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新疆首次发现“湿地杀手”白腹鹞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5/10/27 6:33:37

原标题:新疆首次发现“湿地杀手”白腹鹞

新疆首次发现“湿地杀手”白腹鹞

“狠心夫妻”每天猎杀30多只幼鸟喂自家“宝宝”

亚心网讯(记者赵梅)经常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低空盘旋,其实两只眼睛正贼溜溜地搜索着各种猎捕机会——被鸟界喻为“湿地窃贼、杀手”的白腹鹞,首次在阿勒泰布尔津县现身。

这是新疆鸟友近日在新疆动物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上公布的观测调查成果。观测显示,白腹鹞不仅“杀戮成性”,而且异常“残忍”,在抚育后代期间,一只雄性白腹鹞几乎每天都会猎杀30多只其他幼鸟,来喂养自己的“宝宝”。

在鸟友的观测过程中,这对白腹鹞夫妇在空中传递捕获的幼鸟。王音明刘枫摄

据新疆鸟友王音明介绍,今年5月上旬,他和另一位新疆鸟友刘枫,在布尔津县一片湿地上空发现了一只形态很像白头鹞的猛禽,“外形跟白头鹞极其相似,翅膀展开达半米,就是背部颜色比白头鹞深,呈现黑灰色,腹部颜色比白头鹞浅,呈现灰白色。”他说,仔细观察对比后发现,这只猛禽并不是白头鹞,“在新疆拍鸟多年,这种鹞类好像从来没见过。”

为验明这只猛禽的身份,王音明和刘枫将拍摄的照片传给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动物学会理事长马鸣。马鸣等人随即赶到现场观察,并查阅动物志等文献后确认,这只猛禽是白腹鹞。

昨天,记者致电马鸣了解到,白腹鹞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分布区原本在我国东部,“在新疆发现它还是第一次,这个发现属新疆又一鸟类新记录”。

飞翔中的白腹鹞翼展达到半米,腹部呈现灰白色。王音明刘枫摄

为了了解白腹鹞的生活习性和繁育信息,王音明、刘枫对一对白腹鹞“夫妇”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观测。他们发现,和新疆的白头鹞、白尾鹞等鹞类不同,这对白腹鹞选择在湿地中生活,它们的食物也不同于其他鹞类,90%以上都是其他水鸟的幼鸟,“雄鸟平时就在湿地低空盘旋,发现猎物后,趁其不备,一个俯冲下去将猎物抓走”。

观测期间他们发现,白腹鹞“夫妇”在繁育期间共抚养了4个“宝宝”。为了给“孩子”们寻找食物,雄性白腹鹞每天工作长达13-15个小时,它的猎捕对象基本是灰雁、野鸭、黑水鸡等水鸟的幼鸟,“它几乎每小时都抓其他幼鸟给‘宝宝’们,每天至少给‘宝宝’们喂养30多只水鸟幼鸟。”王音明说,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吃得可口,白腹鹞夫妇还会将其他幼鸟的毛拔光后再喂给“宝宝”。

王音明发现,白腹鹞每天猎杀其他幼鸟,但一直没有对距自家四五米远的几窝鹤和鹭的幼鸟下手,“也许是因为鹤和鹭的体格比它们大,保护能力比较强”。

白腹鹞上演的这幕“弱肉强食”剧情,其实是自然界生存法则。据马鸣介绍,白腹鹞猎捕的基本都是繁殖较强且数量较大的水鸟。由于白腹鹞处于生态链的重要环节,它的存在对维护湿地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 91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