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家门口建花园湿地 生活污水生态循环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5/5/28 6:29:45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进 戎飞腾 徐乐乐)漆白栅栏、绿叶红花。在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平南村,一个个“花圃”散布在村居门前。这是平南村已进行半年多的生态治污试验—“分散式人工湿地 生态沟”污水处理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平南村的生活污水得到净化处理,实现雨污分流。据了解,这一模式即将在惠州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

花圃能净化污水

26日上午,天下着蒙蒙细雨,骑行记者来到位于象头山北麓的博罗平南村。在村委会门口,一个大约20平方米的花圃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每个花圃边上都有着一个用水泥板密封起的集污池,污水从侧边的管道排到河道中时已不再恶臭发黑。记者站在生态治污点边上,完全没闻到传统集污点的异味。

“美人蕉、香蒲、菖蒲、风车草和梭鱼草都是根系发达、生存能力强的植物。”负责人工湿地建设技术指导的齐光辉说,这些植物根茎可以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还可以美化环境效果,且养护成本很低,10平方米的湿地植被成本不过几百元。

生态沟实现雨污分流

去年下半年开始,考虑到平南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难题,惠州市纪委监察局对口扶贫平南村的工作组邀请专门技术团队对村内情况进行了调研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分散式人工湿地技术对村庄污水进行处理,目前建成的第一批8个人工湿地覆盖了2个村小组、45户村民,生活污水通过收集管网被引到人工湿地,经过微生物和植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反应,较好地去除氮、磷、悬浮物、有机物、病原体等物质。

在村内,记者还看到了各处分布着新修的明沟和生态沟。尽管近日连续降雨,但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水均通过明沟汇入生态沟,不再是过去一下雨就满路泥泞的场景。雨水与生活污水分流后,也可以被放心地用于农田灌溉。

据了解,在去年开展了“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的基础上,惠州今年又启动了“美丽乡村·绿满家园”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三大活动被称为惠州美丽乡村三大行动。

作者:刘进 戎飞腾 徐乐乐

netease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38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