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度纳帕海湿地冬季水鸟种类与数量监测报告

媒体:原创  作者:赵建林 韩联宪
专业号:云南湿地
2008/8/11 16:44:58
2007-2008年度纳帕海湿地冬季水鸟种类与数量监测报告
 
 
摘要: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县,是湿地候鸟迁徙途中停留觅食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由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提供经费支持,我们于2007年冬~2008年春对保护区内的越冬水禽进行了种类和数量的监测。监测采用定点观察法,对纳帕海湿地越冬水鸟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活动生境进行了直接观察统计。本越冬季节共记录鸟类6目9科36种,其中冬候鸟34种。越冬期内,水鸟种类和数量的变动不似前2个冬季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本年度纳帕海落水洞被淤积堵塞,纳帕海一直保持很大的亮水面,广阔的水体为水鸟越冬提供了开阔的活动生境和足够的食物来源。本越冬季节的监测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冬季保持纳帕海一定面积的水面对越冬水鸟安全越冬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湿地;越冬水鸟;种群数量;监测
 
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部横断山系候鸟迁飞通道,是湿地候鸟南迁北徙时休息觅食的重要“驿站”,也是很多湿地候鸟的越冬地。2005年10月西南林学院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合作,开始对纳帕海湿地越冬水鸟进行系统监测,对监测方法进行了完善和改进。随后运用这套监测方法对2006-2007年越冬期水鸟进行监测,2007年冬至2008年春继续采用这套监测方法对纳帕海保护区越冬水鸟进行了整个越冬期的监测,本文为2007年-2008年监测数据经整理形成的监测报告。
 
1监测方法、时间、地点
1.1监测方法
采用定点观察法,于越冬早期、中期和末期对纳帕海越冬水鸟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活动生境进行直接观察统计。调查中使用徕卡Apo-Televid 20~60×77单筒观察望远镜和熊猫60倍观察望远镜,观察统计调查区域内水鸟种类和个体数量。
用观察望远镜分区扫视观察区域内的鸟群,鸟种识别配合使用《中国野鸟图鉴》和《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记录水鸟种群数量,对于较大的群体采取“集团统计法”,同种鸟的数次统计数据,采取最大数据值保留法保留统计数量的最大值作为该种鸟的数量。根据常规鸟类群落优势度的划分方法,将个体数量超过全部鸟类群落个体数量10%的种类定为优势种。
 
1.2监测时间
分别于2007年11月10日-12月20日,2008年1月2日-1月18日,2008年3月2日-3月21日,其中2008年1月监测数据由纳帕海保护区保护所负责完成。对纳帕海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观察记录。并将上述3阶段作为越冬早期、越冬中期和越冬末期来进行描述。
越冬早期监测统计时间共计40天;中期为16天;末期为20天。香格里拉县林业局赵建林、刘学先,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韩联宪、冯理、阎水健,纳帕海保护区管理所闽龙、吓学保护所巡护员七林农布共7人参与监测工作。
 
1.3监测地点
在保护区纳帕站观鸟台、吓学站观鸟台各设1个固定观察点,在哈木谷村监测点、腊浪村落水洞各设1个补充观察点,共计4个观察点。
以3天为1个工作周期。第1天在纳帕站观鸟台定点监测;第2天在吓学站观鸟台定点监测;第3天上午在哈木谷村监测点补充监测,下午在腊浪村落水洞补充监测。依次循环。每天的工作时间为:上午8:30-11:40;下午14:00-17:40。                                                                       
 
2水位变化测量
在纳帕海湖盆西北部腊浪湖区落水洞口设立直木条标记,观察水位变化。在首日进行第一次水位标记后,每隔3日进行一次标记,并测量水面裸露直木条至记号处的高度,获得水位落差数据。2007年11月12日、15日、18日、21日、24日、27日、30日、12月3日、6日、9日、12日、15日、18日;2008年1月3日、6日、8日、12日、14日、17日;2008年3月4日、7日、10日、13日、16日、19日。共完成25次标记。
 
3监测结果
3.1水鸟种类和数量
本次越冬调查期间,共观察记录到水鸟37种,分属6目9科。种名、数量、活动生境、居留情况、保护级别等数据信息列入表1。
表1  2007-2008年度纳帕海湿地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监测表
目、科、种名
保护级别
活动生境
居留情况
数量
I.鸊鷉目
 
 
 
 
 
1.鸊鷉科
 
 
 
 
 
1.          小鸊鷉
 
湿地
R
300
 
2.          凤头鸊鷉
 
湿地
W
12
 
3.          黑颈鸊鷉
 
湿地
W
1
 
II.鹈形目
 
 
 
 
 
2.鸬鹚科
 
 
 
 
 
4.          普通鸬鹚
 
湿地
W
19
 
III.鹳形目
 
 
 
 
3.鹭科
 
 
 
 
 
5.          大白鹭
 
湿地
W
11
 
6.          白鷺
 
湿地
W
2
 
7.      苍鹭
 
湿地
W
9
 
8.          牛背鹭
 
湿地、农地
O
3
 
9.          池鷺
 
湿地
W
2
 
4.鹳科
 
 
 
 
 
10.       黑鹳
I
湿地
W
227
 
11.       东方白鹳
I
湿地
W
1
 
I.雁形目
 
 
 
 
 
5.鸭科
 
 
 
 
 
12.       灰雁
 
湿地
W
2
 
13.       斑头雁
 
湿地
W
3900
 
14.       赤麻鸭
 
湿地
W、R
2800
 
15.       赤膀鸭
 
湿地
W
330
 
16.       赤颈鸭
 
湿地
W
400
 
17.       斑嘴鸭
 
湿地
W、R
2100
 
18.       绿头鸭
 
湿地
W、R
2000
 
19.       绿翅鸭
 
湿地
W
1100
 
20.       针尾鸭
 
湿地
W
24
 
21.    罗纹鸭
 
湿地
W
27
 
22.    琵嘴鸭
 
湿地
W
18
 
23.    白眉鸭
 
湿地
W
3
 
24.    花脸鸭
 
湿地
W
5
 
25.       普通秋沙鸭
 
湿地
W
24
 
26.       白眼潜鸭
 
湿地
W
13
 
27.       红头潜鸭
 
湿地
W
4
 
28.    凤头潜鸭
 
湿地
W
80
 
V.鹤形目
 
 
 
 
 
6.鹤科
 
 
 
 
 
29.       灰鹤
II
湿地、农地
W
7
 
30.       黑颈鹤
I
湿地、农地
W
327
 
7.秧鸡科
 
 
 
 
 
31.       黑水鸡
 
湿地
W
80
 
32.    白骨顶
 
湿地
W
200
 
VI.鸻形目
 
 
 
 
 
8.鸻科
 
 
 
 
 
33.       凤头麦鸡
 
湿地
W
900
 
9.鸥科
 
 
 
 
 
34.    红嘴鸥
 
湿地
W
14
 
35.    渔鸥
 
湿地
W
3
 
36.       银鸥
 
湿地
W
2
 
37.       棕头鸥
 
湿地
W
5
 
表注说明
1.生境类型
湖泊、河流、沼泽地,表中用“湿地”表示;农地在表中用“农地”表示。
2.居留情况
留鸟用“R”表示;冬候鸟用“W”表示;偶见或罕见鸟用“O”表示。
3.各水鸟数量为整个越冬季节监测统计最大值。
3.2越冬各期水鸟种群和数量变化
 
 
图1 越冬期水鸟种群变化
 
 
图2 越冬期水鸟数量变化
 
3.3重点鸟类监测状况
在纳帕海保护区越冬的水鸟中,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颈鹤、黑鹳、东方白鹳,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灰鹤。其中东方白鹳和黑颈鸊鷉是保护区建立以来,首次记录到的越冬水鸟。
这些水鸟是监测工作的重点目标。国家级保护动物当中,黑颈鹤的种群规模在整个越冬期内相对稳定,除在2007年11月20日监测到最大数量327只,到2008年3月末,黑颈鹤的数量在280-310只之间变动。
黑鹳的种群数量则波动较大,在越冬早、中、末期呈现低-高-低的变化。10月上旬开始迁入保护区,在中期的12月数量达到顶峰的227只,这也是纳帕海越冬黑鹳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黑鹳2008年3月下旬即大部分迁离纳帕海。通过监测,整个越冬期内,有60-80只黑鹳一直栖息于纳帕海湿地,在此度过整个越冬季节。本越冬期黑鹳幼体数量增长到89只,较往年呈明显上升。
而灰鹤的数量仅有7只,较前几个越冬期没有较大的增长。
而在其他雁鸭类鸟类中,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的主要是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在整个冬季,它们的数量都维持在千只以上,高峰时其总数更可以达到万余只。上述5种水鸟是构成纳帕海越冬水禽的主体,亦即整个越冬水鸟群落中的优势种,这与近几年越冬水鸟的监测情况一致。
 
4讨论
 
4.1水鸟群落组成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37种水禽,按郑作新《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划分标准对各水鸟进行居留状况分析,有留鸟1种,占所录水鸟种类的2.28%;偶见或罕见鸟1种,占2.28%;冬候鸟35种,占95.44%。越冬水禽种类较上年有所减少,但水禽整体数量大量增加,达到近3年越冬监测种群数量的最高值。
 
4.2鸟类群落的种群变动
调查结果表明,本年度纳帕海湿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在越冬的不同时期的变化不明显。越冬早期水禽种类和种群数量最多,为28种14980只,优势种为:斑头雁、赤麻鸭、斑嘴鸭、绿头鸭、绿翅鸭。此时,由于经过2007年夏季充沛的降雨,本年冬季,湿地的水域面积非常开阔,为众多的水鸟提供了足够的栖息和觅食地。斑头雁、赤麻鸭、斑嘴鸭、绿头鸭等水禽的数量出现迅速增长,依次为3900只、2800只、2100只和2000只。
中期水鸟种类和数量有所减少,为24种9730只,优势种为: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和凤头麦鸡。中期湿地水量较早期有所减少,但仍保持了近1000ha的面积,相比前2年中期水域面积迅速下降的情况,本年越冬中期充沛的水域保证了大量水鸟越冬生存。近万只水鸟的数量也是近几年越冬中期的最大值。
越冬末期的湿地水域面积始终保持在600ha以上,水鸟种类和数量为24种11920只,优势种为:斑头雁、绿头鸭、斑嘴鸭、赤麻鸭、绿翅鸭。
纵观整个越冬期,黑颈鹤、黑鹳、赤麻鸭、绿头鸭、斑头雁、斑嘴鸭、绿翅鸭的种群规模和数量相对最为稳定,这7种水鸟是构成整个越冬期水禽的主体物种。而由于本年越冬期水域始终保持着较大的面积,从而使主要水禽的数量整体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4.4湿地水量对水禽越冬的影响
本年度纳帕海湿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在越冬的不同时期的变化不显著。是由于越冬期内湿地水域面积持续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丰沛的水量形成的开阔水体为水鸟提供了充足栖息生境和食物来源,也保证了水鸟足够的安全栖息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水鸟不像往年在水域面积迅速减少时,选择离开纳帕海迁往其他水量多的地区越冬,而是持续停留在湿地内度过整个越冬季节。
通过对纳帕海保护区湿地水位共25天的标记测量,越冬早、中期水位退化较平缓,平均每天水位下降0.4cm。越冬早、中、末对保护区水域面积检测显示,湿地内水域面积占保护区生境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50%,40%,20%,湿地水域在整个越冬期间都保持了足够多的面积,湿地水鸟种群和数量也相对稳定。
与2005-2006年、2007-2008年的监测情况比较,本年越冬期水体情况非常乐观。整个越冬期内,水鸟的活动生境和栖息生境总保持在深水和富含水量的沼泽内缘,为水鸟的安全越冬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整个越冬期内湿地水鸟种类和数量达到近几年越冬期较高水平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阅读 77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彭大将军于2008/8/29 11:16:08写道:
谢谢湿地中心对云南湿地的鼓励,拉市海湿地加油!
湿地办于2008/8/11 19:08:46写道:
  云南湿地终于有动静了!几次与云南湿地办的同志接触,言谈中感到他们对信息发布和宣传工作还是有比较深的认识的。只是一直没有看见他们发布信息,觉得有些纳闷。现在看到他们发布的信息感到很高兴。
    希望云南湿地在赶上来的同时,注意组织抓好省内的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的信息发布工作。(邓侃)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