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神木县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基本构想
神木县水务局局长 贺秋育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曾经孕育了举世瞩目的黄河文明,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曾经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富饶和繁荣。以黄河流域为依托的黄河沿岸经济带,是我国继长江沿岸经济带之后又一条流域性经济带,横贯和连接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面积广大,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神木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十七次全委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建立黄河沿岸经济带的战略,顺应时势,恰逢其时。本文拟就神木县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战略地位
对黄河沿岸经济带进行整体开发,是神木县“转型升级、二次创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意义远不止黄河流域本身的优化改造。这一战略举措,对于黄河沿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中部丘陵沟壑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南北中经济互动,从而逐步缩小南北区域经济差距,提高中南部农民收入水平,为全县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神木县“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神木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北部镇(办)发展较快,中南部相对较慢,南北差距越拉越大,“三富三不富”的县情摆在我们面前。革命战争年代,黄河沿岸地区人民为我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大牺牲,然而,这里的经济仍然很不发达,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势必继续拉大南北差距,引发诸多的社会矛盾,因此已到了先富地区帮扶后富地区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和富裕的历史阶段。神木县的中部地区南接黄河沿岸,北连发达地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只有先开发黄河沿岸经济带,进而才能带动中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南中北联动发展。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二)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实现全县经济南北中联动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神木县北部经济相对于中南部而言较为发达,技术水平也较高,可以为中南部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随着自身的产业升级,将传统产业向中南部转移,从而加快中南部的工业化进程。神木县中南部地区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丰富,可以为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而随着中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能够为北部地区企业创造出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合理分工合作,南北中三大区域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成和谐的区域经济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互动、协调的发展格局。通过黄河沿岸经济带这条纽带来实现南北中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使神木县南北中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全面衔接、相互推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三)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缩小南北人均收入差距的有力措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南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从县情来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黄河沿岸经济带上中下游经济合作,属于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在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能够呈现出双向的梯度态势,在经济发展上互补性很强,彼此间各有所求,因而区域合作的愿望强烈。黄河下游区域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向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上游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又渴望借助外力加快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尽快摆脱经济落后的状态。就神木县北部而言,经济发达,但瓶颈是水资源短缺,制约可持续发展。就南部而言,优势是水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发展空间大、后劲足。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相互之间的商品经济联系,按照市场化原则,从经济布局合理性和发挥整体优势出发,在更大范围、不同层次上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逐步建立起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区域开发体系,以利于实现上中下、南北中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二、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比较优势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物质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黄河文明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更加厚实、灿烂。在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必将绽放出耀眼光芒。
(一)区位优势明显。黄河由府谷县白云乡进入神木县境内,流程98公里,到万镇界牌村出境南下进入佳县。黄河水系在神木县境内有马镇、沙峁、贺家川、万镇4个镇210个村,流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有大小47条沟道直接流入黄河。东与府谷白云乡相连,距离11公里,南与佳县朱家坬相接,距佳县30公里,处于府谷、佳县的中间位置,区位优势明显。
(二)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府谷至吴堡的沿河公路正在建设,府谷至佳县段已竣工通车。神木县有神盘二级公路、县级公路神-栏-马公路、神万公路、神-沙-贺公路、神-解-太-贺公路与沿黄镇(办)节点贯通。正在建设的神米高速在高家堡、乔岔滩均有出口。山西沿黄公路偏关至垣曲段1065公里全线贯通,山西兴县黑峪口经丰润至静乐的高速已纳入山西省三纵十二横十二环总体规划,最终到黄河沿岸将形成半小时经济圈,交通十分便捷。
(三)光热水资源丰富。黄河沿岸年平均日照3000小时以上,最高达3214小时,日照率70%左右,最高达73%。年总辐射量141.86千卡/平方厘米,是全省多日照、强辐射区之一。≥0℃的积温4000℃,最高的贺家川达4148.1℃,257天。无霜期180天以上。区域内水资源丰富,经908地勘队调查,仅马镇至贺家川一线,日可供水18万方。万镇区域正在调查,储量也颇为可观。是南水北调的理想水源地,可实现东马镇、西万镇南水北调工程。该区域还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四)发展空间大。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包括马镇、沙峁、贺家川、万镇4个镇247个村,近6万人。总面积81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7%,人口密度65.16人/平方公里,有总耕地25.2万亩,其中水地、坝地、梯田70921亩,有林地168765亩,其中红枣经济林13.3万亩。该区域由于水资源丰富,通过大搞基本农田,可新增基本农田5万多亩,为发展一、二、三产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从黄河流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黄河文化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达2000年之久。纵观历史,中国的古代文化绝大多数源于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从此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我们可以利用黄河文明作为经济增长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同时黄河沿岸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以古道、纪念地为主体的黄河人文景观;有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所在地、神府县政府诞生地、一二零师卫生部、晋绥边区后方医院、神府第一个党支部贾家沟、白求恩手术室、印刷边区货币的洪涛印刷厂、《抗战日报》社、被服厂、抵御日寇进犯的河防司令部等红色旅游资源;有以黄河外滩、冲积扇、激流、两河交汇口、黄河湿地、水浸岩画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有以特色村落、枣林、民居、古渡口、桥梁等民俗为主体的生态文化景观。天台山、西津寺、凤凰山等知名景点沿线分布,相间距离30公里左右。这些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将对外部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发潜力巨大,是神木县黄河旅游业开发的核心优势。
三、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基本构想
神木县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刚刚起步,存在的困难问题很多,既有来自认识、理念方面的障碍,也有来自资金、人才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缺乏“龙头”带动和“领军”产业;经济结构单一,二、三产业缺失;旅游景点打造缺乏深度;单打独斗,缺少区域合作与产业支撑。凡此种种,可谓任重道远。
(一)要把神木县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纳入国家省市“大黄河旅游带”发展之中。
大黄河之旅“黄河黄金旅游带”、“长江旅游带”和“丝绸之路旅游带”是国家旅游局重点推出的三条品牌旅游线路,是国家旅游局重点培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自然与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历史与人文资源悠久厚重,是国家旅游业发展的代表性区域之一。近年来,大黄河之旅作为国家面向全世界重点培育和推广的精品旅游线路,正日益成为广大游客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全国旅游名片。为配合国家旅游发展的重大战略,神木县应积极开发沿黄旅游资源,尽快建设“黄河旅游带”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资源优势转化。
目前,沿黄各省纷纷加大辖区内黄河旅游开发力度。青海省全力推广“大美青海”旅游形象,大力推进贵德省级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动以三江源生态旅游线为核心的黄河黄金旅游带发展;宁夏编制完成《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总体规划》,高规格打造以沙坡头旅游区、青铜峡大峡谷等为龙头的黄河休闲旅游产业带;山西省将黄河旅游经济带和黄河文明旅游精品线路纳入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以壶口瀑布为代表的黄河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我省已于2010年正式启动沿黄河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山东省以济南、淄博、滨州等沿黄“绿色长廊”和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加快资源整合,加强营销推广,力争把黄河旅游培育成为山东旅游的精品线路。沿黄各省及周边地区的大开发,给神木县黄河沿岸经济带建设造成了较大压力,时不我待。神木县应顺应其势,大力推动黄河沿岸经济带建设,使黄河沿岸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要在政策层面上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建设松梆解套。
当务之急是尽快委托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规划院所编制中长期和“十三·五”黄河沿岸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及黄河沿岸旅游业发展规划,尽早启动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同时,出台黄河沿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发展一、二、三产业,在堤防建设、基本农田、小型水利、林果产业、现代农牧业、旅游业、红枣深加工、美丽镇村、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倾斜。县财政在统筹城乡发展资金中单列一块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沿黄经济开发。
(三)要把旅游业作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建设的引擎,全力打造“旅游航母”。
从神木县黄河沿岸旅游资源来看,要重点围绕“三点一线”打造。即西津寺、天台山、凤皇山黄河旅游精品线路。以黄河主河道旅游为核心,围绕上述三个节点,为游客提供“水上游黄河,空中观黄河,陆上看黄河,沿途品黄河”的多维旅游空间,让游客亲近黄河,欣赏黄河,体验黄河,品味黄河。旅游开发应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原则,定位建立沿黄省市交界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中南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沿黄区域物流中心、 晋陕两省王牌旅游项目。突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战略,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充分利用黄河沿岸的文物古迹、自然奇观和历史文化传说,主打黄河仰韶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在合理保护自然的同时,积极开发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使两大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交相辉映。与周边兄弟县市共同合作,建设“大黄河旅游带”,使神木县“三点一线”沿黄精品线路北与府谷天桥水电站、准旗万家寨水利枢纽,南与佳县白云山、山西临县碛口古镇上下贯通,融为一体。在神木县沿黄境内,依托资源条件开发黄河古渡、黄河羊皮筏漂流、游船观光、农业采摘、黄河旅游度假、黄河休闲庄园,建立黄河地质公园、黄河诗词苑、黄河田园、黄河百乐园、黄河外滩、黄河水文站(温家川水文站)观黄亭等景点;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培育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如神木剪纸、神木大枣、枣系列制品等;打造展现《黄河、船工号子》、红二十八军东度,纤夫的爱等一批历史场景再观的民俗演艺活动;开发地方大菜,如马镇、贺家川炖羊肉、黄河鲶鱼、四小碗等地方名小吃。通过“水”为主线,串联“山”(石)、“林”、“田”、“滩”、“景”、“文化”等核心旅游资源,形成多方位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达到人们游黄河有看头、有住头、有吃头、有玩头、有拿头、有乐头、有想头的目的。
(四)打通瓶颈制约,切实做好各项基础保障。
目前沿黄的基本交通框架已经形成,但用旅游的标准衡量还很不完善。大体上要通过四步完成。首先打通神佳米乔岔滩出口至万镇入黄口的公路,同时建设经石壑子至呼家圪台至马镇的快速通道,或者神盘路开通复线工程,与神木东过境贯通,缩短县城至黄河沿岸的距离;其次提高沿黄公路等级,增加弯道车辆停靠点,加强边坡治理,完善排洪系统;第三,提高沿黄景区已有公路等级,打通核心景区上下山环线道路,完善停车场、车辆停靠点等;第四,用2-3年时间健全沿黄四镇公路体系,确保干线村庄公路黑色化。
(五)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着力打造百里黄河生态长廓。
在旅游业、交通业发展的同时,要把黄河沿岸生态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就现状来看,目前黄河沿岸生态极其脆弱,严重影响旅游业发展,发展旅游必须首先解决生态问题。在生态建设上应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风景名胜区和重点生态区为重点,实施分区治理,建设网络化生态廓道,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设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涵养区,依法加强保护治理。设立神木县“西津寺自然保护区”和天台山自然保护区,窟野河、秃尾河入黄湿地保护区,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加强自然湿地保护与修复,严格管控在滩涂等湿地内进行各类开发活动和改变用途。在妥善协调湿地保护与黄河治理关系的前提下,实施沿黄滩涂综合治理工程,保护和恢复黄河湿地,修建黄河剩余堤坊5000多米,保证行洪畅通,建设秃尾河入黄口、窟野河入黄口、马镇、万镇湿地公园。坚持林草农艺措施结合,大力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经济林、涵养林,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
在黄河沿岸生态修复上,应坚持以灌为主,灌草乔结合的办法。改变造林以乔为主,乔灌草结合的办法。在树种的搭配上,陡坡种植沙棘、柠条、黄刺梅,缓坡栽种核桃、红枣、构杞、桃、杏等经济林。沙棘应作为黄河沿岸生态修复的先锋树种,大面积推广。
在治理的顺序上,先重点镇沿线、风景名胜区、骨干道路,先在节点上打造,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先一级阶地、后二级三级,梯次推进。力争用5—10年时间解决沿黄生态问题,使黄河沿岸绿起来、靓起来、农民富起来。
(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困扰黄河沿岸现代农业发展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土地流转问题,二是基本农田问题,三是农业机械耕作问题。但首要的是土地流转问题。如果土地流转不了,就解决不了土地分散问题,就无法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没有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无法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机械耕作。这方面尔林兔镇、栏杆堡镇走在了前面,沿黄四镇应借鉴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推进土地流转,进而大搞基本农田建设。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要借鉴解家堡赵家沟、沙峁孟家墕,花石崖王家洼等地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突出发展花生等经济作物和小杂粮。在林业产业的发展上,大力引进红枣新品种,新技术,改造老枣树,扩大种植面积,科学防治枣树病害,做好红枣深加工,创建品牌。在抓好红枣的同时,在小气候好的适宜地区大力种植核桃,使其成为红枣经济林的替代树种。此外,枸杞也应成为黄河沿岸生态经济林的补充树种。在畜牧业、渔业的发展中,黄河沿岸很有优势,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和黄河鲤鱼、鲶鱼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总的要坚持草畜平衡,以草定畜,以水定养的发展原则,适宜什么品种,就发展什么品种,什么品种能赚钱,就发展什么品种。
(七)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打造民俗旅游热土。
美丽镇村的建设,要突出重点,坚持“宁少勿烂”原则,选择那些基础好、积极性高、见效快的镇村作为首批建设重点。要借鉴延安等地的建设经验,整合相关部门资金,集中建设。在充分尊重传统、习俗等基础上,制定统一规划,明确新建和改建质量标准和资金补贴标准,各部门分工负责建设,以项目进行管理,防止“临时动意”、“贴金式”、“擦脂抹粉式”的建设,确保规划一处,建成一处,受益一处,在3—5年时间内使沿黄沿线村全部建成美丽镇村,进而带动黄河沿岸民俗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