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滇池再添千亩湖滨湿地 永昌湿地公园成游玩好去处

媒体:昆明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10/26 8:28:59

  【新闻速读】水中鱼虾相戏,岸上树木依依,湿地绿草青青,一派生机盎然。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在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完成退塘、退田3174亩,建成1169.7亩湖滨湿地,并在湿地公园内设置果皮箱、观景台、休息厅等硬件设施,把1169.7亩湖滨湿地打造成了精品旅游景点。

  滇池治理在行动

  ——聚焦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24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度假区)公布,度假区“四退三还一护”完成退塘、退田3174亩,并把1169.7亩湖滨湿地建成精品湿地,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滇池治理带来的实惠。

  “爷爷,奶奶,咱们去公园玩吧!”家住滇池南郡小区的小梅吃过晚饭后,经常缠着爷爷奶奶带她到永昌湿地公园玩耍。

  刘大爷带着孙女来到海埂大坝附近的永昌湿地公园。这里杨柳垂岸,水草丰美,滇池与西山相对成趣。特别是白鹭、海鸥等水鸟不时掠夺过水面。

  在刘大爷的记忆中,这里原来是一片鱼塘。现在,鱼塘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融湖光山色于一体的优美环境。

  不止刘大爷,居住在度假区的市民,都切身感觉到了生活环境的巨变。特别是在北京工作的丁师傅,退休后专门在西贡码头买了房子养老。现在,丁师傅每天都会陪着老伴,一起到永昌湿地公园享受一下久违的新鲜空气。

  无独有偶。今年国庆节期间,网名为“绿胺酮”的网友,在享受滇池大坝胜景后,在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发帖感慨:“一路沿水边前行,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荷塘映入眼帘,路边的花花草草青翠艳丽,一点也不像脑海中深秋的景象。虽说经常在闲聊中提及昆明越来越不像所谓的‘春城’了,可此时此刻看到的景象却再次诠释了‘春城’的含义。”

  永昌湿地公园在船房河入滇口南侧,前身是永昌鱼塘,原有面积198亩。该鱼塘不仅割断、减小了草海水面,还因多年的养殖经营成为了滇池草海的水体污染源。在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度假区实施退人退房退塘,拆除原有防浪堤长880余米,拆除鱼塘围堰坝埂1100余米,清理水面、附坝杂草及垃圾11万余平方米,清挖淤泥57000立方米,彻底打通了原鱼塘与草海相连通道,水面面积由原来的198亩扩大到现在的220亩。同时,度假区工作人员利用清挖出的淤泥在已拆除的鱼塘防浪堤、坝埂原位置,堆砌鸟类栖息景观小岛,种植水杉、垂柳、杨树、红枫、小叶榕等乔木3240余株,菖蒲、旱伞草、荷花等水生植物36.67万余株。

  永昌湿地公园只是度假区湖滨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度假区环保局局长杨福顺介绍,度假区“四退三还一护” 生态建设工作主要涉及海埂和大渔两个片区。截至目前,度假区已完成退塘、退田3174亩,退房22.5万平方米,退人1951人,开展湖滨生态建设3655亩。其中,湖内湿地960亩,湖滨湿地1169.7亩,河口湿地241亩,湖滨林带1526亩。

  好景,好水,好生活!度假区还按照“自然生态最大化”原则,在1169.7亩湖滨湿地内,建成大渔片区环湖东路以西湖滨湿地公园569.7亩,捞渔河与梁王河交汇处湿地公园69亩,海埂片区洪家小村湖滨湿地公园120亩,海埂村湖滨湿地公园191亩,草海附坝永昌鱼塘湿地公园220亩。(记者杨官荣)

阅读 56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