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 工作 > 正文

湿地日记(二)

作者:环境与健康协会 2009/6/8 17:42:48
心情:开心日期:2009-05-28 星期四天气:地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


湿地日记(二)        2009.5.28     心情晴雨表:晴

     上午驱车40min赶到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姜坝村。小豪和郑立胜联系了池州市升金湖渔政监督管理站,与管理站的张站长和刘主任进行了交流。我们向他们详细询问了当地的渔业概况。姜坝村位于升金湖中湖湖畔,目前有渔民200多户,总人口1000人左右。渔民人均年收入为3-4万元。由于下湖段修建了黄湓闸,阻断了鱼类从长江洄游至升金湖,鱼类资源骤减。于是,渔民不得不自己买鱼苗进行人工养殖。目前主要养殖品种为黄鱼、白鲢、鳜鱼以及螃蟹、蚌类等。人工养殖,大量投放鱼料,不仅造成了升金湖中湖湖段生物多样性减少,还使水体明显富营养化。

     离开渔政站,我们又来到了姜坝中学,遗憾的是学校放假。好在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姜坝中学负责后勤的胡老师,就活动期间住校问题进行了协商。上午的最后一站就是升金湖大桥。在那儿,我们乘船来到了湖中心,分别采集了2份水样。望眼湖面,无数纵横的渔网将升金湖中湖“五马分尸”,这就是附近一带久负盛名的“迷魂阵”现象。

     中午简单吃完饭,我们又出发了,这个端午节过得实在有点仓促啊!

     下午我和郑立胜又前往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岭保护站。与许站长取得联系。有意思的是,许站长反复向我们提及“周波”同学!这个周波来头可不小啊!呵呵。他是中科大生科院的一名研究生,每年春冬季都会准时来到这里搞调研,而且一搞就是几个月,相当的勤奋啊!站长早晚都见不到这个人(早出晚归),专门跟踪研究东方白鹳、白枕鹤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之后,我们又驱车20min,步行30min来到了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点。这个“据点”就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里面有长了3条腿的望远镜等科研设备,硬件条件相当可观!环顾保护点四周,才发现这里简直就是别墅啊!屋前是桃园和竹林,屋后不足100,广阔的升金湖尽收眼底!要是能在这里住下来,那还不爽死啊?我们与庞站长讨论了左胜鹏和杨如意博士的住宿问题,只要大渡口的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意,一切就OK了!他哪知道,我们昨天就已经与管理局的徐局长联系好了,这下不答应也不行了,呵呵!这下好了,小豪赶紧给两位老师发短息,左胜鹏老师听后,兴奋极了,立马回复道:“很好!辛苦啦!”呵呵。。。

    在屋后的湖畔,我们又采集了2处水样,记下采样时间:17时19分!采样地点:联合保护点。下次有时间我们还要去附近的杨鹅头保护点,去参观中科大的“湿地教学科研基地”!

阅读 32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豪竹于2009/6/8 20:11:58写道:
支持!
豪竹于2009/6/8 20:11:44写道:
支持!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