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百里黄河 百里绿廊——三门峡黄河生态廊道纪行

媒体:河南日报-中国林业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0/8/17 9:20:12

冬季到三门峡来看白天鹅,成为这些年黄河边上这座古城一个美丽邀约。盛夏时节,造访三门峡,能看些什么呢?

“到我们新修的生态廊道上走走吧!”当地人热情中透着自豪。

大河滔滔,冲过潼关,进入三门峡段,湍流变缓,两岸逐渐缤纷起来。紫薇粉,油葵黄,雪松青。车行其上,披花拂叶,青翠满眼。左手黄河淌淌,右手几十米宽的绿廊起伏不定,从函谷关一直通达108公里之外的三门峡大坝。

古老的黄河,新绿的廊道。黄河在三门峡有多长,与她蜿蜒同行的绿廊就将延伸多远。

三门峡境内黄河流长206公里,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占到全省四分之一强。作为黄河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在沿黄生态廊道打造上,三门峡人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去年9月,当地开始谋划黄河湿地修复与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并制定了《黄河流域(三门峡段)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春节刚过,疫情初平,生态廊道就进入繁忙的施工阶段。焦家岭下,三门峡人用金森女贞和黄杨,组成五个大字“黄河我爱您”,喊出了人们最质朴的心声。

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是全省6个“样板”工程之一,工程共分三期,总长度约190公里  记者 聂冬晗摄

生态廊道:一水向东将绿绕

8月10日,站在冯佐村古枣林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黄河波浪相逐,滚滚东流,而脚下却是荷叶相接,菖苇成片,湖水如大大的如意,在太阳下闪闪发光。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刘文祥告诉记者:“按照市里定下的生态保护和廊道景观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把好阳河入黄河处建设成了一个小公园,这里有枣园、柳林、花海、荷塘,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这样的观景点在黄河岸边还有不少。花带、道路、绿化带“两带一路”贴着黄河一路向东,俯瞰之下,黄河宛若镶上了条绿边儿。

“这里真美,能看到黄河,拍到落日,还能到古枣林里凉快凉快。”一群游人披着各色彩巾,对着生态廊道上的花花草草拍个不停。

扮靓母亲河,对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高效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样板,是我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是全省6个“样板”工程之一,建成后将大大促进沿黄108公里、21.6万亩湿地整体保护及生态安全。

据了解,这个工程共分三期,总长度约190公里。自2月底开工建设,6月底已完成一期工程44.7公里,目前自大坝至函谷关108公里,已经全面连通,三门峡市主城区沿河景观群的王官黄河湿地、黄河公园、陕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已经实现了串连,向市民开放。

记者沿着新修的沿黄生态廊道,自大坝开始,一路疾驰向西,过古枣林不久,一条宽阔宁静的河流呈现在眼前,河流两边满满种植着荷花、菖蒲和一些吸污的水生植物,不远处还有樱花园。这是三门峡市最大、也是全省第五大黄河支流弘农涧河。

灵宝市水利局副主任科员王建武介绍,弘农涧河城区至函谷关段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92亿元,通过处置河道重金属底泥、河道清淤蓄水、栽植水生植物,极大改善了弘农涧河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弘农涧河与2000亩樱花公园、函谷关景区连为一体,成为百里黄河绿廊上的一个亮点。

弘农涧河全流域治理行动也在加码,沿岸10个乡镇、80多个村庄正在截污纳管或布设污水处理设施。如今,弘农涧河全部7个断面检测点,均达到Ⅱ类水质。总投资10亿元的弘农涧河生态调水工程,带动6条黄河支流治理,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50万立方米。

生活在黄河沿岸的人最先感知黄河的变化,很多人直呼:快不认识黄河了。从前,这里的黄河上漂浮着渔家乐船,岸边是农家乐,滩涂上是鸡鸭鹅,几乎让黄河不堪重负。如今的黄河,河清岸绿,美景连线。

这背后,是当地干部群众不懈的努力付出。在黄河河道清理整顿中,463艘船只被清理整顿,11处码头周边违建予以拆除,51处非法采砂点全部关停。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辖区内沿黄33家铝土矿矿山企业采取专项治理整顿,完成矿区恢复治理面积1.55万亩。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随着百里黄河生态廊道的不断延展,三门峡市的“绿色飘带”已经蔚为大观,湿地公园和主题公园串珠成链,自行车道和景观步道飞花迷眼,一条集生态屏障、弘扬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廊道如画卷正缓缓展开。

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一景 记者 聂冬晗摄

幸福廊道:青山排闼送福来

登上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景区”六号观景台,俯瞰群山连绵、黄河蜿蜒,层层梯田绿浪翻滚,好一幅山河壮美的新画卷。

“黄河流域(湖滨区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3月17日开工,仅18天就推出了11公里景区环线道路路基,2个月完成近万亩高标准生态梯田土地整理,并种植上丹参、油葵;春季绿化面积3500余亩,栽种雪松、油松、五角枫、金叶榆等各类苗木20余万株。”该项目指挥部副主任高远波介绍。

高庙乡大营村54岁的张志远和45岁的刘铁娃正顶着大太阳为绿植浇水,往年都在外地打工,今年的疫情把他们挡在了家里。张志远说:“今年大坝在搞林草综合治理,俺村六七十号人都在这里种树。”男工的日工资120元,女工100元,三个月他俩都挣了一万多元。

刘铁娃还在黄河边流转土地种了60亩葡萄,早熟的品种已经开始采摘了。“往年都是摘了拉到城里卖,折腾几次才能脱手。修了生态廊道就是不一样,好多人骑着车来园子采摘,一天下来也收入1000多元。”

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这20多公里,有一大片千年古枣林,也是廊道一大景观。后地村人人都有枣园,村民高立民告诉记者:“去年不行!只收入4万元。”

记者笑道:“4万元都叫不行,多少才叫行哎。”

高立民说:“至少要8万元!”

自从6月底生态廊道通了之后,村里人都开始说要建民宿。现在有4家农家乐,生意不错。为了不占枣林,村里第一期规划了一道街6户的屋顶民宿,建成后至少有24间客房50张床。

“我下周准备带村民去栾川重渡沟看看人家的民宿,以后生态廊道会给村里送来更多的游客。全村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5万元,但还不算富裕,我们还要努力!”后地村党支部书记樊国正说。

文化廊道:串珠成链卷大风

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三门峡一直沐浴在文明的光芒里。从映照中华文明曙光的仰韶文化,到黄帝在灵宝荆山下铸鼎祭天,从二里头夏都遗址揭开“最早的中国”的神秘面纱,到“丝绸之路”唯一道路遗址的崤函古道。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是三门峡构建生态廊道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夏雨刚过,满天云朵。记者一行走进了庙底沟遗址公园,大门几个巨大的彩陶如花瓣相对而立,意味仰韶文化花开中国。公园内紫色的马鞭草如烟如雾,满园的绿树被雨洗得发亮。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动情地说:“仰韶文化的发现,就是我们民族童年的歌声,使一个壮士重新站立在地球上。”仰韶文化诞生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它的发现让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找到了源头。庙底沟文化产业园区,投资5.5亿元,包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文化博物馆和彩陶文化创意园区三个部分。虢国博物馆研究员刘社刚说,公园到明年10月仰韶百年纪念活动前正式开园。

正在建设的百里生态廊道像一条绿链串起了沿线的景区,东到渑池西到函谷关,可以看到仰韶文化从早期到中期多种形态的变化,可以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村遗址公园、庙底沟遗址公园和博物馆。更不用说,还可以看虢国文化、道家文化,一路上多姿多彩,穿越5000年中华文明史。品赏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观赏红腹锦鸡、白天鹅和近300种野生鸟类,探访会兴渡、茅津渡古渡口,到千年古枣林看长河落日,最后,在函谷关遥想当年老子骑着青牛留下五千言《道德经》,飘然而去的虚静……

“你看,这是慈菇,这是千屈菜,这是睡莲,这才是荷花。植物是不会说话的小伙伴儿,每天都给我们送来新鲜的氧气,还开出这么好看的花,人类应该爱她们,感恩她们。”8月8日,30多个学生聚集在苍龙湖边,听湿地公园的讲解员韩铁艳讲水生植物。这是三门峡生态公益大讲堂第三期。在三门峡百里生态廊道上,这样的公益活动更多。摄影家给公众讲鸟的知识,绿色小分队搜集黄河两岸的野生植物,绘制图谱……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的民众活动,已经在三门峡蔚然成风。

2021年将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中国田野考古诞生100周年,届时,三门峡将举办仰韶文化发现百年大会。沿着宽阔绿色的生态廊道骑行,聆听“仰韶文化”和“最早中国”故事,这将成为有缘来三门峡游客的一大享受。(记者 刘雅鸣 王小萍 陈慧)

阅读 302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