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发源于崇山峻岭的江西省崇义县境内,汇合贡江成赣江,再入长江。崇义是生态大县,钨锡等矿产是该县支柱产业。章源钨业成功挂牌上市之时,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期间,当地村民和官员对于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鄱阳湖“一泓清水”把好“源头第一关”有着诸多期待。
污染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森林资源得天独厚。全县“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人均拥有林地16.5亩。
章源钨业总部位于县城郊区。章源钨业官方网站称,作为国内钨行业的生产商,公司拥有5个探矿权矿区、4座采矿权矿山、5个钨冶炼及精深加工厂,建立了从钨上游采矿、选矿,中游冶炼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体化生产体系,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章源钨业目前四个矿山中,淘锡坑钨矿为钨精矿主要供应商,开工规模最大。公开资料显示,淘锡坑钨矿矿区面积15.212平方公里,该矿区发现于1936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开采历史,原系崇义县地方国营企业,1994年企业转制,现隶属于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驱车前往距崇义城关15公里的淘锡坑钨矿。途中看到,发源于崇义境内崇山峻岭的章江之水与两旁的青山极不和谐,不见清澈的山泉水,取而代之的是浑浊的工业废水。对此,当地人陈才生说,“章源钨业在章江源头,公司采矿规模越来越大了,洗矿水都是直接排放的。”
“这是章源钨业废渣堆放点,这基本上把章江源头天然河道占据了三分之二。”路上,一些当地村民指着河床上“车水马龙”的车队对记者说。顺着崎岖的山路,记者在淘锡坑钨矿矿区见到了公司处理废水废渣的尾矿坝,这个尾矿坝是依山而建,拦截章江源头筑坝而成,章江源的天然河道被当作排污河道。
本报记者电话联系崇义县环保局和赣州市环保局,咨询章源钨业尾矿坝占天然河道排污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公司生产排污是达标排放,有电脑系统时时监控。但在淘锡坑矿区选矿厂,记者看到,距离章江源头不足百米,选矿后排放的大量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尾矿坝,废水通过溢出方式排放。
在章源钨业的钨制品车间,记者发现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水缓缓流出,进过洗矿厂即“变身”污水进入尾矿坝。
在和当地政府官员的交流中,记者获悉,目前赣州市钨矿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钨矿山多、小、散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部分钨矿山还存在一矿多开、乱采滥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而钨产品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钨初级中间制品。
悬湖
大余县石雷钨矿尾矿库位于左拔镇左拔村,坝高50.3米,坝长153米,汇水面积9.38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06万立方米。该库于2006年9月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2008年11月15日,主体工程完工,开始试运行蓄水、拦砂。
“前几天石雷钨矿尾矿坝的废水废渣把我们的耕田和河道都冲毁了,有几家农户的房子也被冲毁了。”在左拨村一位姓曹的村民指着浑浊的河水对本报记者说。
据当地村民反映,石雷钨矿是个“危险水坝”。记者从赣州市安监局官方网站获悉,2009年4月中旬,石雷钨矿尾矿坝,当蓄水至坝顶以下4.95米(即库内水位达368.05米标高),库容达几十万立方米时,位于尾矿库右坝肩的副坝下游坝面及山体出现较大渗水,情况异常。
对此,当地一位村干部表示,“石雷钨矿这个尾矿坝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设计的,也没有通过我们村民,这么大的尾矿坝位于村子上游,离镇政府这么近!”
另外值得担忧的是,石雷钨矿尾矿坝的废水利用天然河道,直接穿过镇政府所在地,村民每天都必须接触这些废水。江西省某环保组织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钨是有色金属,为多种化学元素的伴生矿,采钨的同时,会引起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如镉、钼、铅等。由于金属元素是不能降解的污染物,一旦污染将会几十年持续存在,进而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