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绿色中国�览夏篇】海珠湿地:广州“南肾” 百果飘香

媒体:央视新闻  作者:央视新闻
专业号:海珠湿地
2016/6/20 9:42:31

【绿色中国·览夏篇】海珠湿地:广州“南肾” 百果飘香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城市中轴线的南端,距离地标建筑“小蛮腰”——广州塔仅3公里。每逢夏季,东南季风经过这儿吹向广州城区,让空气得以净化,被称为广州的“南肾”。

海珠湿地由万亩果园、海珠湖和39条河涌组成,这些挂满枝头的绿色小果子是当地一种常见的水果——黄皮,再过一个多月,它们就完全成熟了。在湿地内,像这样的果树一共有1万1千亩,水网交织、百果飘香。这里也是鸟儿栖息的天堂,漫步湿地中,鸟语花香,分外惬意。

 

调洪蓄涝:库容量高达200万立方米

位于城中央的海珠湿地还有一个重要功能——调洪蓄涝。海珠湿地是被珠江及其支流包围着,可以通过和珠江连通的11个水闸口,利用珠江潮汐水位变化来调节湿地的水位。

重点是!海珠湿地有大量的土壤,其占地面积有1.3万亩,超过8成都是原生态果林,相当于有8000多亩土壤,这些土壤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对雨水发挥着吸收、净化以及最重要的延缓释放功能。

 

百果飘香:一万一千亩的果树即将迎来收获

海珠湿地由万亩果园、海珠湖和39条河涌组成。如今,挂满枝头的绿色小果子正是我们广州常见的一种水果——黄皮,再过一个多月,它们就完全成熟了。

而在湿地里,像这样的果树一共有一万一千亩。水网交织,百果飘香,这里也是鸟儿栖息的天堂!漫步湿地中,鸟语花香,分外惬意。

 

果农:只想保护好这片土地

海珠湿地由万亩果园、内湖和河涌组成,果园面积占湿地的五分之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在城中央保留一块生态完善的湿地并不容易。这个曾经养育着三万多村民的果园也被荒废过,村民黎智祥经历了这一切,而他的工作、生活也一直因为果园、因为湿地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海珠湿地的万亩果园覆盖海珠区8个村,仑头村是其中之一,主要种龙眼和荔枝,四十多岁的黎智祥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水果远销海内外的热闹。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样的盛景逐渐消失。果园周边建起了小工厂和饭店,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涌,再加上村民为了增加收益不断加大种植密度。结果,果园严重退化,曾经年产上百斤的果树最后不结果了。果农收入变少,大家纷纷外出打工,黎智祥也不例外。

为了抢救这片城市中的绿洲,2011年前后,广州启动了保护海珠湿地项目。政府向村民支付了当时最高的补偿金,并为他们购买社保,把果园纳入湿地的保护范围。仅用40多天,8个村共1.1万亩的征地签约全部完成。

随后,湿地公开招聘农技人员,要把果树救活、恢复湿地生态。想到自己有经验,熟悉这片林子,已经在外经营绿化工程生意、并已小有成就的黎智祥当即决定跑回来应聘。

400多名村民回到了他们的果园,重新照料果树、清理堵塞的河道。此外,海珠湿地的水环境治理也同时展开。

经过系统的恢复,湿地内的水质从之前的劣五类变成了三到四类。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些数字他们看不懂,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这片湿地水域里又可以玩起了儿时的游戏——钓螃蟹了。

如今,湿地重现生机。围绕着果园,当地还恢复了不少滩涂和水生植物,并规划了鸟类保护区。

环境变好了,果树重新挂果,黎智祥越干越起劲。刚毕业的儿子黎梓健看到老爸的变化,也决定回湿地工作。眼下,他正在当实习导游,带着小朋友游览湿地。海珠湿地位于城市中心,每周都有超过200名中小学生来到这个自然课堂学习。

黎梓健说:“希望他们会记住这个样子,然后告诉下一辈,就好像我当了爷爷,他们当了爸爸,(他们也会)告诉他们的孩子要保护环境,或者是做一份很小的贡献。”

 

 

阅读 148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