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外来物种治理牵人心,生态文明建设践于行——市绿化市容局蔡友铭副局长等冒雨考察崇明东滩保护区

媒体:原创  作者:崇明东滩
专业号:崇明东滩
2013/2/6 11:08:36
 

21日上午,天阴沉沉的,已经连续下了十多个小时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从保护区的高清视频监控中发现,东滩的滩涂上,雾气朦朦,能见度不足千米。恶劣的天气挡不住一直牵挂着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治理及鸟类栖息地优化工作的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蔡友铭的脚步,在市绿化市容局保护处处长孙余杰、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裴恩乐及保护区管理处汤臣栋主任等陪同下,蔡友铭副局长冒雨考察了互花米草治理中试二期项目区域及已遭互花米草大肆入侵的潮间带滩涂。

 

 

互花米草入侵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互花米草为禾本科米草属(又名绳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由于人为引入与自然扩散,现在已成为全球海岸盐沼生态系统中最成功的入侵植物之一。互花米草于1995年在崇明东滩首次发现,随着自然扩散和人工移栽,互花米草在东滩的分布面积迅速扩大。截止到2011年,互花米草已由2002年的500公顷快速扩散为2100公顷。

互花米草的扩散侵占了大量海三棱藨草群落的分布区,造成海三棱藨草群落面积不断萎缩甚至在某些区域几近消失,直接导致鸟类喜爱的食物之一——海三棱藨草种子、球茎等越来越少,严重危害到迁徙、越冬鸟类在东滩的取食和休息。

 

 

生态治理中试项目初显成效,水鸟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一夜雨后的土质围堰湿滑且泥泞,车辆在互花米草治理中试二期项目区的土质围堰上缓慢行驶。近处,成群的野鸭不时被车辆惊起,漫天飞舞;远处,密密麻麻的野鸭在水面上游弋、觅食或把头藏于翅下安睡,显得十分安逸。蔡友铭副局长认真地查看着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的鸟类活动、互花米草控制等情况,还不时地询问项目进展、控制方案、管理措施等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B5(雁鸭类栖息区)区的浅水处,几只体型较大的白色水鸟引起了汤臣栋主任的注意,为了看清并正确判断是何种鸟类,蔡友铭副局长、汤臣栋主任等冒雨下车,最终确认其为国家二级保护区动物琵鹭。在成功实施互花米草治理一期中试项目的基础上,治理面积更大并首次在中潮滩实施的二期中试项目的建设成效让蔡友铭副局长一行兴奋不已,并对即将实施的更大规模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及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满怀信心。

互花米草治理中试项目是由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资助的湿地保护补助项目,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摸清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态势;借鉴市科委前期研究主要成果,采取“围、割、淹、晒、种、调”等综合集成技术方案,对互花米草入侵区域的退化湿地实施物理治理和修复,遏制互花米草生长直至消除;并对退化湿地进行水鸟适宜栖息地改造,不断恢复鸟类种群数量,不断恢复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质量;为崇明东滩大规模开展互花米草控制与治理和湿地修复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实施以后,形成了3000亩环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优化区、成功控制了项目实施区域内的互花米草生长和扩张、优化区内生境明显改善,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监测资料表明,捕鱼港优化区内记录到的雁鸭类数量占同期保护区总数的65.88%,鸻鹬类数量则占到22.12%,水鸟补充栖息地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徒步滩涂潮间带,指点科研新方向

天公作美,在考察完互花米草治理中试二期项目后,淅淅沥沥的小雨渐渐停止。蔡友铭副局长一行在二期围堰的东南角换上了齐胸高的连体橡胶下水裤,准备赴潮间带滩涂实地考察互花米草入侵及海三棱藨草受胁情况。

走过两条横跨潮沟、只有半米宽的简易小竹桥,穿越300多米长的芦苇荡后,互花米草、芦苇交错生长的景象出现在大家眼前。继续往约700米外的光滩方向前行,芦苇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互花米草和少量的海三棱藨草。有的地方互花米草早已经连成片,海三棱藨草却不见踪影;有的地方虽还有海三棱藨草,但斑块状的互花米草也已入侵之中并对其形成了合围态势,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滩涂泥泞湿滑,不时有小潮沟横卧眼前,但蔡友铭副局长一路仍很仔细地观察。在海三棱藨草生长区域,一粒粒散布于滩涂表面的海三棱藨草种子引起了蔡友铭副局长的注意和兴趣,他详细询问了保护区关于海三棱藨草方面的科研工作情况,并指示要根据东滩的水文、气候及土壤等条件,抓紧做好海三棱藨草的抚育研究及斑块状互花米草治理的技术准备。

 

 

探访滩涂“鸭场”,归途巧救红喉潜鸟

滩涂“鸭场”是保护区在越冬期间重点守护的越冬鸟类密集栖息场所,每个“鸭场”均聚集了数千的野鸭。保护区目前已经针对4个被发现的“鸭场”实行了重点保护,每天都有巡护人员进行早晚巡查。夜间则有东滩三号船和关键物种监测站的人员进行驻守执勤,防止不法分子进行偷猎。

蔡友铭副局长一行在汤臣栋主任的陪同下去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鸭场”进行探访。虽然为了防止惊扰栖息的野鸭没有深入“鸭场”,但此起彼伏的鸭叫声仿佛已经让大家身临其境。汤臣栋主任介绍了“鸭场”的生境特点、野鸭栖息情况及保护措施,蔡友铭副局长对此非常重视,提出一定要严格控制人为干扰,严密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越冬鸟类安全。

在返回途中,一行人突然发现一只略小于家鸭的鸟儿在互花米草丛边上扑腾,无法飞行。随行的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副站长袁晓马上识别出这是一只红喉潜鸟。经检查,此鸟系因腹部羽毛沾染很多油污而“落难”,红喉潜鸟善于在水中游动、潜水或起飞,但在退潮后的陆地上,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使之很难行走或起飞。保护区工作人员将受油污困扰的红喉潜鸟其带回管理处进行清理后将其放归了大自然。

阅读 92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