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各种形态的基础都是生态文明。但是,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文明淡化了生态文明,并且“狂妄自大”地将生态文明置之人类文明之外,甚至加以侵害而又难以觉悟。
人类文明在自我陶醉中走向极端。您看,人类拍着自己的大脑袋叫做绝顶聪明;挥舞着双手,叫做巧夺天工;眯缝着眼神,叫做含情脉脉;张合着巧嘴,叫做妙语连珠;凝神又不语,叫做理性睿智……于是,人类又文又明了;诗人讴歌人的至善至美;艺术家赞美人体的美丽绝伦;经济学家感叹利益驱动的无比作用;科学家痴迷于自然的复杂系统。哲学家分析着人的认知卓而不凡……然而,人类的确忽视了生态文明,忽视了人类文明赖以支持的生态系统到了何种程度?
如果人类丧失了生态文明,汝向何处立足?汝向何处嗟食?汝向何处赞美人体?汝向何处含情脉脉?……
人类不论怎样发展,就其自身生命结构上看,仍然是高级动物。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这是大自然造物主对人类最仁慈的馈赠,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银河系里星星的总数。
产生人类精神或者意识的大脑是自然造物主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最杰出的结果。而人的大脑不管产生多少创意和功能也离不开自然。没有自然提供的各种营养物质,大脑细胞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死亡。人类精神或意识所反映的对象从根本上说都是自然物质和现象,社会现象也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人的大脑离开了自然,就失去了认识对象,就没有了内容。尽管人类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必然要以自然和社会现实为基础。
(一)正是人的大脑造就了人类的精神家园
人从那里来,死了到那里去,这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的迷,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答案。于是种种答案形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上帝启示我们,人类的原罪从树开始,农业文明将树和森林快砍光了,工业文明又把埋在地下的树——煤、石油和天然气挖出来,燃烧出一个火红的时代。这些煤和石油、天然气都来自大约2.5亿至3亿年前的热带森林私浮游物的腐烂分解而成。于是人类的原罪放大成现代的生态灾难和社会灾难。
人类要赎罪,上帝要拯救,就要把人类的精神家园变绿。
(二)人类的认识、源于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作用:
从认知活动看,人类的认识的基础是自然。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使人有了形形色色的认识,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其实也是对自然认识的组成部分。人类具备渴求知识的天性和好奇心,这就促使人类去探求各种现象的本质和彼此的联系,于是有了自然哲学。以后,科学又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产生了比常识认识更为深刻的科学认识。而自然哲学开始迷失了方向,转向人内心世界的感知上,而远离了自然生态的和谐,
人的认知长久以来停留在人的内心,在各种莫名的概念中绕圈,人类心胸变得愈来愈狭窄。脱离生态文明的哲学是愈来愈苍白,如果不让生态文明回到哲学的园地,人类认知就无法超越“老子”,超越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三)自然生态是人类审美价值的源泉。
人们在物质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还有对美的追求。这也是人的一种天性。
古往今来,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绘画美、雕塑美、书法美、音乐美、声韵美、舞蹈美以及人体美,但这些美虽然动人心魄赏心悦目,但都比不上自然美更丰富多彩,更精美绝论,更“天然去雕饰”。对于审美,一些人喜爱协调、对称、清晰、整齐,另一些人则偏爱不协调、不对称、模糊、混沌;一些人偏好平滑的线条,柔和的光线等;一些人偏好灰暗的颜色、耀眼的光线等。在不同人的眼目中,有的以雄伟为美、崇高为美;有的以破缺、怪异为美;有的以婉约、清冽为美;也有的以恬静、飞动为美;还有的以含虚、模糊为美。然而,所有这些美的特征无不在大自然中闪现出来,所有这些美的要素都蕴含在大自然之中。自然是无穷无尽的美的源泉。
如果大自然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的源泉流出的一定是眼泪和悲歌
这眼泪和悲歌就化为我们对人类需要一场整体绿色思想启蒙的呼唤!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