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水鸟摄影 > 留鸟 > 正文

打造一所在中国叫得响的大学是江西走向崛起的必需

媒体:湖南在线--香港商报  作者:何璐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3/18 8:07:13
【编者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的职能与社会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大学对区域发展产生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江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开明、世人瞩目,但随着中部崛起竞争加剧,江西在角逐中一个长远不利的因素越来越掣肘未来发展,这就是江西大学力量与周边省份相比处于较严重的弱势,不能很好地为日益强化的区域竞争提供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江西集中全力打造一所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学已是迫在眉睫!

  第一节 江西崛起的决胜力在哪?

  江西要崛起,拿出决胜力!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断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一书中写道:“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并推动经济、政治和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因此,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国民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发展任何新的东西。”

  一流的大学为地方聚集一流的人才,这些一流的人才就是地方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今日之大学,已进入了“中心化”发展时期,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大学不仅培养了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而且还不断创新知识,促进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一个地方文化昌明、思想解放、创新精神的活力源泉。好大学能够激活全民的精神,江西文化的相对保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一流大学的新思想的冲击所带来的活力。因此, 加大对大学的建设和支持是江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长期进步的关键。

  大学的力量与区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区域改革开放的成效与持续力往往得益于该区域文化的活力,而文化决胜力孕育的摇篮就是大学。

  环视欧美的发展,大学无不是他们崛起的根本动力。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强国无一例外。早在18世纪美国政府就有了很多帮助大学发展的方案出台,如赠与土地和资金,甚至出台相关的法案保证高校得到发展,没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催化就不可能有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不要说相邻的粤、闽、浙等东部省份,就连中部的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的大学力量都较江西强,湖南有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有中国科技大学,湖北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原本属二、三类欠发达省份往往因为拥有中国一流的大学力量而风生水起、优势频添、得益匪浅。

  湖南、湖北08年已跨进“万亿GDP俱乐部”,安徽今年成为万亿GDP俱乐部会员已如囊中探物。

  深圳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对大学力量的渴望,他们倍感本土人才没能跟进的严重后果,由于预示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大学力量建设上不惜重金,采用两步走的战略,既快速发展本土高校,又不断的引进外地的高校的研究院进驻。

  教育的发展是与投入成正比的。据有有关资料显示,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分布极为不均,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中央提出争取到2010年实现4%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投入的弱势。去年江西教育经费首次突破300亿,而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2007年均已达300亿以上。我们从这些数据中读出了资金拉动对江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也看到了未来竞争力成长中大学力量更大的作用。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更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促进江西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迫切要求必须在江西打造一所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高水平大学,这正是江西崛起的决胜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推动不仅仅是大学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责任。

  第二节 谁堪大任?

  江西文化盛极于唐宋时期,衰于明清,觉醒追赶于当代。觉醒过后的江西才发现,江西的大学与周边的省份已落下一大截,只有追赶才是唯一出路。 1993年,由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成南昌大学,在成功实现省部共建之后,又顺利与江西医学院合并,一所江西省前所未有的全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为江西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希望和期待。经过科学的整合、重组、再生,江西的大学结构和教育品质在起点上、高度上实现了一次擢升,江西从此摘掉了“老三无”和“新三无”帽子,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家高规格统筹发展的大学教育规划之中,扬眉吐气地迈开了向全国一流大学追赶的脚步。

  南昌大学很幸运地获得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他们联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在向国际化迈进的过程中,在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追赶中,发挥改革开放的创业创新精神,着力推进以“名园、名师、名牌、名星”为内容的四名工程建设,实施了诸多有效的实践,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领域,实现了众多从无到有的突破。

  2002年前,学校面积不足1000亩,如今,学校建设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空间规模化、设施现代化及环境生态化的校园基本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2002年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87位,1个一级博士点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002年后,专任教师中406人具有博士学位、299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7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科研经费也从2002年前2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5亿元;专利数由2002年的获批2项增长到2008年的获批80余项;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量2002年只有一位数,2008年拿到自然科学基金70项,经费已经突破了1700万元。

  科研领域的突破成果显著。中国食品科学与技术惟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就落户南昌大学。自主研发的半导体照明项目成功引进了境外风险投资7000多万美元。现在已经在南昌成功实现产业化,大规模的生产;医学方面,在全国的到南极进行科考研究的20多个项目里,只有4项医学项目,南昌大学中了2项,这是全国惟一的。2007年到2013年,南昌大学将承担中国南极考察队保健任务,这也是地方性院校中惟一的。

  综合型大学的责任使命不仅是大学自身的建设更要在推动地方经济跨越腾飞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南昌大学已成为全国特别是江西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了江西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科技项目研发、节能减排大量项目,与众多地市和省大型企业都建立和开展了全面合作。国家中部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军工研究院、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都建立在南昌大学。早在2003年南昌大学就向江西省教育厅和教育部联合申报,成立“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直以来为鄱阳湖生态研究和资源利用行使研究型大学的职能,他们以“特色化、国际化和高成果化”目标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时,南昌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也渐入佳境,良好校风学风、高尚道德情操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较好实现。他们开办了“前湖”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前湖大舞台”、“前湖诗会”、“前湖赛场”等,为南昌大学师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品位、更好地培育创新拔尖人才,提供了一个思想和文化艺术碰撞的平台。

  试想想,国家在大量的政策优惠和资金、人才的大量投入下,经过25年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深圳的繁荣和生机,“文化”这个城市灵魂建设起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我们再看看江西,江西经济GDP处于弱势下,南昌大学经过短短10多年的卧薪尝胆,抢抓了一个机遇,建成了江西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能从名不见经传到《2008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上升至63名的位置,是相当不容易的,其开创精神和胆识、创业的艰辛和力量、服务江西为江西创造的贡献率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事实证明,南昌大学确实应当是江西倾力打造一所在全国叫得响大学的战略首选!

  第三节 让优势力量率先冲上去

  朱德元帅《我的母亲》一文想来大家都有记忆。小时候家里很穷,朱德是十三个孩子中的一个,为了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状况,朱德的母亲放弃了让其它孩子上学读私塾的机会,节衣缩食全力扶助朱德读书立业,这种安排在当时虽然很痛苦,但这彻底改变的不仅是朱德及整个家庭的命运,更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我们不得不敬佩朱德母亲在紧窘的环境中超凡拔俗的家庭发展战略能力,一个穷家如果没有战略决心和战略重点,要想打翻身仗谈何容易!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多数人的共同致富”口号。虽然也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但由“先富”而“均富”的发展思路最终突破了集体受穷的瓶颈,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政策改变了历史形成的被动与落后, 今天的良好发展势头正好体现了政策的正确性。与相邻各省市相比,江西经济GDP较弱,人民并不富强,大学力量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严酷的现实中找到突破点呢?

  这个突破点就是江西要举全省之力倾力打造一所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学!我们要拥有朱德的母亲的战略精神,更要学习改革开放初期时国家领袖的远见和魄力!倘若江西能够打造出一所类似“科大”或“武大”这样的大学,江西的局面将会何等地生动,南昌的灵气也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

  事实上,江西省委、省政府已经对本省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南昌大学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几任省委书记、省长多次深入南昌大学调研、指导、支持学校发展,帮助南昌大学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江西省不仅在生均经费上逐年提高拨付标准,大力支持学校解决建设经费问题,还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给予倾斜。09年开学伊始,省委省政府在原计划只有一个名额的基础上一次性为南昌大学聘任了三位“长江学者”担任副校长,为南昌大学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团队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江西要崛起首先要有大学的崛起。据了解,在前不久的政协江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关于将南昌大学打造成一所全国叫得响的大学》的提案,得到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高度赞扬,称这个提案“非常重要”,并作了精彩的点评。这位江西省父母官深知人才对地方建设的重要性,为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井冈学者”计划,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全球特聘高校顶尖人才,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今年已在全国范围招聘了22个高校领导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并出台系列吸引人才的妙招,充分体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大学建设的重视。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地方建设的大力推进,江西崛起的紧迫感急需要一所品牌大学脱颖而出,而今,南昌大学形成的追赶奋进的大好势头,已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跨越发展如箭在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目前南昌大学正处在从以教学为主转移到教学科研并重、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移到质量提高、从以外延发展为主转移到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这是服务江西、促进崛起的迫切需要,是南昌大学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笔者认为,这个时候的南昌大学如果能得到政府更大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使其顺利地从硬实力建设向软实力建设上实现质的跨越,先期的硬件大投入将更好地发挥出支撑昌大迅速提升的效益。否则,将对教职员工待遇及相关投入造成影响,可能造成优质师资流失等一系列危及软实力提升的问题,还可能妨碍凝聚人心,大大损耗已经积累起的宝贵发展优势。

  笔者认为,江西高校特别是南昌大学的领导班子是有能力、高效率的,他们既是学校发展的设计者、前进的探索者、改革的实践者,又要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相关政策的呼吁者和推动者,还要化解来自内部、外部的各种矛盾带来的压力,凡此种种,均表明江西高校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开明、更有力度的政策倾斜的保护和重点支持。同时,我们建议江西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对南昌大学资金状况作一次综合审计,针对他们在资金上的困难,从抢抓打造一所全国叫得响的大学高度,特事特办,制定一个较有力度的资金援助方案;加强南昌大学学科建设力量,发挥大学作为紧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智力源”、“思想库”、“发动机”的作用;依据科学管理,大胆扩大教授自由度,逐渐向世界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靠拢,激发教授阶层教书育人,参与引导社会的能量。将南昌大学打造成全国能叫得响的品牌大学,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以推动江西强劲而有力的新崛起。

  【编后语】:2008年10月15日,正在江西调研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南昌大学,亲切看望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员工,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带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

  2008年,江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36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支出1/4以上,这说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江西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体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对江西教育事业的关怀。但是,高校建设领域里粥少僧多尴尬局面难以实现大的突破,所以江西省在咬着牙关办教育的情况下一时难以做到齐头并进,在资源的配置和倾斜上应当更多地考虑到让优势力量率先冲上去,打造一所真正能在中国叫得响的大学对江西崛起来讲已是势所必然!

阅读 48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