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向海多措并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媒体:原创  作者:向海保护区
专业号:向海保护区
2013/2/25 13:56:35

        加强生态保护  建设美丽向海

  向海多措并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丹顶鹤野化训练

   丹顶鹤野化训练巡护车
     保护站工作人员野外巡护

   “
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摈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近一段时间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似乎人人都能说出几句关于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在局党委的号召下,大家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系列关于十八大书籍,特别是十八大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篇章令许多职工耳熟能详。新年伊始,湿地更新。向海保护区管理局在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率领下以饱满的热情昂首迈入落实十八大开局之年。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将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向海湿地保护中来,向海保护区管理局党委通过召开动员会、党委班子带头写心得体会、聘请专家授课解读等方式,提高全局职工认识水平,大家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列入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向海保护区事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向海是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首批加入《湿地公约》的七大湿地之一。多年来,向海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吉林省西部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保障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局党委号召全局干部职工,要把生态保护工作做为全局的中心工作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建设,四个突破”工作方针和目标,即以生态保护为中心;以湿地保护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为重点;加强班子和职工队伍、基础设施及保护站建设;资源保护工作、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产业发展、生态旅游要有突破。凝心聚力、采取切实措施全面推动生态保护工作向前发展。

选兵择将抓保护

初春的向海,冰雪覆盖,零下十几度的气温,路上少有行人,但向海保护局几辆越野车仍然在冰雪中缓缓行进。它们有的行驶在天然林内,有的行驶在芦苇丛中,有的行驶在草原间。这是保护局执法队伍每天要做的巡护工作。多年来向海干旱少雨,人为活动频繁,破坏湿地、开荒、毁林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现状,向海保护局党委重点加强了保护站的队伍建设。局长陈林说,保护站是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志,是保护区的最前沿阵地,我们要坚守阵地,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为了顺利开展工作,保护局通过在全局职工内公开竞聘,4名德、能、勤、绩、廉突出的同志走上了保护站站长岗位。保护局还提高了站长的行政级别,给保护站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统一办执法证,提高补助标准,由过去的3个站增加到4个,人员由过去的2-3人,增加到4-5人,并在每一个站增派一名驻站民警。同时还更新了保护站执法交通工具和仪器设备,新购置巡护车辆4台,各站配备了照相机、望远镜、GPS定位仪器设备。极大地调动了保护站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各保护站落实管护责任,健全奖罚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局生态保护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社区共建美丽家园

为了解决当前保护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向海保护区成立了社区联合保护委员会,成员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场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解决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正在开展的通榆县土地确权发证工作中,保护局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使向海保护区内15280公顷天然林权属问题得到了确认,为保护区内天然林资源奠定了基础。同时,保护局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出版书籍、拍摄电视剧、开展夏令营、“爱鸟周”活动等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向海多样的湿地生境和完美的生态景观,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湿地保护队伍中来,保护局通过官方网站推出新举措:宣传湿地保护,即可免费畅游向海。面向社会发出向海湿地信息员“征集令”,参与者可通过网络报名,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向海湿地信息员证,持证者可免费到向海景区仙鹤岛、百鸟园、博物馆采风。目前,已有100余人参与弘扬向海湿地生态文化的网络宣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社区群众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自觉保护鸟类成了当地时尚,发现伤病鸟主动通知或送交保护局。今年通过周边群众送到保护局进行救治的伤残鸟多达21只。

合理利用资源引领经济转型

如今的向海,时常能在老百姓房前屋后看到人工养殖的雁鸭。区内最大养殖户的大雁数量已达十万余只。人工养殖雁鸭成了向海的新兴产业在悄然升温,雁鸭系列食品已逐渐摆上了人们的餐桌。

向海保护区境内有2万多人在从事生产活动,区内有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习惯。近年来,绒山羊的数量大量增加,给生态保护造成了极大压力,为逐步改变当地社区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人为活动干扰对保护区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为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保护局认真分析向海所处的资源优势:原始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及偏碱性的土壤条件,是开展人工养殖雁鸭的最佳场所。于是,去年春季开始,保护局启动了林间湿地雁鸭养殖示范项目,为湿地经济发展探索新路。

由于人工养殖的雁鸭所特有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多方位的利用价值使得其在国内的消费需求急剧上升,目前国内的养殖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林间湿地雁鸭人工养殖示范项目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新兴项目将成为全区的一种新型替代性产业,同时它也将成为向海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又一大胆尝试。

截止目前,向海保护局改扩建雁鸭舍1100平方米,采取与当地养殖户合作的饲养方式,购进大雁雏300只,成品大雁1000只,带动社区居民500余户,人工养殖大雁不仅走上了人们的餐桌,而且市场前景看好。

                               人与自然和谐扮靓湿地

据鸟类专家称,目前野外丹顶鹤的数量不足1500只,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了拯救濒危物种,扩繁种群数量,近年来保护局开展了丹顶鹤等珍禽人工繁育实验研究并获得成功,繁育丹顶鹤数量已超百只。与此同时,保护局通过国家调水、修筑堤坝、封山育林等措施为丹顶鹤等珍禽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环境,恢复湿地2万多公顷。并且通过“招亲”、模拟野外生境等方式,将丹顶鹤进行野化放归自然。保护局还成立专业救护队伍,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准确掌握鸟类的种类分布、生活与摄食习性及其迁徙规律,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预防方案和综合预防机制,一旦有鸟类伤亡事件发生,保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治。制定科学救助规程,并积极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如GIS系统等),建立预防鸟类的国内、国际监测网,互通情报,积极开展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预防与救治保护的能力,为候鸟迁徙提供安全通道。




 

阅读 129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