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洣水科普大讲堂 | 第183期 人文衡东——星光灿烂 王光泽:丹心照汗青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洣水湿地
专业号:洣水湿地
2021/1/6 10:28:32

艳阳高照,秋高气爽,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王光泽故里—— 衡东县城关镇鹤桥村。这里的确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只可惜烈士忠骨埋在千里之外的异乡,但愿他的魂魄能常回故乡看看,但愿日益美丽的故乡能让他含笑九泉。

图片3

王光泽( 1903—1934),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革命烈士,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03年11月11日,王光泽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他就聪慧,逗人喜爱。但因家境贫寒,八岁就给地主家放牛,十一岁外出学做木匠活,十九岁到茶陵县腰破镇做工。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在革命的风暴中,王光泽加入了工会,参加工农运动,开展反封建斗争。1931年,腰破镇赤卫队扩建为警卫连,王光泽任警卫连连长。1932年,调任茶陵县警卫营营长。1933年,茶陵警卫营扩充 为茶陵独立团,任茶陵独立团团长。6月,茶陵独立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团长。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先遣部队,开始长征。随后,王光泽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他带领部队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昼伏夜行,东穿西插,找分散的小股敌人打。不到半个月,独立师经过二十多次战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调动和牵制了敌人,成功地掩护了军团主力向湘西进军。

1934年11月10日,川、湘两省国民党军从左右包抄黔东特区的印江县沙子场,企图一口吞掉红军独立师。王光泽带领部队钻深山,穿密林,攀悬岩,避开与敌人正面接触;他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痛击敌人,迫使敌人狼狈溃退。

11月28日晨,白雾弥漫,不辨方向,独立师抵达大板场,突然一阵锣响,枪声四起。遭敌前后夹击,弹药消耗殆尽,王光泽拔出大刀,一声巨吼:“冲 呀!”像一头激怒的狮子扑向敌群,战士们紧紧跟上。一阵肉搏 战,他们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傍晚,到达干坝子集结时,全师只剩百余人。这时,枪声未止,敌人还在寻找红军。王光泽望着聚集在身边的战友,心情沉重,思考一阵,毅然说:“为了革命,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保存力量,现在要缩小目标,分散冲出去,到湘西去找军团主力!”战士们依依不舍。“快走,不然就来不及了!”王光泽又是命令又是劝说,他目送大家,直到战士们的身影消失在夜幕里。

天亮以后,王光泽只身走到四川秀山县的上川,不幸被俘。敌人夸他智勇双全,要委以重任。王光泽不为所动,大义凛然。敌人恼羞成怒,将王光泽锁上沉重的脚镣,并用两颗烧红的粗钏钉钉死。

1934年12月21日,王光泽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一岁,当地群众含泪掩埋了烈士尸体。

酉阳县人民政府从1949年起多次组织人员寻找王光泽烈士的遗骸,终于在1982年4月离龙潭镇四里地的耶家坡找到。铁镣仍套在烈士的踝骨上, 其状惨不忍睹,也凸显出烈士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1983年11月,酉阳县人民将烈士移葬于龙潭镇烈士陵园,建塔立碑,永远纪念。

1955年9月27日,共和国首批元帅将领授衔仪式在中南海隆重举行。时 任独立师团政委的段苏权死里逃生,历尽艰险,重新回到革命队伍。这一次,段苏权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他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如果王光泽团长没有壮烈牺牲,凭他卓越的指挥才能,浴血奋战,战功赫 赫,他一定会像战友段苏权一样在授衔之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站在烈士故里,遥望埋忠骨的方向,感慨万千,飒飒作响的风啊,请 带去家乡人民的心声:王光泽烈士,你的血没白流,家乡正日新月异,安息吧。

阅读 473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