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内蒙古乌兰察布黄旗海保护区建成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平台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3/12/6 9:56:45

长久以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黄旗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监管主要以人工巡护、望远镜观察等传统手段为主,管控面窄,手段单一,效率低、效果差。水域面积、生物多样性、降雨量、蒸发量等数据无法准确监测,在修复治理中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加之,黄旗海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划定粗放,范围大,不科学,3个乡镇51个自然村划入保护区内,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管控难度极大,在具体执法中,无法固定证据,难以形成有效打击。

为切实改变管理现状,提升监管水平,对保护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精准管控和监测,保护区属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克服资金压力,2023年,投资2600万元,新建黄旗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平台,共购置六翼无人机1架、巡护单兵装备5套,安装监控前端设备297套,建设综合指挥大厅1处。平台于10月底建设完成,目前已投入试运行。

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平台主要涵盖周界监管(跨界进入保护区自动识别报警、红外追踪、人脸抓拍、高空喊话)、生物多样性监测(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虫灾虫害)、生态环境监测(湖面面积、水质、入湖河道径流、气温、风速、湿度、降雨量、蒸发量、火灾隐患)、巡护人员管理及综合指挥五个方面。运行时综合利用天(无人机巡航)、地(视频探头监控)、人(巡护人员巡查)相互策应、集体联动模式,从基础物联、智能分析、数据服务等多个维度,实现保护区监管从人防到技防、从面防到天地空立体防、从结果监测到“过程+结果”监测、从随机执法到精准执法的转变,打通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便于综合管理、统一指挥、协同调度,提升智慧管控和监测能力,对保护区进行高度智能化监管。

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平台对保护区特别是核心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保护区内各类资源、重点村庄出入口、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因素等在指挥大厅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测。同时,平台系统对非法越界进入核心区进行证据固定、自动抓拍、高空喊话驱离、自动报警;对野生动植物可自动抓拍识别、入库IR分析、统计形成报告分类存储;对各类生态环境因素自动监测,按月分析形成监测报告分类存储。

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平台的建成切实有效解决了保护区管控手段原始单一、面窄不到位,缺乏准确监测、无科学数据,无法固定证据影响执法等问题。 黄旗海自然保护区将根据试运行情况,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形成一套完整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发挥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平台作用,争取将黄旗海自然保护区管控工作打造成为全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智慧化管控标杆。

阅读 156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