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清洁工”修复水体 温州中山公园外河试点成功

媒体:温州日报  作者:缪小霞
专业号:北京湿地植物
2011/1/27 10:52:20
2011年01月26日 07:42:31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温州网讯 (记者 缪小霞)由温企引进的“美国籍”微生物在本土驯化后,入河“抢吃”氨、氮、磷等水体污染物,利用抑藻虫吞食藻类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同时种植水生植物吸附污染物,这种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治河工艺,在市区中山公园东首外河试点成功。昨天,记者随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组前往,看到河水变清、水质变好的喜人一幕。

  绿树倒映下的粼粼微波里,可偶见鱼虾游动。然而在3个多月前,中山公园东首这条外河还是黑臭熏人的“死河”,水质各项指标均为劣Ⅴ类。据介绍,该河道的污染外源主要为周边的居民生活污水,内源则是河底大量沉积的淤泥,造成氨、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严重超标。

  消除这条河黑臭现象的主要功臣是“美国籍”微生物。去年10月5日,项目实施单位——温州海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将“漂洋过海”而来的特种微生物带到中山公园,让它们入河捕食污染物和有机物。“水体受污染后,溶解氧就会不足,耗氧微生物无法生存,导致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氨、氮等污染物,水环境生态系统就会恶性循环。”该项目总工程师吕宏德介绍,这种微生物带有生物酶,降解效率特别高,基本上10天左右就能见效。为了给这些耗氧微生物们“补充能量”,他们利用纳米技术给水体充氧,帮助耗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抑制厌氧微生物生成,防止河水变黑变臭。

  除了这些美籍“清洁工”,水生植物也帮了大忙。这条300多米长、20来米宽的试点河道内,上下共种了360余盆水生植物。河面那些粉嫩嫩的睡莲、水葱不仅扮靓这条景观河,还偷偷消灭河面污染物;河底绿葱葱的蒲草、龙须草,则给鱼虾创造好环境的同时,还默默负责河底污染物降解。和谐的生态系统离不开完整的食物链,如今已逐渐产生的抑藻虫等,以藻类为食,一边降解水体富营养化,一边为鱼虾提供美餐,而鱼虾又是水禽捕食的目标……这样,食物链就会日趋完整,生态系统也会慢慢完善。项目启动14天后,经采样检验,除总磷外,其他指标均好转,其中,总氮符合Ⅳ类,化学需氧量达到Ⅲ类标准。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军表示,通过生态修复,让水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这种治河工艺比传统方法更具效果,或许可在我市塘河综合整治中推广。

  “母亲河的治理,就需要科学手段。”关注塘河整治多年的市人大代表王崇焕建议,两岸百姓还要提高护河意识,做好保洁工作,让刚刚修复的水环境逐渐增强自净能力,恢复自身的生态功能。

阅读 21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