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枣庄抓好生态保护打造宜居环境

媒体:枣庄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3/28 8:59:32
  本报讯 如今在薛城区小沙河,人们惊喜地发现,多年绝迹的鱼虾在水中重现,早已远去的白鹭在岸边漫步,这一切缘于对小沙河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正因为我市以大气魄抓生态保护,才有效地促进了辖区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水面大了,水鸟来了,鱼类多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碧水灵动、城水相依的景象逐步变成现实。

  枣庄境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35座,水面达11万亩,但由于长期进行水产养殖,腐烂的饵料及鱼类排泄物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保护源头水资源,我市采取“政策引导、经济补偿”等措施,对周村、石咀子、户主等重点水库实施“退渔还水”工程。2008年,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将周村水库内1.5万个网箱全部进行清理。这一治理措施,不仅使库区水质大大改善,而且仅每年提供8000万立方米的城市用水,就可创造效益8000多万元。水质改善后,我市通过实施引水入城,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城市景观,实现了一举多得,综合效益远远超过了单纯养鱼的收益。

  湿地净化工程是确保出境水质达到淮河流域和南水北调水质要求的有效手段,我市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对入河口、入湖口及河道低洼处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建设人工湿地,打造“生态湿地之乡”。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投资1.2亿元,结合流域水污染治理,在6条河流流域实施“退耕还湿”工程7个,退耕还湿面积达11.3万亩,实现了“治理一个流域,培育一个湿地,造就一个生态景区”的目的。像我市西部流入微山湖的城郭河、界河、北沙河等,通过建设节制闸、橡胶坝等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了大片的湖滨湿地和30余公里的湖岸线。目前,微山湖湿地已成为江北最大的湖泊类湿地、全国环境教育基地。

  建设“退房还岸”工程,对河流流经城区段进行生态修复保护。我市累计投资3亿元,实施综合整治项目10个,整治河道30余公里,拆迁河道两侧居民2000余户,修建橡胶坝、拦河坝12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500余公顷,新增岸堤300公顷,打造了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为百姓提供了人水和谐的优美环境。同时,还提升了沿河土地价格,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开发,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发展。像峄城大沙河生态净化工程,治理河道4.1公里,增加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不仅提高了原有河道防洪和灌溉能力,而且为城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亲水空间,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人文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 梁鸿雁)

阅读 31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