有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原居农民未解决生产生活一度与保护区管理人员明火执仗,矛盾重重,导致生态环境难以改善、农民生活难以解决。2003年引入“社区共管”理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原居农、渔民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对青山湖垸实行共同管理。“社区共管”项目实施后,共管委员会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拓展以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的替代产业增加原居农、渔民的收入,(2004-2005年仅在本地安置进厂务工的劳动力647人),一方面科学指导保护与利用,不仅垸内的鱼类资源,鸟类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迅速,而且水产品产量大幅上升,质量明显提高。据调查,实施“社区共管”后,前来青山湖垸越冬的候鸟超过并稳定在20000只左右,鸟的种类也多达50余种。 2005年鱼类及其它水产品销售总收入已超过440万元,2006年青山湖垸鱼类产品获国家有机鱼类产品认证。对此、我们计划将青山垸“社区共管”模式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安乐湖、龙池湖、龙王湖进行推广,以此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4、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搞好湿地“三品”建设(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提高湿地资源效益。一是做好“三品”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生产。即利用广阔的外洲水域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一定规模的生产示范基地。如青山垸有机鱼类、湖洲天然野菜食品等等。二是做好“三品”质量认证。形成生态品牌。即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各类产品都必须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有效认证,使其独特的生态、环保、优质特征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三是做好“三品”市场营销,提升湿地效益。使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得到和谐发展。
5、科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西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为发展和提升湿地生态旅游,将会同县旅游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和提升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业。
①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前期按照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准,聘请升级旅游专家编制建设性规划,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和AA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认定。
②整合保护区内旅游资源和力量。对保护区内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规范重组,上半年重组的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公司报省旅游局变更备案,聘请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策划,提升品位,提高服务水平,范湿地生态旅游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③加大对湿地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着手同交通、建设部门一道把汉-蒋-岩、军-蒋、汉太公路纳入省、市、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建设规划。采取招商引资、合作投资等形式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发展我县农业观光游、湿地生态游,全力融入长(沙)张(家界)精品旅游辐射区,常德市西洞庭湖—柳叶湖—花岩溪---壶瓶山生态旅游的首选地。
 
(完)
阅读 139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