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沙害,就发生在南昌40公里外

媒体:江西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5/6 8:36:01
早些年种的治沙植物无利可图无人管 担纲治沙主力的湿地松管护资金短缺

  5月4日上午,天气闷热,三面被沙漠包围的新建县厚田乡龙王庙村更是热浪滚滚。虽然这个村庄的人们已习惯了酷热煎熬,但最让他们烦恼的是,每当风起时,那漫天的风沙吹得人难以睁开眼。不断被吞噬的良田成了村民无法抹去的伤痛。加快治沙的步伐对于这个村庄来说显得格外迫切。

  饱受风沙之苦

  龙王庙村东临赣江,村里有300多户人家,1200余村民,距南昌40公里。村子周围一些土地被一层沙石覆盖,无法耕种,村里的空地上也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浮沙。经过太阳烘烤的沙子热得直烫脚。村民说,这还不算啥,到了夏天,沙地地面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把生鸡蛋放在上面都能烤熟。

  饱受风沙之苦的不仅仅是龙王庙村。厚田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夏祖红说,该乡有10多个村庄靠近沙漠。其中象潭村也是深受沙漠之害的一个沙化村。象潭村正好位于沙漠西北方向不足5公里的地方。路口除了几棵孤零零、光秃秃的树以外,满眼皆沙子。“一刮风,那边的田都看不见了。”一些良田受风沙的影响,今天有的已荒化。

  据了解,龙王庙村、象潭村的土地沙化面积这些年有所扩大。

  治沙亟待帮助

  为阻挡风沙的袭击,防止更多肥沃的良田遭风沙吞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政府与村民便踏上了一条艰辛的治沙之路。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组织龙王庙村种植一种叫蔓荆子的耐旱草本植物。此植物特别适合在沙地上生长,能起到固沙与改良土质的作用。另外,蔓荆子结出的果实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价格最高时每公斤可卖到4元多。当初,政府号召村民们种植蔓荆子时就规定,所结的籽归村民所有。当时因价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而现在每公斤跌到几毛钱,因此根本无人管理,仅存的数百亩蔓荆子只有任其自生自灭。

  夏祖红说,通过研究发现,湿地松能有效防沙固沙,也能调节沙漠气候。如今,龙王庙村已栽种1400亩松树,象潭村也拥有2000多亩松树,有的已达3、4米高,这些挺立在黄沙中的绿树成了村民们心中的保护神,村民们期待它们更快地成长。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湿地松的越长越高,当年龙王庙村种植的蔓荆子,因吸收不到阳光,正面临消亡的处境。

  治沙任重道远

  “现在,虽然湿地松已长大,但管护问题不容忽视,防火防虫,至关重要。但目前,我们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夏祖红对此很担忧。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奋战,治沙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沙石依旧在随风飞舞,离村民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真正的治沙工作才刚刚开始,在防沙治沙的问题上,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松懈。如果掉以轻心,厚田一些沙化村庄将成为随时向南昌城发起进攻的沙害之源。”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刘教授说。

  本报记者杜金存

阅读 44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