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水鸟摄影 > 留鸟 > 正文

古运河:新扬州发展的精神血脉

媒体:中国水利报  作者:果天廓 肖丹 段连红
专业号:日月同辉
2008/4/14 16:33:34

“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如今已成为扬州旅游“招牌”项目之一

 

    悠悠运河,千年血脉。古运河对扬州城的诞生和成长,对扬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如今,古城扬州,贯通东西的宁启铁路、跨越长江的润扬大桥、环绕城市的高速公路与通达南北的大运河构建了开放开发的通途,古城复兴与新城崛起相得益彰,“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在新扬州的现代文明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3月下旬的江南,草长莺飞,万紫千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气象。扬州城中,绿柳烟花芳菲一片。这个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但是这两天,我们赶上了难得的晴天。天蓝水清,桃红柳绿,天上地下,到处都是明媚的生动。

  我们到达扬州时,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正在召开。一天后,也就是3月26日,传来消息:此次会议发表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原则通过了申遗工作方案。这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因为扬州作为大运河“发祥地”的历史地位,因为扬州近年来古运河治理的卓有成效,2007年9月26日,在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上,扬州被确定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就设在了扬州。

  而我们此次扬州采访之行的关注重点之一,就是扬州古运河治理与保护。

  运河扬州:
  同生共长,同兴共荣


  公元前486年,长江北岸这片芦荻萧萧的大地上,打败了越王勾践的吴王夫差企望问鼎中原,于是吴国人“举锸如云”,开始修建一座城池,作为北上参与中原逐鹿的跳板;开始挖掘一条沟渠以运输辎重。这座城市叫邗城,沿袭发展,不同时期有了不同的名字:广陵、江都、邗江、维阳,到现在叫扬州。这条沟渠因城而名邗沟。

  虽然夫差没能成功问鼎,甚至因为这个冒进的举动遭到中原诸侯与越王勾践的两面夹击而最终覆国,但一个延续了千年的运河挖凿工程却就此拉开了帷幕。

  隋代,隋炀帝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南延北扩,全线开凿大运河,最终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扬州扼守着长江、运河两条水运大动脉的交会之处,成为全国水运枢纽。运河在扬州城内沟通邗沟、漕河、小秦淮河、二道河、宋夹城河等河道,北接茱萸湾、邵伯湖、凤凰岛,南经瓜洲汇入长江。

  到唐代,扬州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世界上对外开放的四大港埠之一。唐末至宋、元、明、清初,扬州虽数遭兵火之灾,但因水运、漕港运的掌门地位,经济鼎盛、富可敌国。在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有6个,而扬州列北京、江宁(南京)之后位居第三。

  清末,由于铁路的兴起,扬州的水运优势变成交通劣势,扬州也因此一度衰落。现在的扬州古运河的漕运功能已逐步衰弱,但仍具备引水、防洪、排涝、航运等功能。

  可以说,扬州见证了大运河的诞生与发展,大运河也哺育了古城扬州。扬州应“运”而生,与古运河同生共长,同兴共荣。汉代的兴盛、唐代的鼎盛、清代的极盛,孕育了扬州的物质文明,而且孕育了扬州包容、进取的人文精神。

  3月25日晚上,我们顺着整齐的古运河河堤,漫步而行。驻足于普哈丁庙。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南宋末年到扬州传教。他热爱中国,尤其眷恋大运河,他死后,人们遵其遗嘱葬于运河岸边。这座静寂的墓园,见证了昔日扬州商旅云集、沟通四海、国际性商业都会的繁华。

  辉煌灯火中,眼前的城市流光溢彩。滋养了扬州2500年的古运河,默默流淌,依然在滋养着现代文明中的扬州。母亲河的这份安静从容中,蕴含着一种无形厚重的力量。

  新时期的扬州人心怀感恩,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母亲河加大了保护和治理的力度,使古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新扬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扬州运河:
  现代文明的历史名片


  现代扬州人认识到,古运河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文明资源,他们将运河真正视为一张历史文化名片精心打造、对外推广。

  在运河治理的规划中,根据古运河环城而流的格局,用水来“说话”。借助亭台轩榭、石栏绿柳,营造沿河古典园林景观。游人置身其中,回味无穷。他们修整沿河古迹,建成休闲广场,作为人文节点,刻石立碑,详细解读。古运河东关古渡休闲广场,宋城东门遗址、大王庙广场等类似景点,在扬州内河沿岸随处可见。沿河仿古建筑,都按扬州古典园林风格设计。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扬州在修复吴道台宅第、卢氏盐商古宅时,施工单位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吴道台、卢氏盐商的后代,尽可能恢复其历史格局,做到整旧如故。水文化博物馆、淮扬菜博物馆、盆景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中医博物馆、盐宗庙、南门遗址广场先后在河边开放。博大精深的扬州人文底蕴,在这里得到了详尽注解。

  一番精心设计,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尽收一河——运河文化活了。古运河风光带已成为老城区市民晨练、休闲的好去处,运河两岸的一些区域也成为城市居民居住的首选,一些住宅小区的人居环境充分体现了古老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与扬州共生的古运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诞生的地方,她的功能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已经成为扬州一个流动的活体的博物馆,一条生态的休闲水廊,成为扬州营造“人文、生态、宜居”的水环境的典范,日益焕发出新的价值和魅力。

  扬州的历史繁华一度与大运河盐运有关,盐业经济和盐商文化曾经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品质和气度。因此,在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今天,扬州人重新强调晋商徽商的精神,奋进、开拓、诚信、儒雅成为今天扬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资源。运河之城、盐商故里,根据其名人荟萃、故居成片的特点,近几年扬州先后重点整治了东关街、东圈门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改善老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走进这座城市,你随时随地都会体验到城市与运河不可分割的联系,领会到扬州人对运河这张名片的珍视。他们把保护运河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打造运河风光带,治理城市水环境,彰显人文生态的城市个性,扬州宜投资创业、宜人居休闲的特色日益凸现。2006年,每年一度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主会场就设在古运河畔的便益门广场,还在古运河的南门码头举办了盛大的“花船巡游”首发仪式,进一步扩大了运河的影响,打响了“运河品牌”。

  来扬州前,我们采访了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谈到近年来扬州投入很大资金和精力进行古运河城区河道改造、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沿河风光带建设,季建业感触颇多。

  季书记告诉我们,刚开始时,有些人还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定提出过质疑,认为把那么多钱,扔到运河里,是亏本的买卖。

  但是,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坚定的:治河不能只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运河治理好了,古城的面貌会随之改善,扬州市的品牌价值会大大提升,扬州百姓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会大大改善。这里面形成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是无穷的。这个钱扔到河里,一定会溅起大大的浪花。

  实践证明,的确如此。浪花形成的涟漪,激荡了百姓的生活。

  倾心治河:
  百姓成最大的受益者

  开挖大运河的第一揪在邗沟,看运河不可不看古邗沟。

  3月27日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整修一新并立碑勒文的古邗沟遗迹前。碑文上记载,古邗沟遗迹,在扬州黄金坝到螺丝湾桥这一段保留至今。宋代时候,在这里建有邗沟庙,祭祀邗沟神,后来,又建了大王庙,用来祭祀夫差和刘濞两位吴王。如果说,夫差的功绩是开邗沟、筑邗城,那刘濞的最大功绩就是开启了扬州以水兴盐、以盐兴城的历史。两位吴王都曾经给扬州带来了福祉。

  2006年冬,扬州市政府兴建了大王庙广场,重修了邗沟大王庙,使其成为古运河边一个崭新的景点。

  端坐于大王庙中的两位吴王塑像,安静地望着面前悠悠的古运河。河岸边杨柳依依,市民在亲水走廊上悠闲漫步,孩子们在河边打闹嬉戏。在庙前广场,我们碰到了带着孙女散步的朱大爷,他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祖祖辈辈靠种菜为生。他告诉我们,在古运河治理中,两岸棚户区的居民被政府拆迁安置。谁也想象不到,短短几年时间,原来垃圾成山、蚊蝇滋生的臭水,竟然变成了一湾碧绿的活水。人们可以在这里闲庭信步,下棋锻炼,美好的水环境勾画出一派幸福图景。

  扬州市水利局的同志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扬州昔日碧水荡漾的河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成为污水沟。古运河扬州城区段年久失修,沿岸水利工程老化,房屋低矮破旧,河床普遍淤积,断面严重缩狭,河道防洪能力下降。

  每到汛期,沿岸都有房屋受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古运河两岸工厂和居民排污严重,导致古运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体乌黑发臭。城市水环境的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古运河、长江下游的生态与环境,也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极不相称,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严峻的现实使扬州人认识到:水环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扬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水环境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推进;加强城市水环境建设和整治,是“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关键措施。

  从1998年开始,扬州市先后投入20亿元,实施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几年里,先后清淤128万立方米,搬迁居民3200多户,沿河100多家工厂退城进园。拆迁房屋近50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0%。同时进行了疏浚河道、驳岸整治、沿河截污、景观改造及“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

  综合整治恢复,提高了河道送水和沿线挡洪能力,提升了沿河两岸景观的文化内涵。现在的古运河集防洪、排涝、灌溉、通航、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

  朱大爷反复告诉我们,生活在现在的扬州人是最幸运的。贯穿扬州城区的古运河两岸曾经居住着几千户居民,是扬州最大的棚户区之一,雨季经常受淹。2001年开始,扬州开始实施古运河棚户区整治改造工程。拆除棚户区后,古运河两岸现已建成公共绿地带、高档住宅区和商贸休闲区。一条人文之河、生态之河、繁华之河、欢乐之河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因为环境的变化,扬州人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徜徉河边,扬州人情感愉悦,心灵陶冶,充分享受着“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法治”的新扬州建设的成果。

  落日的余晖倒影在河水中;天上的风筝,与放飞的人闲适的心情一起在清风中飞翔。这边,我们从运河水中看到的是江南徽派风格的现代化楼房;河对面,他们从运河水里看到古朴雄壮的大王庙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安宁与和谐。两岸的景致被这条古老的运河一一包容。

  希望之河:
  延续和发展运河文明


  2007年9月26日,世界上开凿历史最悠久、流程最长的人工河——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成立,负责统一协调大运河流经城市的运河申遗工作。

  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落户扬州,更让国内外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这座古老的城市,去发现历史的厚重和人居的恬静如何完美地与日新月异、发展创新的现代化城市融为一体。作为具有科学发展观和开放思维的政府,扬州在思考,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升城市品位,张扬城市个性,保持传统特色。

  运河的价值并不是必然通过申遗才得以昭现,然而,在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提高、基础设施优化、文化遗产维护修复条件改善的年代,申遗却是对古老大运河的一次“再发现”,是对其价值的一次重新发掘,是研究、保护、整治、复兴这座古老运河的机会,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通过大运河申遗,有利于重新发现和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价值,有利于激发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有利于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管理水平。

  我们采访季建业书记时,他表示,扬州牵头运河申遗的行动,也证明这座城市没有停止过追赶长三角和接轨世界的步履。他们正在用自身的优势推动着文化的新突破,打造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用从容的发展模式和科学的发展观念,维护着自身的特点。

  作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市民决心从自身做起,按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认真编制实施古运河控制性详规,做好大运河扬州段、扬州古运河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丰富运河风光带的文化内涵,实现运河古迹、自然风光和非物质遗产三位一体,打造扬州独特的运河文化精品,为中国大运河早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悠悠运河,千年血脉。古运河对扬州城的诞生和成长,对扬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如今,古城扬州,贯通东西的宁启铁路、跨越长江的润扬大桥、环绕城市的高速公路与通达南北的大运河构建了开放开发的通途,古城复兴与新城崛起相得益彰,“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在新扬州的现代文明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阅读 184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