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国际鹤类基金会副主席到北京市交流鸟类栖息地保护国际合作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7/9/22 12:26:21

中国林业网9月22日讯  为加强鸟类栖息地保护,建立与在京国际机构的长期合作,9月18日,应市园林绿化局邀请,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副主席吉姆·哈里斯先生一行两人访问北京市。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就如何开展鸟类栖息地保护国际合作与哈里斯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市园林绿化局国际合作办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

哈里斯先生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的几种濒危鹤类,以及它们的迁徙路线和由于栖息地破坏而面临的威胁。哈里斯先生对市园林绿化局在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的积极态度和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并期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市园林绿化局的合作,共同为鹤类保护及北京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做出贡献。

王小平强调,当前北京市园林绿化的工作重点已逐渐从提高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鸟类是生态系统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的指示物种。未来,市园林绿化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ICF及其他生态保护国际机构的合作:一是加强国际先进技术及人才的交流。北京对以鹤类为代表的候鸟的栖息地保护非常重视,ICF有经验丰富的鹤类栖息地保护国际专家团队,北京将积极借助国际智力资源优势解决北京在生态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二是加强鸟类栖息地保护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北京延庆世园会和冬奥会举办地周边、城市副中心周边以及雄安新区周边等均是水网密集、湿地分布之地,非常有必要在这些地区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际合作基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积极尝试与ICF等国际专业机构合作,利用各自优势构建用于示范展示的鸟类栖息地保护国际合作基地。三是加强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ICF已在鹤类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公众及青少年教育培训项目,市园林绿化局也在自然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未来双方应探索将公众宣传教育作为优先合作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共同为推进候鸟保护及湿地恢复与重建工作而努力。

北京是鹤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北京湿地是鹤类及其他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加强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仿照自然本底构建干湿交替的湿地环境,是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阅读 52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