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用镜头镌刻湿地 以真实撼动人心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3/4/21 7:28:01

——专访《湿润的文明》主创人员

  湿地用丰富资源孕育人类生命,用绝美风景抚慰人类心灵,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多年来,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在不久前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护湿地,再次得到了公众的关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湿地面临怎样的危机?我们该如何着手保护?一连串的问题,或许能从由国家林业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湿润的文明》中找到答案。
  《湿润的文明》是林业生态系统纪录片三部曲的终结篇,前两部《森林之歌》和《大漠长河》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观众好评如潮。如今,《湿润的文明》将于3月21日国际森林日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播出。选择这个特别的日子播出,也反映了主创人员希望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保护森林、湿地的良苦用心。森林与湿地一个是“地球之肺”,一个是“地球之肾”,对于人类来说,二者都非常重要。
  《湿润的文明》共6集,分别为《泽被苍生》、《孕育江河》、《滋生万物》、《重负天下》、《守护家园》、《生命相依》。本片在紧扣湿地保护主题的同时,将湿地开发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当中去考量,个性的叙事与宏大主题的结合,使得本片极具观赏性。而承载湿地这一厚重题材拍摄的创作团队,却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队伍,3位编导中有两位是女性。野外拍摄,跋山涉水,经历高寒缺氧,忍受病痛折磨,在所难免。然而工作环境的艰苦,并没有使他们却步,反而更坚定了他们的创作决心。通过不断学习湿地专业知识,经过两年奋战,《湿润的文明》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这部纪录片是如何拍摄而成的,拍摄者经历了怎样的幕后故事,在经历两年时间的摄制工作之后,拍摄者对湿地有些什么样的直观感受?为此,《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专访了《湿润的文明》3位主创人员,与您一同分享湿地拍摄背后的动人故事,共同感受湿地的魅力及伟大。


   樊志远:拍摄生态主题纪录片很不容易
  樊志远是《湿润的文明》总编导,因拍摄反映中国荒漠化治理的纪录片《大漠长河》,与林业结下不解之缘。
  接到《湿润的文明》的摄制任务有些偶然。2010年7月,樊志远所负责的纪录片《大漠长河》正处于审片阶段。审片间隙,国家林业局的一位领导问他:“小樊,你愿不愿意尝试做湿地题材的纪录片?”当时樊志远连湿地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误打误撞,樊志远接下了这部片子的制作。
  他原以为《大漠长河》的摄制是他经历过最苦的一次工作,没想到《湿润的文明》的摄制工作更艰辛。《湿润的文明》着眼全国湿地,涉及地点多、需要讲述的信息量大,节目对解说的要求极高,既要有历史文化来凸显片子的厚重,又要有专业知识、细节故事增强整个片子的科学性及可看性。为此,在有限的时间内,编导不得不自己搜集资料,将枯燥的湿地专业知识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画面。据统计,仅资料搜集一项,摄制组在半年时间内,先后阅读了330多篇专业论文和48万字的相关资料。樊志远表示这个过程极其痛苦,但又必须经历。
  长期以来,无节制的开发、城市的极速扩张、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湿地面临衰竭之忧。据统计,20世纪后半期以来,我国有将近一半的天然湿地消失。因此,强调中国湿地面临的“危机”,是这部纪录片重要的目的之一。
  如何表现湿地岌岌可危的状态?当然,对湿地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因素不可或缺。摄制组巧妙利用人与湿地的关系,通过真实纪录生活在湿地周边、依赖湿地生存的人们的状态,自然表现湿地对人的重要性。“当你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水的时候,你可曾想象那些因缺水而捕不到鱼的渔民会做什么?你可曾想过那些赶着羊群寻找水源放牧的牧民会做些什么?”樊志远说,“他们生活的优劣,完全依赖湿地的好坏,用镜头真实呈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才能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感同身受。”


   王欣:学会分享与尊重
  王欣,一个笑容灿烂的80后女孩,她是《湿润的文明》分集编导。对于自然类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她还是首次接触。当问到是什么吸引她加入这个摄制组时,王欣回答坚定:“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编导来说,湿地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题,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一试。”事实证明,她的选择令她收获颇丰。通过这次拍摄,王欣有两个较深感受:一是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其次是要学会分享。“因为这个地球并不只属于人类。蛇虫鼠蚁等生物都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你没有权利去剥夺它们生活的权利,抢占它们的生存空间。”王欣说,“动物和人类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应给予它们尊重。这是湿地给我上的第一课。”
  野外拍摄意味着要克服诸多艰难困苦。这并没有吓倒王欣和摄制组另外一位女编导崔宇宁。拍摄途中,她们经历过风餐露宿,住过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水帘洞”,有过为拍摄黑颈鹤觅食的画面在寒风中苦苦等待的日子。同样,留在她们回忆中的还有诸多美好:在湿地边,第一时间拍摄到日出的绝美画面时感受到的快乐;在海水退潮时,看着在阳光普照下的海蟹缓慢移动时的满足。“这些都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的。”王欣沉浸在享受自然的幸福中。
  从一个湿地辗转到另一个湿地,通过近距离接触湿地及生活在湿地周边的人,王欣对于湿地的理解逐步加深,湿地之殇带给她的痛越来越超过身体所承受的痛,她愈加清晰拍摄《湿润的文明》的重要意义,那就是让更多人明白湿地保护的意义,唤醒他们对湿地的关注。


   赵一楠:痛并快乐着
  赵一楠是《湿润的文明》摄制组中最年轻的一位摄影师,从三月贵州的草海,到七月广西的防城港,他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一路拍摄的感受。
  三月,贵州草海,冷!为了拍摄几只黑颈鹤的特写,在湖边的滩涂上,赵一楠和同事搭起占地1平方米的帐篷,上面盖着秸秆,他们管这叫“掩体”。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蹲在“掩体”里等待黑颈鹤的到来,这一等就是12个小时。“当你又冷又饿,浑身酸痛且黑颈鹤就是不来的时候,你会很不专业地去抱怨:离开灯红酒绿的都市,跑到这穷乡僻壤,整天跟黑颈鹤斗智斗勇,图啥?”赵一楠说。伴着夕阳,一群一群的黑颈鹤终于飞来了。赵一楠欣喜地启动摄像机,画面里的黑颈鹤美得一塌糊涂,工作人员乐开了花。
  七月,广西防城港,热!为了捕捉渔民捕鱼的画面,赵一楠和摄制组的其他几位工作人员,乘坐一艘长5米、宽1.5米的小渔船,驶往北部湾深海。因为晕船,赵一楠只能趴在渔船上。经过五六个小时的煎熬,赵一楠终于到达目的地,用镜头记录了渔民捕鱼的精彩画面。不料,回程遇上暴雨大浪,恐惧充斥着摄制组工作人员的心。幸好安全抵岸,下船时,赵一楠跟导演开玩笑说:“下次再出海,咱能找艘大点的船吗?我还没结婚呢!”
  当问到赵一楠,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坚持拍摄时,他说:“记得在《湿润的文明》开拍之前,我们曾向一些有湿地拍摄经验的老师请教。其中一位前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作为一名摄影师,能参与湿地题材的纪录片拍摄不容易,要珍惜!因此,我决定,要想拍到好画面,就要勇于折腾自己,进别人进不去的地方,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们把自己都豁出去了还怕拍不到好画面?图啥?就图给自己个交代:参与了,努力了,不后悔!”
  在了解摄制组拍摄背后艰辛而难忘的故事后,您是否会带着一颗敬畏大自然的心去观看《湿润的文明》呢?希望这部系统介绍湿地的纪录片能引起您更多的关注及思考。《湿润的文明》定能以其深邃的思想,真实的故事,打动您,成为关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精品力作。(本文图片由《湿润的文明》摄制组提供)

来源:中国林业网作者:赵向往
阅读 39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