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保护碧水蓝天 造福子孙后代

媒体:西藏日报  作者:周明江 张黎黎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5/26 9:54:41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西藏生态环境的战略定位,从国家工作全局和西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将西藏确定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把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纳入西藏工作指导思想,要求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在今年4月召开的区党委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强调,要把建设生态西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也提出了“我们既要确保跨越式发展,也要确保生态环境良好;既不能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也不能迟滞发展而保护环境”的重要思路。

  构筑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已经成为了西藏的历史责任,成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从决策层面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环保工作放在事前解决,紧紧围绕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确定的西藏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围绕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两个重要举措,认真梳理出四大重要任务,力争到2015年实现主要的河、湖泊水质全面达标,全区30%以上的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草原鼠害治理面积达25%,农村传统能源替代率达60%,重点区域3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等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目标。

  主要任务之一: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生态西藏

  贯彻落实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西藏的首要政治任务,对于环保部门而言,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目标。

  2009年,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牵头编制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中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的时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截至2009年,已落实投资17.5亿元。 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批准实施为标志,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步入了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当确保生态环境良好被提升并确定为西藏发展的目标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已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区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永泽如是分析了在当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结合《西藏自治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和西藏“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区环境保护厅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工程治理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区,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加快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步伐,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同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能力,形成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切实建设生态西藏。

  主要任务之二:强化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关键是预防为主,核心是科学发展,目的是和谐进步。”区环境保护厅党组要求厅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和自治区对西藏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科学规划、合理确定环境保护任务。

  为了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这片碧水蓝天,区环境保护厅认真研究,提出了不出现环境污染和人为生态破坏的具体措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形成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之举。

  《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自2006年批准实施以来就认真落实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强化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等5项主要工作任务。目前,全区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和城镇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确定的0.2万吨指标以内。

  今年,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区环境保护厅还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强化西藏节能减排工作,避免出现边建设、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西藏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减轻生活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加强企业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大对农牧民聚居区环境综合治理,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实施村镇环境美化工程;充分利用高原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主要任务之三: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西藏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的客观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决定了西藏必须坚持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中,西藏确定了到2015年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头区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势头、重要河谷仍被沙化侵蚀和生物多样性受损状况基本得到遏制,受损林草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发展态势。

  不管是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还是落实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最为关键的是将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和项目落实好。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环保执法监管,促进可持续发展。”张永泽告诉记者,区环保部门将把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规模;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严格开发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把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和资源消耗关。同时加大对水能、矿业、旅游等重点旅游开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执法监管力度,避免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主要任务之四:落实好对口援藏政策,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早在2001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西藏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就指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我国整个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搞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于改善西藏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更是从国家和西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西藏确定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西藏发展乃至全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然而,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目标的实施,西藏环保工作能力不足与需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特别是监测、监察、辐射等领域,人才和技术的薄弱更为明显。

  针对西藏环保工作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从2009年开始,环境保护部就正式启动实施了环保系统技术援藏项目。今年,环境保护部又派出来自山西、黑龙江、海南等8个省市的环境监测技术骨干到西藏环境监测系统开展技术支援,并从江苏、浙江和福建3省的环境监察部门选拔了3名环境监察技术骨干首次支援西藏环境监测总队工作。

  环保系统技术援藏,是新时期环境保护部切实贯彻执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环保工作人才、技术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

  根据正在制定的环保系统“十二五”援藏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积极协调全国对口援藏省市环保系统,建立技术援藏的新机制,举全国环保之力,全面加强对西藏环保工作的技术支援工作,支援领域将覆盖环境监测、环境监察、辐射管理、环境评估、环境科研、信息宣教等多个领域,以推动西藏各项环保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阅读 39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