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老林聊斋(128)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6/6/4 16:14:34

老林聊斋(128

——眼遇·耳闻·认识

中国地大物博,好多创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豫西的地坑院来说,虽不是全国独一无二,却是一种非常考究的民居文化。地坑院和靠山窑都是古人类穴居文化的发展和改进,是黄土塬区独有的生态风景线。从郑州沿陇海线往西,一进入巩义市就可一览窑洞民居的奇特景观,不过你看到的多为靠山窑,就是依山体而建,多坐北向南,每院窑洞根据所占山体长度不等,正面两到三孔者占多数,往山体里面挖的深度多一些的还带有侧窑,就是正面窑洞成直角的,居住者形象称谓为耳窑,每院与外界有门楼,雨雪水有水道通向院外,所有窑脑及窑洞顶上都会碾压的非常光滑,不让草木生长以利流水不存。黄土高塬沟壑纵横,土质坚硬,特别是好多地方的土层含有料姜石层,更增加了土壤的坚固程度,为靠山窑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居住在塬区的居民,没有沟壑那样的条件利用,又羡慕窑洞经济实用,又冬暖夏凉,便挖坑打窑实现其居住梦想,多为正方形,坑深六七米,一坑窑洞六七孔,进出一半胡同一半洞,每一坑内挖有低于坑底三五米的筒井,用于收集坑院及进出口的雨水,窑顶护理同靠山窑。地坑院之所以谓奇居,就是因为她进村不见房,听声不见人。

 

图 1村里有事,众人围观时的景象。

这样的民居最接地气,也是低碳生活的样板。首先,她几乎不消耗能源,所有的工序都有人力来完成,挖坑用人,打洞用人,抹墙用麦秸泥,窑脑砌边用人工打的土坯。可惜现在人都不住这样的地方了。说是不卫生,不亮堂,不安全,不方便。现在居住所用材料都是消耗能源获得的,钢筋、水泥、玻璃、各种合成材料,地板砖、涂料等,看上去真的好看了,方便了,其实不见得就安全了。如今奇怪病多了,癌症多了,不一定和我们不认识的居住材料有关,可也不一定就无关。过去,人的寿命短是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生活营养、生活卫生等条件所致。现今,要是没有那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污染危及我们的健康,人均寿命会不会更接近理论值呢。

 

图 2从这样的地方进出地坑院。

 

图 3经过整理重修供游人欣赏的豪宅。

 

 

图 4过去村里人家有事看热闹的人也是这样围观的。

 

图 5邻居这样出入。

 

 

图 6正常民居。条件属中下等。

 

图 7估计这里面进出的都是留守老人。

 

阅读 59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