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让“大自然的回礼”减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媒体:原创  作者: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
专业号: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
2021/8/5 17:29:52

据光明网时评频道张田勘报道,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北临长江口,公园沿江有2公里长的堤岸,建有3处亲水平台,本是游客观赏“三水并流”的好去处。但是,台风“烟花”过境后,树木倒伏,围栏刮倒,江堤上甚至漂来了一堆“大自然的回礼”,江中大量垃圾被冲上堤岸,江堤一夜之间变成了垃圾场。

图片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据了解,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在台风后处理垃圾已经“习以为常”。这个公园是黄浦江、长江、东海三水交汇处,每逢台风及潮汛过后,风浪会把海里的垃圾带到公园的岸边。清理垃圾成为水域环境管理部门以及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日常工作之一。

图片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评论里有网友写道,“咱们扔进去的,大海想方设法给我们送回来了”。

所谓“大自然的回礼”,是人与大自然相互交往的一种真实写照,也是现实导致的后果之一。人们如何对待大自然,大自然也会如何回应人类。

但现实却是“装睡”的人依然很多,将大海看作是藏污纳垢的垃圾消纳地。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尊重环境并与环境和谐相处,应该始终是人类活动的行动指南。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发表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本质上阐明,人对自然有保护的义务,更有与之和谐相处的责任。以友好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自然,才会有人类社会未来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更深层次地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只是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最终会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环境污染,不仅会给当代人和现代社会造成威胁和损失,也会长远地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和无数代的健康生活。被海洋垃圾“回礼”既是一个警钟,也是对人与环境关系(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代际关系)的简洁而生动的诠释。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台风暴雨天后这份“礼物”说明塑料对大自然的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环境挑战。

每年数百万吨的废弃塑料被冲进海洋,漂浮在海面,或沉到海底,或出现在深海海沟中甲壳动物的肠道里,造成大量海洋动物受伤或死亡。根据联合国近日发表的一份关于全球科学状况的报告,有关海洋塑料的研究在不断增多。在近日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外卖食品和饮料的包装是最普遍的,一次性塑料袋、瓶子、容器和包装材料占所有环境垃圾的44%。为此,有研究人员认为,塑料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是当前地球面临的3大危机。

为了防止垃圾堆积,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并且截至2018年,已有127个国家通过了规范塑料袋的立法。但还需要人类的共同行动,如抓紧研发,以可生物降解的制品代替塑料;普通公众要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遵循垃圾分类的原则;政府部门则要加强垃圾的回收和科学处理。

只有人投向大自然的垃圾少了,大自然回报人的垃圾才会减少。

为此,华基金也呼吁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TIPS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在购物时尽量选择自带布袋,自带餐具、水杯等。

#以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替代一次性制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或将其重复利用,进行DIY。

#尽量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变丢弃为捐赠。比如将破收音机或旧手机捐给二手物品店或非营利组织,再转赠给世界各地需要这些物品的人。

#变丢弃为修复。对一些破旧物品,比如烤箱、电脑、吸尘器等,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修理,延长使用寿命。

#购买用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

#按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投放。

培养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每人每天改善一点行为,相信大自然是会感知到的。当我们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会以它独特的方式给我们最好的回礼。

部分文字内容来源:光明光明网时评频道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进行删除

图片

阅读 106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